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姜汁满头
可能是全网颜值最高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广东生态环境  ·  聊过了!DeepSeek眼中的美丽广东是这样的→ ·  2 天前  
广东生态环境  ·  聊过了!DeepSeek眼中的美丽广东是这样的→ ·  2 天前  
中产先生  ·  未有之大变局,今天开启? ·  3 天前  
天玑-无极领域  ·  最强AI语音模型。目前最大的开源语音模型,1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姜汁满头

不好意思,又冒犯了你的平庸

姜汁满头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9-14 16:47

正文

illustration by Kate Pugsley


1


有句讲句。 许知远主持的《十三邀》,确实是一部很烂的谈话节目。


跟时下流行的综艺不一样,《十三邀》里头,没有撑流量的鲜花鲜肉,聊的都是些形而上的偏门话题,节目中频频出现尴尬的冷场局面,主持人许知远全程吸烟喝酒,还疑似烫头——从头到脚,都看不出它哪点有火的潜质。


可它偏偏就火了。


《十三邀》火了,还得感谢一众知名公众号的卖力宣传。


公众号“她刊”的作者莉莉雅,就《十三邀》中许知远访问俞飞鸿的一集,写了一篇文章,名为: 《调戏俞飞鸿初夜,满嘴“性、情爱、潜规则”,许知远这代中国老男人们有多丑陋?》。


标题极尽挑逗之能事。果不其然,当天刷爆朋友圈,新时代女性们纷纷转载表支持,连带许知远也被带上风口。


可以说,俯身著书近20年的许知远,还从没像今天这样红过。虽然姗姗来迟的名气,多半会令他啼笑皆非。


2


许知远冒犯俞飞鸿了吗?我认为没有。


面对仰慕已久的女神,许知远有些手足无措,说了几句模棱两可的话。于是莉莉雅们发挥高超的想象力,成功地让自己产生了被冒犯的幻觉。


许知远问一句,“你有靠男人拓展你的边界吗?”,莉莉雅们立即想到了“潜规则”。


许知远问一句,“你为什么接演《小丈夫》这种剧?”,莉莉雅们立即想到了“庸俗化”。


许知远和俞飞鸿一起看了部文艺片,《喜福会》,俞飞鸿出演。里头有个开西瓜场景,暗示女主角初夜,莉莉雅们顿时高潮了,嚷道:公开场合谈论破处,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


她们敏感地抓住几个字眼,急三火四地把许知远钉到“直男癌”的耻辱柱上。就像民国时的遗老们见到女学生穿裙子,就要感叹道德沦丧一样。


怎么说?很高超的想象力了: 一见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膀,立刻想到全裸体,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杂交,立刻想到私生子,部分中国人的想象惟在这一层能够如此跃进。


鲁迅先生诚不欺我。

3


同样引起争议的,还有许知远与马东的对谈。


节目里,许知远抱怨了一下《奇葩说》的闹腾,抱怨了一下观众的庸俗,抱怨了一下时代的浮躁——果不其然,大众舆论炸了。


许多人急得面红脖子粗,戳着许知远的脊梁骨大骂:你怎么能批评《奇葩说》呢?你这就是装逼、陈腐、假清高!不懂年轻人!等我们这批年轻人掌权了,就要把你们这些四十多岁的臭知识分子挂路灯!


不仅骂许知远。捎带着把一代知识分子都骂了。不晓得高晓松有没有在家里突然打了个喷嚏。


相对于两期节目引发的舆论波澜,马东、俞飞鸿两位被访者,表现却很淡然。


俞飞鸿那期,所谓“靠男人拓展边界”,不是指潜规则,指以恋爱丰富生活经历。宋慧乔感谢李秉宪,说恋爱丰富她的生活经历,让她演技更上层楼。许知远说“拓展边界”,指这个。


