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大视频网站自制网综招商数量,总计已经超过100档,这其中,直播平台杀入成为一股重要力量,从而将综艺节目的数量又推上一个新的量级。在2016年,直播互动类综艺的占比就已经到达了9%,占比超过了今年大热的美食类节目,由此可见网综也想从直播这块“大蛋糕”中获取一些甜头。
2017年“网综+直播”当仁不让地成为节目市场的一个热点;多家平台都在聚焦直播+综艺。爱奇艺《十三亿分贝》、斗鱼《饭局的诱惑》、淘宝直播《淘跑计划》等等。
但是,2017年噱头十足、被认为革了网综的命的直播综艺,却迅速迎来退烧、水落石出的阶段。
这是国内首档24小时直播真人秀,15位陌生人在一个荒地生活一年,365天24小时,360°全景直播。不过这档节目在国内的环境下许多内容受到限制,一些最有爆点的内容甚至因为尺度关系而不得不转换到奶牛吃草的镜头,从而限制了节目的影响力。
大部分采用的都是“直播+点播”的模式,将节目的录制过程进行直播,网友可以在直播中参与互动,再通过后期剪辑的点播版观看节目的精华内容。该模式更多是通过直播帮助节目进行提前预热,直播元素还只是点缀元素,网友的互动参与性也没能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比如《饭局的诱惑》第二季,在录制过程中利用直播让网友实时参与“狼人杀”,网友仿佛第四个“村民”玩家。《看你往哪跑》中,网友获得了参与节目进程的主角体验,如同“上帝之手”可以左右明星,影响逃跑达人的命运,实现了“直播即内容”的逻辑。
2016年被称为中国的“直播”元年,国内网络直播发展迅猛,平台数量超过200家,总用户数超3亿人,直播市场规模近100亿。
而传统的视频网站也在积极加入直播大潮,除了通过直播实现跟网络用户更紧密的互动,也希望通过直播的打赏、购物等功能为网络综艺提供更丰富的商业价值变现渠道。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六大视频网站推出的“直播综艺”已经超过了19档,其中腾讯以5档的数量居于榜首。
2017年各大网络视频平台对直播综艺的热衷度稍有减缓,仅《胜利的游戏》播放量破亿,但他的重点似乎并不是在宣传直播,只是将直播作为一部分嵌入到节目中。
该类节目主要是为了借助直播这个新型的直播形态,给节目注入新鲜感。比如爱奇艺的《十三亿分贝》。音乐类的直播节目其实已经有很成熟的模式,比如春晚。这类节目的直播主要和明星的现场表现关系很大,要求相对较低。
10年前的“超女”就是明星养成直播节目的经典。现在的《夏日甜心》和《Hello!女神》也是同样的路子。该类直播多是为了满足用户需求、造星。
熊猫TV推出《hello!女神》时表示,对打赏的收入没有任何要求和预期,他们的终极目的,主要是想满足用户需求、实现网络造星,为整个平台泛娱乐化转型服务。
该类节目多为了抓住风口、扶摇直上。大型节目制作公司可能不太愿意付出多大的人力物力专心做真正强交互性的节目,但中小型公司愿意专注做出创意,且是有机会借此爆发的。
但户外竞技类节目的直播难度较大,目前的户外真人秀大多采用全程跟拍,多角度记录细节,再将素材按主题重组的方法来操作。如果用直播展现,节目拍摄时长就需要控制在1-2个小时里,这样的户外真人秀很容易太过“寡淡”,
谈话类节目更依赖主持人和嘉宾的口才和临时应变能力,降低了节目对前期编排的倚重。主打谈话类节目的米未传媒能如此快速反应推出《饭局的诱惑》的原因,正是因为马东有着成熟的谈话类节目制作经验。
淘宝直播的一档真人秀《淘跑计划》,就是电商平台直播代表。淘宝直播作为一个以电商商业模式为核心的直播平台,依托淘宝强大平台实力,有很强的导流能力。消费者可以在看直播的当下,不中断视频进行实时购物,满足消费者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
理论上来说,所有不需要特别后期处理(比如:修正内容,修正画面,修正声音等)的节目都适合直播。然而,直播对于综艺节目的前期策划要求很高,需要事先对内容和节奏进行精细安排。换言之,虽然大家都能做,但未必都能做成。音乐节目、体育赛事、谈话类节目和明星养成类节目做直播遇到的阻力会相对小很多,与它们相比,户外真人秀要困难得多。
在各大平台如火如荼投入直播综艺中时,其发展前景和盈利状况却不容乐观。
不少直播网综连发布会都开了,但因投资、平台不到位被搁浅,壕气冲天的腾讯视频,在赔钱培育了《我们15个》、《hello女神》、《看你往哪儿跑》等项目后,2017年毅然又砸巨资推出了《明日之子》这样的大项目。
网络综艺的商业模式,还是延续大概十年前电视综艺的商业模式,用“资本+明星”模式博关注度,广告主一收紧口袋,网综日子就不好过。
归根到底,综艺节目的收入还是依靠广告,而广告又依靠观众规模,综艺直播如何获取到更大的观众规模才是关键。从目前的现状来看,直播就算能吸引到100万网友即时在线,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庞大?但与传统的综艺节目收视人群相比也只能算“小众”。直播虽然能提升节目内容,但整体来说还是噱头大过实际带来的效益。
直播综艺不赚钱,各大平台前赴后继地投身如此,到底是为了什么?
之所以关注直播综艺,是因为它跟互联网一样,具备了超越电视的互动性。综艺节目是偏娱乐、休闲、占用时间的,但直播也是在解决这些需求。所以两者其实是相互占用时间的关系。如果你不拥抱它,你的时间就被占据了。
直播在增加观众的参与感方面,早在十年前的“超女”里就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那时的直播技术尚不发达,网友参与的方式仅限于在直播竞技赛时短信投票,远不如现在随时随地拿起手机就能看直播,不爽了弹幕吐槽,高兴了就打赏。深度的参与感,还能让节目自带话题发酵功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直播节目更有时效性,这点毋庸置疑。时效性是节目吸引观众的不二法宝。譬如每年的跨年晚会和各台的春晚,直播的永远比录播的更有吸引力。
在网络直播节目里,在明星或网红主播的影响下,观众甚至能直接购买产品,这也是直播能对网络节目带来的最直观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