专栏名称: 艺恩数据
艺恩是泛娱乐大数据平台领航者,从电影数据情报为起始,并将产品与服务逐步渗透至泛娱乐产业;通过数据洞察驱动行业变革;整合多屏终端消费数据,为市场洞察、项目孵化投资、营销发行、渠道经营提供策略支持和运营辅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玉树芝兰  ·  如何用 AI 做深度系统化文献梳理? ·  昨天  
大数据文摘  ·  刚刚,「诺奖风向标」2025年斯隆奖出炉:2 ... ·  6 天前  
数据派THU  ·  李飞飞巴黎演讲:如果 AI ... ·  4 天前  
数据派THU  ·  EvalPlanner:基于“计划-执行”双 ...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ICLR2025】SAMREFINER:驯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艺恩数据

现实题材缘何崛起?2018年势头仍在继续

艺恩数据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18-03-22 12:44

正文

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精神指引下,近年来我国文艺创作生产出现喜人景象,一个重要标志就是现实题材作品佳作不断。

同时赢得口碑与市场

在经历了武侠、宫廷、玄幻、穿越等一轮又一轮的热潮后,近来中国的读者、观众正在重拾对现实题材的兴趣,一大批反映现实生活的文艺作品在收获良好口碑的同时,也在创造着以往难以想象的市场纪录。

2017年是现实题材作品大放异彩的一年,先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同名小说销售超过130万册,后有《战狼Ⅱ》横扫票房、创造56.8亿元的国产影片新纪录,而一向以娱乐为主打的网剧也推出了叫好又叫座的《白夜追凶》《无证之罪》等现实题材作品。

进入2018年,现实题材崛起的势头仍在继续:春节档,原本排片量靠后的军事题材影片《红海行动》依靠口碑后来居上成为“黑马”。截至发稿时,这部根据也门撤侨真实事件创作的影片已经突破30亿元票房并仍在上升。“现实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只要质量过硬,观众还是很愿意买单的。”《红海行动》总制片人、博纳影业总裁于冬说。

一批关注当代生活、直面现实的小说也在2018年初集中出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周大新小说《天黑得很慢》,聚焦人口老龄化问题;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张炜的《艾约堡秘史》,关注中国巨富群体的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姚鄂梅的《贴地飞行》,关注农村青年进城后左冲右突的生活……文学评论家白烨指出,从2017年几个长篇小说年度评选与排行的情形看,较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中,现实题材占到了70%到80%以上。“一些小说名家这些年主攻现实题材创作,也写出了一些比较好的作品,值得注意的还有‘70后’一代作家,他们的长篇小说也大多是现实题材。”白烨说。

在戏剧舞台上,现实题材作品也同样担起了主角。在刚刚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上,28个剧目里现实题材作品占近80%。

即便在幻想类占据主流的网络文学界,现实题材作品的数量与分量也同样在增长。在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优秀网络文学原创作品推荐活动”中,现实类题材作品明显增多,以往网络文学较少涉足的题材如国企改革、反腐倡廉等都有了优秀之作。“原先那种网络文学不食人间烟火和幻想类作品一家独大的现象有所改变,网络文学的题材、内容及风格开始出现多元化格局。”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主任陈崎嵘说,“从最终入选的24部作品来看,现实题材与现实主义精神将在网络文学中勃兴,成为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的生力军、进入文学殿堂的桥梁。”

政策与市场双重作用

业内人士分析,现实题材作品的崛起既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也是政府宏观调控的结果。

就影视剧而言,现实题材作品重新受到市场关注,一定程度上与古装片热度下降有关。近年来一批由青年演员担纲主演的古装剧在播出后,无论是市场效果还是观众口碑都未能达到预期,粗制滥造、表演马虎、内容浮浅成为这批所谓IP古装剧的共同特征。在电视台减少采购后,IP古装剧的数量明显下降。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统计,2018年1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95部、3753集。其中,古代题材只有13部、648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13.68%和17.27%。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代题材有61部、2211集,分别占公示总数的64.21%和58.91%。

对网络文学而言,现实题材作品的市场价值在上升,由相关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取得了票房和口碑的佳绩,也刺激了现实题材的创作生产。如热播电视剧《欢乐颂》,网剧《余罪》,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致青春》等都是由网文改编而来。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现实类题材网络文学IP价值研究报告2017》指出“现实类题材网文改编电视剧潜力大”。相较于古装玄幻剧,现实类题材剧集所反映的都市生活的困惑、不同观念的碰撞,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和讨论。根据调研显示,现实类题材网文读者对于自己喜爱的网文IP改编影视剧持有较高的付费意愿,81.2%的现实题材网文读者愿意付费观看。

新一代观众、读者的欣赏口味变化,给了现实题材作品更大的发展空间。“90后”“00后”一代从出生开始面对的就是一个蒸蒸日上、强大的祖国,他们对于国家有一种天然的自豪感,尽管“90后”“00后”已经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但创作界对他们的思想情感关注不够。于冬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电影都回避现实题材,拍古装,拍特效,为了技术去做技术,没有让今天的年轻人看到我们的英雄情怀。”但从《十月围城》《智取威虎山》,到《战狼》《战狼Ⅱ》,再到《湄公河行动》《红海行动》,一系列表现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主旋律影片取得了极大的市场成功。“说明中国人自己的英雄情怀一旦点燃,传播力是非常巨大的。”于冬说。

现实题材作品的崛起也给了那些“不靠颜值,靠演技”的演员更大的施展才华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扭转了演艺界过于侧重“流量明星”而不重思想内涵的浮躁风气。知名演员张译2017年在全国电视剧工作座谈会上说,几年前他曾陷入过一个迷惘期,因为随着电视剧播出平台向网络倾斜,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现实题材电视剧似乎正在“过时”,认真看待表演艺术的演员的空间被压缩。但近几年现实题材再一次迎来了春天,他主演的《鸡毛飞上天》引发追剧热潮。张译说:“事实证明,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能够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广泛关注,也能帮助演员实现社会价值。”

除了市场自身的力量,政策的宏观调控也推动了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白烨说,政府有关部门,文学与文艺的组织管理部门,一直都很重视现实题材创作。在一些重要的文学评选与文学评奖中,都会侧重于现实题材作品。中国作协、中国文联联合地方作协、地方文联,每年都会有组织有计划地为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提供条件,予以帮助。这些都会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现实题材的创作。

2015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优秀电视剧剧本扶持引导项目评选章程(修订版)》,明确规定,重点扶持现实题材。2017年,文化部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给乌兰牧骑队员的回信要求,重点加强现实题材创作,让更多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能够随时随地走进基层,为群众服务。

深入生活,拒绝“伪现实”

尽管现实题材作品热度上升、佳作不断,但不可否认,大量现实题材作品仍存在较多问题,过分关注小我、价值观扭曲、生活态度灰暗等影响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质量。

“并不是现实题材一定都好,一切皆好。事实上,高下之分是存在的,雅俗之别也是明显的。”白烨说:“现在有一些现实题材作品可能做到了故事好看,人物生动,但读完之后给人的整体感觉,却是满眼灰色,满心悲凉。我们更为需要的,是能从作品中感到力量,看到希望,受到启发,得到鼓舞,而这样的葆有正能量的好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