被认为“闹腾浮躁”的马东,也没跟许知远急。他像个老朋友一样,对这种孤高的姿态表示欣赏,说,许知远代表了一种颜色,我们社会也是需要这种颜色的。


多看几集《十三邀》,就会发现,哪怕许知远访谈不专业,常常出现尬聊、冷场、辞不达意的局面,谈话基本都称得上亲切友好。罗振宇、贾樟柯、白先勇,更像竹筒倒豆子似的,全程滔滔不绝,说出了许多颇具争议的心里话。


真真的皇帝不急太监急。

4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


苏格拉底这人很像许知远,都不好看。据史书记载,此人相貌丑陋:煎饼脸、朝天鼻、蛤蟆眼,还秃顶。众所周知,古希腊是个崇尚美的地方——看看那些雕塑便明白了,苏格拉底这人,不太受待见。


同样,许多攻击许知远的人,都把火力集中在他的外貌上了。


苏格拉底不仅丑,还喜欢说一些离经叛道的话。他宣扬无神论,宣扬个人主义,宣扬唯心思想,疯疯癫癫,经常和市民大众对着干。


苏格拉底生前一大爱好,就是在公开场合与人雄辩,用逻辑压倒对手,逼他们承认自己的浅薄无知。这行为看着牛逼,最终却给他招来杀身之祸。


公元前399年的一天,雅典一名悲剧作家向法庭状告了苏格拉底。雅典市民组成的陪审团,判之以“腐蚀败坏青年思想”的罪名,苏格拉底被迫饮毒堇汁而死。


一代哲学思想大家,就此陨落。


5


苏格拉底的经历告诉我们:从古至今,知识分子抛头露面都是很危险的,因为世界上的庸人太多了。庸人太多不可怕,可怕的是庸人太容易被冒犯了。


乔布斯曾说,他喜欢和聪明人一起工作,因为不用考虑他们的自尊。在业内,乔布斯是出名的难搞,劈头盖脸一席话,常让人下不了台。若非身边聪明人多,曾被踢出苹果公司的他,哪能二进宫夺回ceo之职,并鼓捣出改变业内生态的iPhone呢?


聪明人聪明,明白哪些是冒犯,哪些不是。庸人糊涂,拎不清,有时把一件事看成三件事,有时又把三件事想成一件事,分不清哪些是冒犯,哪些不是。


人越缺什么,越忌讳别人提什么。自尊和修养也是这么一个道理。修养越高,自尊越不易被冒犯;修养越低,自尊越易碎。庸人的修养较低,所以很忌讳别人在他面前讲文化,讲见识——这是一种极严重的冒犯。


举个例子:在一秃子面前,你说“天亮了”,他也觉得是冒犯。在一太监面前,说两条黄段子,只怕他要气得亮出辟邪剑法。


庸人太容易被冒犯了,因为修养很少,跟秃子一样,十分脆弱敏感。见到风中摇摆的芦苇,也免不得自怜自艾一番。


类似情况很常见:发个出境游,有人说你卖国。发个新买的包,有人说你炫富。发本在看的书,有人急了,说你是装逼、假清高。总之,这世上容易被冒犯到的人何其之多——对屎壳郎而言,如厕就是赤裸裸的炫富行为。

网络的莉莉雅们,大致也属于那些容易被冒犯的人。见不得离经叛道,见不得拿腔捏调,聊天内容稍稍超出一点他们的理解范畴,直男癌和酸秀才的大帽子就扣上去了。反应之迅捷,力道之猛烈,怕是当年的红小将们也自愧不如。


节目中,马东说,许知远你属于5%的人,你跟那5%的人待一块儿得了,你别看剩下的95%。


如今想来,这是作为过来人的马东,对许知远善意的劝诫。曾也有点儿理想的马东,明白得很,许知远这脾性,太容易得罪那95%的庸人了。不如跟5%待一起,落个逍遥自在。


至于马东。他割了眼袋,穿着花俏的文化衫,打着王者荣耀,混入剩下的95%中,笑呵呵地告诉他们:看《奇葩说》和看莎士比亚没有高下之分。


然后不动声色地收割了他们的钱包——他们还开心得很,觉得碰上了知己。


6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