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饼子读书
严肃、深度、认真的读书专栏,公众号:饼子读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央视财经  ·  中共中央、国务院重要发布! ·  2 天前  
贝壳财经  ·  数读|退市监管效应显著 ... ·  2 天前  
21世纪经济报道  ·  大片范儿十足!这十大经济名场面,你最pick哪个? ·  2 天前  
数据宝  ·  涨价500元—1500元,业绩或反转! ·  2 天前  
第一财经  ·  收盘了,涨跌不一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饼子读书

喜欢写作的人注意了,九成的初学者都毁在这个陷阱里

饼子读书  · 简书  ·  · 2018-11-08 09:01

正文

自己虽然不曾去想要写什么传世著作,自认为阅读就是一种纯粹爱好,也并不为学以致用,但不写不代表不会读,过去二十年的阅读经验,让我不知不觉的也能品出一些菜的味道是不是足够的正宗,毕竟二十年自己读过的这些书,这些作者如过眼烟云一般,有的继续还在给大家书写着人生,有的已经躲避到尘嚣之外,避开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怕沾染自己的文学纯洁的心灵。

看着他们过去的二十年,就能看到文学走过的这二十年历程,自己内心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个文学本应该有的,模模糊糊的样子,最近组织起一个读书沙龙,通过阅读一些稿子,从中我也能感受到如今一些喜欢写作的人,那种本能的挣脱欲望与自身的局限之间的困境,在这里我看到很多人有一共同点,就是很容易的被绊倒在意识这种不被人察觉的陷阱里。

意识是什么东西?我这里说起吧,我至今还保留我孩子小时候的画,我发现她小时候画的画虽然画的“不像”但我却认为很美,可别人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审美这个东西是抽象的,也是局限的,很多审美都是被隐含的意识形态所禁锢,你有时根本无从发掘这种禁锢,所谓长大,就是变的复杂,我们的复杂来自于多种意识形态的浸染,比如道德、利弊、阶级等等这些都属于意识的一部分。

很多写作爱好者喜欢写写网络小说或散文,但我看了看很多网络小说,似乎都逃不过打脸、霸道女总裁等这样的粗俗套路,翻来覆去就是这种以逆袭为模块化的内容,似乎不需要什么写作能力的人都可以根据一些成熟的小说进行模仿编写,而这些我似乎感觉和上世纪六十年代的那些小说没什么区别,都有着严重的意识形态在里面。

没有多少作者真正的去写自己的内心,有时初衷是好的,但写着写着就写成了一个普遍化标签化的社会化人物,我为什么喜欢孩子的画,因为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一个纯粹主观的世界,没有掺杂任何的约束和过多的意识形态,虽然线条并非专业,但这种无意识的状态本来就是一种美。

如今还有谁喜欢上世纪六十年代,那种自己不是自己的状态?那种小说更不会还会摆在你的书橱,我想《青春之歌》和《林海雪原》这样的作品,除了有文献知识的价值之外,文学价值又有多少?文学首先是艺术的,而非其他意识形态的载体,我们似乎都被文以载道这四个字歪曲了审美方式太久了。

就如至今我仍然无法理解,五四启蒙之后的那种《红楼梦》打开的小说艺术传承的中断,被所谓的救亡文学所占据,直到今天我们的审美状态仍然无法重新回到真正的纯粹审美,脑子里充斥着对立与争斗的意识。

这就是我喜欢张爱玲的小说胜过喜欢矛盾的原因,喜欢启蒙初期的胜过之后的救亡文学,越纯粹越是真正的回归文学,张爱玲的小说里,没有英雄,也没有争斗,没有阶级,也没有所谓浪漫的永恒,她写的就是一种纯粹的内心审视,这种内心往往都是现实的,真实的,写作其实就是一个内心回归文学的过程,而被世间的意识左右,终归会成为一种毫无价值的文字浮萍,对己无益,对他多余。

我还认为写作的初衷,就是自己修炼过程的开始,不断的剥离那些完全没有必要的意识过程,真正与自己内心对话,同时一个人的一生,就如史铁生说的,也就能写那几本小说,我真的不敢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那些几十天一本小说的高产作者的故事里,读真实的内心才是我读小说的初衷。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