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消息,华为在处理器技术上的自主创新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据wccftech援引社交媒体上的网友爆料,
华为正在测试一款基于“TaiShan”自主架构的能效核心(即小核心),其性能在GeekBench 5测试中达到350分左右,远超当前麒麟9000S处理器中使用的Arm Cortex-A510核心的200分左右,提升幅度高达175%。
这一突破意味着华为在CPU大核心、GPU小核心以及最后的
CPU小核心上均实现了自主架构的应用
,标志着华为在处理器领域的全面自主化能力取得了显著进展。华为此次自研的TaiShan小核不仅在性能上大幅提升,而且能效表现同样出色,有望进一步提升华为设备的整体性能与续航能力。
此前,Mate 60系列搭载的麒麟9000S处理器虽已采用自研的TaiShan大核和中核,但小核仍依赖Arm公版的Cortex-A510。此次升级的自研TaiShan小核,将进一步提升小核的能效,同时提升与大核和中核之间的协同效率,有助于提升整机的自主可控能力。
业内专家分析,若爆料属实,华为新一代麒麟处理器的CPU将全面采用自研的TaiShan内核,即便在制程工艺无法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整体性能仍有望得到显著提升。预计Mate 70旗舰系列将首发搭载这款全新处理器,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性能和更出色的能效体验。
此外,由于Intel对华为供应的许可到期,华为PC产品线面临缺芯问题。有传闻称,华为也在研发基于TaiShan内核的麒麟PC芯片,性能可能对标苹果M3。这不仅有助于华为解决PC产品的芯片供应问题,还有望推动华为在PC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在微软携手高通力推基于Arm架构的Windows AI PC的背景下,华为或能利用Windows on Arm系统与自研的麒麟PC芯片打造自己的AI PC产品。即便在美国的压制下,微软无法供应最新的Windows on Arm系统,但华为仍可通过兼容性和预装Linux系统等方式为用户提供丰富的PC体验。
同时,华为自己的全场景纯血鸿蒙系统HarmonyOS Next也已发布,结合麒麟PC芯片,华为正致力于打造软硬一体化的PC产品。虽然短期内与Windows和MacOS的PC生态仍有差距,但随着HarmonyOS Next生态的进一步繁荣,未来有望成为与Windows、MacOS并驾齐驱的第三大PC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