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看理想
“看理想”诞生于知名出版品牌“理想国”,以“做出版”的态度,开发视频节目、直播、音频及周边产品等一系列媒介,探寻文化生活的另一种可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视觉志  ·  七言 | 你再平凡,也是限量版 ·  3 天前  
视觉志  ·  七言 | 对方正在输入…… ·  5 天前  
大力如山  ·  昨天没看到? ·  5 天前  
大力如山  ·  昨天没看到? ·  5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后续政策方向评估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看理想

城市生活的性价比越来越低

看理想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24-10-23 13:27

正文


双十一就要到了,各大商家已经开始宣传造势。
 
消费构成了我们生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通过消费,人能想象美好生活的模样。但问题也在产生,购物活动并不处于真空当中,这些消费和生产活动,会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技术时代,消费活动空前扩张、吞并,又迅速衰落、消失。从越来越多的预制菜,到精神层面日趋单一的文娱消费,都在说明我们能够做出的选择并不多。

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如何看待消费?


讲述 | 李子,科技社会学博士
来源 | 看理想节目《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


01.
什么是“负外部性”?

用经济学家的角度来讲,资源的消耗和浪费会产生“负外部性”——一个人的行动,给他人带来不利的影响,而这些影响,没有办法通过市场机制得到充分的补偿。

负外部性,是由经济行为造成的外部成本,这些成本,也没有包含在商品的价格里。在网上买一些小东西,包装还没拆就扔了,不算什么大的浪费,你只付了商品钱和快递钱。但是,比如快递摩托送快递造成的污染,扔垃圾需要处理的成本,没有被计算在内,这就是负外部性。

同样的,现在的消费周期越来越短,更新越来越快,但配合的生产模式,是大量廉价的、低质的“快消”产品被送到消费者面前。快时尚主打时尚、便宜、人人都买得起,但是人人都去大量购买、消费过剩又只好丢弃,造成了非常严重的环境影响。

玛克辛·贝达特在《被放大的欲望》一书当中就细致地揭示了遍布全球的快消产业链,生产一条几十块钱的牛仔裤,要使用多少化学试剂、耗费多少水源、产生多少污染,全球的运输又要耗费多少能源。快消时尚潮流规模巨大,而去承受这种劳动力成本、受到严重污染的地方,又往往是经济落后、监管薄弱的地区,很难对此进行处理。

《第八个秀》

在当下的技术驱动的平台经济下,负外部性会产生严重的影响。用技术、互联网去驱动的平台经济,耗费了大量的资源,产生大量的经济交换和物质交换,但城市和环境没有办法很好地去消化。

比如,外卖平台为了追求订单的数量和速度,骑手不得不超速逆行,产生了交通问题。外卖骑手,也会占据城市的空间,阻碍其它的活动。TikTok上有一个视频,在晚高峰时期,美国一家著名的网红快餐连锁店外挤满了外卖骑手以及他们的电动车,行人无法通过,也影响到了想要堂食的顾客。旁边店铺的生意也受到了影响。

在平台的这种商业模式里,外卖是一种一对一的经济活动,架构简单,商家做菜,骑手拿餐,顾客收货,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简单的关系展开。这种可扩张性,以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平台吸引投资的关键。

至于负外部性,平台不用为此负责,成本被转嫁给了城市和周边的社区。

02.
除了外卖、预制菜,我们没得选了吗?

外卖平台本身是一个好的创意,技术确实能够通过架构设计把一些实际存在的需求,转化为简单的、可复制的、可规模化的操作。但是,这项技术背后的资本力量,以及剧烈扩张的模式,并没有反映我们对外卖的真实需求。

外卖平台初始的扩张,是通过大量的优惠券、满减券,以及给外卖骑手更多的金钱和虚拟刺激去实现的。很多平台在亏钱运行,直到被兼并或者倒闭为止。但平台带来的负外部性,有时候是长期的、不可逆的。

