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烈士纪念馆座落于龙华烈士陵园中央,是陵园的主要功能区域之一。
目前的龙华烈士陵园(包括纪念馆)于1997年竣工后向全社会开放。陵园占地面积19万多平方米(285亩),是一座集陵园、纪念馆、遗址为一体的上海规模最大的红色胜地。纪念馆陈列展示的革命先烈,其中中央委员级以上的就有20位,2011年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中,龙华烈士陵园陈列的就有20位。可以说,龙华烈士陵园是中国纪念第一次、第二次大革命中英烈人物的重要圣地。
外部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龙华烈士陵园如何发挥褒扬革命烈士、传播英烈精神、激励民族复兴梦想的作用,其意义尤为重大。
内在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原来的陈展理念、形式和配套设施与目前的社会发展、行业标准相比,已显不足。
为了更好地将龙华烈士陵园所蕴藏的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等红色资源加以全面开发和有效弘扬,龙华烈士陵园亟需对纪念馆内陈列内容进行系统提升、对公共配套空间进行整修。
改陈后的展览名为《英雄壮歌》上海英烈纪念展,确定以“英雄城市孕育英雄、英烈精神激励后人”的陈展主题,把握好英雄和历史环境的辩证关系。
明晰表达逻辑为:以史叙事、以事带人,以人见精神,在历史潮流和城市发展中凸显英烈精神。从上海这座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所肩负的使命来选择历史事件,再从历史事件带出相应人物,完成英雄城市、英雄人物、英烈精神的三维统一,既真实深刻呈现历史,又体现时代精神和上海精神。
在坚持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对英烈的表达,从文字语言上升到感观艺术,引导观众心中对英烈形象的构建从理性逻辑叠加感性心灵。
展馆内雕塑
前赴后继展项
个性化刻画人物,本次改陈在对人物展示上,通过增加英烈格言、英烈故事、口述历史、多媒体互动扩充屏等多角度表现形式,展示英烈人物的个性,更好地凸显英烈的精神。
新的陈列由序厅(名为照亮信仰的殿堂)、信仰的召唤、使命的执着、信念的坚守、民族的脊梁、胜利的奋争、时代的先锋、尾厅(名为‘仰望’)等八个部分构成。
前五个主题部分以上海革命斗争史为线、龙华英烈为主的编年体方式进行,第六部分改用专题体,将龙华精神之“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进行重点展示,打破了以往每个陈展部分的独立模式,从整体上对陈展布局进行思考,使八个部分有机结合,呈现给观众一个完整的故事链。
这次的改陈共设置了重点多媒体展项22个,其中三个亮点为序厅、龙华二十四烈士多媒体雕塑剧场、以及尾厅。
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 是国内第一个动态雕塑多媒体音乐展示。通过仪式感的启动,英雄壮歌的主题音乐烘托氛围,雕塑由静转动,展示“祖国至上、无私奉献、锐意创新”汇聚为龙华精神后,与黑暗统治抗争,最终带来光明的过程。
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
多媒体雕塑剧场采用雕塑、光影、音乐、舞蹈、朗诵五维艺术的手法将龙华二十四烈士生动再现,向观众演绎英烈们由生而死、死而永生的感人故事。
二十四烈士多媒体展项
尾厅(“仰望”)通过环幕影片播放英烈和上海建设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的成果和远景。
展馆内景
跨越9个省市,80余个区县,采访了近百位展陈英烈的亲人、朋友,或者资深学者,录制剪辑了总时长11小时31分的口述史,分69块屏幕在展厅播放。还原一个个真实的英雄,展现他们普通人的一面,是此次《英雄壮歌》的创新之举。
一个好的纪念馆不单是具有完整的陈展功能,还应具备传播功能、持续发展的能力。
交互式红色课堂
设置了多媒体空间互动红色讲堂,兼具向边远地区学校的直播功能。
观众休憩区前方的墙上,设置了目前最大的多媒体魔屏展项。它显示的内容有三类,分别是:上海15085位烈士的英名录、龙华馆藏以及上海重要革命遗址。
魔屏
与知名高校语言学院合作,对陈展内容进行了英文精译,方便向外国观众传播中华民族的英烈精神。
《英雄壮歌》展在展项设计中为丰富展陈形式,充分利用机械原理,让传统的静态的展项活起来、动起来。以序厅为例,展厅正中展示的是由三组雕塑形成的雕塑群,三组雕塑人物线条流畅,力量感十足,配合现代异型玻璃雕塑及天幕影像及音乐,三组雕塑缓缓转动聚合,象征着龙华精神的凝聚。
八一三淞沪抗战
创新设置了《英名犹在》二十四烈士英名墙,打破人物纪念馆传统的英烈姓名静态雕刻,设置了烈士英名动态机械装置。
《英雄壮歌》展出文物400余件,其中20件套为国家一级文物,多件文物为首次对外展出。
俞秀松日记
在艺术品的创作上,坚持“精品意识”,聘请国内一流艺术家,创作传世艺术品。铜雕、浮雕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将音乐的旋律化为打动人心的语言,将舞蹈的动作编为英雄内心的表白,用国画的工笔刻画细节,用油画的写意表现气氛。
玻璃刻画、扩充屏
螺钿画
漆砌画
知识屏
知识屏是展馆内容外延的拓展,它以青少年为主要参观对象。在内容上将展馆内革命、建设、改革时期的重要会议、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作为重点,配以动画、游戏和问答,以做到生动活泼、可看易记。
一、展陈人物:256位
二、展厅面积约6000平方米
三、展线长度约1300米
四、展厅结构:8个部分。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一信仰的召唤、二使命的执着、三信念的坚守、四民族的脊梁、五胜利的奋争、六时代的先锋、尾厅(“仰望”)。
五、英烈故事:80个
六、英烈格言:78条
七、版面照片:1500余张
八、文物、史料:400余件
九、口述史屏:69块(走访9个省、直辖市,80余个区县,采访百余位与英烈相关人物所得,录制总时长59小时,后期制作并使用口述史69位,剪辑后总时长11小时31分钟)
十、知识屏:52个(囊括事件46个,涵盖人物256人)
十一、内容扩充屏:29个,(涵盖历史事件的38个视频,总时长200多分钟)
十二、展项:22个,其中重点展项3个(序厅〔照亮信仰的殿堂〕、龙华二十四烈士多媒体雕塑剧场、尾厅〔信仰〕),特殊展项1个(多媒体空间互动红色讲堂)
十三、展项拍摄:拍摄总时长127个小时,共拍摄736个镜数。
十四、展线中出现的数字:(7613:解放上海时牺牲的解放军指战员的人数;15085:出处是《上海烈士英名录》编录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