外卖刺激了人们的消费,对一些地方的线下餐饮产生了冲击,商家意识到人们都开始倾向于点外卖,也会削减堂食的份额、降低服务质量,让人们不得不进一步地去选择外卖。一些不适合做外卖的餐饮品类,可能难以运营,而可以方便地使用预制菜的品类,得以生存、做大,而这也导致了单一化。

另外,活跃的线下餐饮原本是经济活动的重要支柱之一,人们不仅仅会出门吃饭,还会进行其它消费,在有人气、烟火气的街道,人们会利用这些空间进行社交活动。

但现在,预制菜、外卖占据了主流,餐饮要么被挤入高端层次,要么走网红路线。平价小馆子的消失,也影响了本地社区的活力。

《花束般的恋爱》

线下的消费业态受到线上的冲击,不完全来自于消费者的主动选择,而是大量的资本在背后利用技术大规模革新,对旧的业态形成了挤压,最后,消费者选择的难度和成本大大增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负外部性是一种市场的失灵,因为市场价格不能够反映所有的社会成本。

加拿大政治经济学家基恩·贝奇(Kean Birch)在《数据飞地》(Data Enclaves)里提到,这种市场失灵,是因为技术巨头和资本联合,掌握了大量的数据,自己设置游戏规则,控制信息流通、控制资源的自由交换,在市场里割出一块“飞地”。

用资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创造所谓的“生态系统”,资源只在系统的闭环里面流通,最后的目标是类似于垄断。但系统造成的负面影响,往往会扩散、溢出到系统之外。

想要解决负外部性,需要第三方的介入和监管。现在,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城市,正在考虑给这种经济活动加收一笔税,用于城市环境的改善,以及为电动车和骑手提供专用的等待空间等等。一些商家也主动承担了一部分责任,美国某个快餐连锁还专门为骑手建立了休息间,设置专用的通道,最后也间接提高了顾客的体验和感受。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意识到消费社会环境会出现的后果,或许也能够做出更理性,更负责任的消费行为,毕竟,每个人都在用金钱为我们选择的世界投票。

03.
虚拟世界,也有负外部性?

大平台的兴起,不仅影响到了环境和劳工,也影响了其他虚拟空间里与文化和娱乐相关的消费行为。

近些年来兴起的流媒体,成为消费音乐和影视内容的主要手段。我们不再大量地购买实体的影音产品,而去消费虚拟的音乐和电影。上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互联网兴起之后,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大量盗版的下载,对实体音乐和影视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网络版权体系的建立,人们版权意识的增强,盗版虽然还存在,但产生的影响已经大大减小。网络带宽的增加,移动4G、5G网络的兴起,让人们可以非常流畅、非常方便地在线消费影视和音乐作品。

流媒体的购买模式也是不同的,有一点像是包月的租赁。用户和消费者,不像是买CD或者数码拷贝一样,不实质性地拥有任何作品的拷贝,而是以缴纳月费、年费的形式,随时随地在线观看、收听。

对用户而言,这种消费模式的确非常方便,选择的内容变多,选择变成了无限。一般的音乐和影视App或者网站,也有缓存下载到本地再收听的选择。

《她》

但是,这种消费模式以及平台的强大力量,对音乐和影视的内容生产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以音乐最为明显。墨尔本大学法学学者丽贝卡·吉布林(Rebecca Giblin)和克里·多克特罗(Cory Doctorow)使用“瓶颈资本主义”(Chokepoint Capitalism)来形容大平台对于音乐消费的影响,并用全球音乐平台声Spotify来举例。

Spotify的算法,是当前音乐流媒体服务当中最强大的之一,而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播放列表(playlist)。用户的听歌历史、喜好和行为模式等等,会被Spotify用来生成并推荐个性化的播放列表,Spotify官方或者音乐大V,也会制作、维护热门的播放列表。

一个艺人的音乐作品,想要被听见,必须要通过这个机制,要么踩中算法,要么通过各种关系,比如厂牌、音乐人等等,去和平台产生紧密的联系。如果一个音乐人挤进当日热门的列表,会有大量的收听。

平台的机制,可谓是掌握着音乐人们的命门。音乐生产也因此开始向平台和算法的喜好靠拢。许多音乐人开始有意地迎合平台的算法偏好,比如制造所谓的“洗脑神曲”,为了在短视频平台上快速传播;音乐的长度也变得越来越短了。

但问题在于,流媒体这种消费模式下,人们不再“主动”地去搜寻自己喜欢的歌手,浏览新音乐、新专辑,而更多地是在被动接受播放的内容。

这种消费模式导致流媒体上面播放的音乐,大部分都是所谓的“存档音乐”。人们的喜好是相对固定的,算法投其所好,也更倾向于播放用户已经喜欢过的老歌。

新的音乐在算法的世界里没有可以匹配的数据,比较难出现在播放列表的选择里,越来越难出头。

而且,即使一个创作者运气好,挤进了热门的播放列表,但流量却并不总能转化为实质性的收益。因为人们并没有“购买”他们的音乐,依靠播放量产生的收益难以想象的低。一个创作出大热歌曲的作曲者曾经透露说,从Spotify那里收到的支票,一打开只有几百块钱,根本没有办法支撑自己的创作。

04.
所谓的“红海”,到底在哪里?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好几年之前,突然许多商品和服务都转移到了线上,很多新的互联网品牌夸张地抢占市场,改变人们的消费方式。

比如,打车软件刚刚出来的时候,几个互联网巨头分别支持了一个品牌,去发优惠券,做各种推广,让人们用很便宜的价格去打车。但是,逐渐地,我们发现打车的价格越来越高了,在街上招手也不一定能打到出租车,那辆车可能已经被其他人用软件预定。

这在互联网时代变得非常普遍,跑马圈地,大肆传播,不需要稳扎稳打、培养供应链或者用户群,只要在社交媒体上大力宣传。

而这种模式的一个假定是,初始用户的很大一部分都会变成忠实用户,去认同这种需求,认同这种消费模式。商家通过烧钱或者抢先一步,占据了大部分的市场,等到有了用户,培养忠诚感培,就可以通过提价来增加利润,而前期入场的风险投资者也可以获利。

甚至有时候,因为用户的估值高,只需要说服投资人,商家就可以转手上市,公开募资,一开始进行的风险投资,也就可以回本了。

《钱断情始》

这种模式下,卖的不是真正的需求,而是故事。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这些商家的扩张夸张而疯狂,但成功率是非常低的,真正做大做强的,可谓是凤毛麟角。

初期,用户的确可以用很低的价格,去尝试一些新的商品,甚至获得所谓的福利。但是这些商家的目的,不仅仅是把用户圈进去,而是需要和用户建立长期的、锁定的、甚至是垄断的关系。当来到下一阶段,商家需要提高利润,价格便会增高,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的产品或者服务,看起来很不错,但是到了后面越来越糟糕。受到伤害更大的是那些所谓的“忠实”用户,购买了长期的服务,或者购买的产品需要替换配件,不得不去持续使用的用户。

但从消费者的角度,当服务和商品的质量下降到了一定程度,会去换新的品牌、新的服务。只是,这种不断更换,同样是一种希望和失望的循环。
 
所谓的“用户粘性”或者“品牌忠诚”,是很难通过互联网带来的“革新”去实现的。而这种模式的存在,有的时候还会让劣币驱逐良币, 让用户成为被牺牲的对象。一言以蔽之,我们可能正在被当下一种非常不健康,却又不断生产着负外部性的市场体系,所绑架和套牢。

*本文整理自看理想音频节目《失控年代的生活重建法:技术与人30讲》第18期,有编辑删减,完整内容请移步"看理想"收听,点击最下“阅读原文”。


🛰️ 📱
技术让我们失控了吗?



音频编辑:ZY
微信内容编辑:汁儿
策划:看理想新媒体部
封面图:《花束般的恋爱》
 商业合作[email protected]
投稿或其他事宜[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