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会不会再来?当今世界还存在产生法西斯主义的土壤吗?对纳粹有着切身之痛的德国人,2008年拍了部叫《浪潮》的电影,以象征性的寓意,警示世人:纳粹复活,只要一个星期。
这个故事据说取材于美国加州的一个真实事件。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帕罗奥图市的一名高中历史老师罗恩·琼斯,在讲解二战史时,被学生问到的问题难住了:为什么德国民众会声称他们对屠杀犹太人毫不知情?为什么镇上的人们,铁路工人,教师,医生,等等,都声称他们对集中营、大屠杀一无所知?为什么身为那些被屠杀的犹太人的邻居甚至好朋友的德国市民说犹太人被捕的时候他们不在那里?这位老师决定花一个星期的时间进行一个实验,结果表明,只用一个星期的时间,法西斯就复活了。
德国人将这个故事搬上了银幕,将场景和人物都搬到了德国。
赖纳•文格尔是德国一所高中的老师,拥有历史学和体育两项学位,并且是学校水球队的教练。该学校正在进行“政治体制”的主题活动周。文格尔本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打算去讲授“无政府主义”这门课,结果被另一位老师捷足先登,留给他的只剩“独裁体制”课了。
作为一个“无政府主义”者,文格尔非常这门“独裁政治”课,他有点烦躁。更要命的是,选择这门课的同学,根本不是想学到东西,只是为了拿到活动周的学分。第一天上课,也即星期一,就让文格尔很沮丧:学生们都无精打采,对他要讲的纳粹历史不敢兴趣。于是,他决定变换教法,做个“独裁体制”的实验。首先从课堂纪律开始,他让学生和他步调一致,采用“新坐姿”,精神抖擞听讲,回答问题要举手,发言之前要用尊称称呼老师。文格尔要激发班级共同体的力量,这个共同体显示自己力量的第一次便是大家一起跺脚,让在楼下的“别的班级”“吃灰尘”!学生们对新的纪律很感兴趣,非常投入。
接下来的几天,学生们干劲十足,参与到这场“运动”中。众人一起为自己组织起名,将其命名为“浪潮”。文格尔还要求学生统一穿白衬衫上学,和大家一起确定了“浪潮”的标志和成员间见面特有的打招呼手势。统一的白衬衫和打招呼手势,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在集体“大家庭”中的平等与认同。接下来,“浪潮”组织开始吸纳非班级成员,并排斥非浪潮成员。一群狂热分子,竟然将“浪潮”标志涂满了小镇的建筑物。学生们在集体中获得了自信与力量,有人兴奋地诉说自己“获得新生”,将文格尔先生看作是“导师”。
当然,也有学生感到“恐怖”,试图通过散发传单抵制“浪潮”。文格尔的“浪潮”试验星期也遭到同事们非议,学历比他高的妻子也对他表示了不满,两人关系出现紧张。文格尔也觉得情况逐渐失去控制,“有点过”了。
星期五,文格尔在一个大礼堂召集“浪潮”成员开会,发表“只有‘浪潮’才能拯救德国”的演讲,并要求大家惩罚敢于抗议他的“叛徒”。在“同仇敌忾”的气氛下,文格尔话锋一转,告诉大家:希特勒当年就是这么干的,纳粹就是这么起来的。我本来只是想和大家做一个“法西斯主义”复活的实验,但做得有点过头。“浪潮”运动结束了!
然而,文格尔可以选择游戏怎么开始,但却决定不了游戏怎么结束。一个叫蒂姆的学生入戏太深,已经将“浪潮”视为了自己的信仰甚至全部生活的意义,他先是向另外一位同学开枪,然后饮弹自杀。
团结就是力量,我们太熟悉不过了。但在影片中,我们眼看着对纪律和权威的强调,是如何一步步滑向集体压制和排斥“异己”。渺小的个体,在集体中感受到力量,并在集体中获得温暖;集体放大了个体的力量,平等让个体找到了自信和尊严。但是,集体让我们失去了自我和个性,使得“浪潮”成为一种“恐怖”的运动。在影片中,“浪潮”带给话剧团的是权威与效率,带给“丑小鸭”女孩的是与美女同学一样的平等与机会,带给蒂姆的是如“家庭一样的温暖”。但在文格尔的妻子看来,这些小孩,只是服务于文格尔“个人野心”的工具!
美国学者米尔顿•迈耶在上世纪60年代反思纳粹的一本书题目就是:《他们以为他们是自由的:1933-1945年间的德国人》。讲述了一个小城市克罗嫩贝格的十个普通德国人,如何选择和拥抱纳粹。书中提到:纳粹能征服德国人,“它是大部分德国人之所欲之物——或者说,在现实和幻想相结合所造成的压力之下,它是他们开始想要的事物。他们想要它;他们得到了它;而且,他们喜欢它。”作者说:(德国人)他们缺少俾斯麦指明他们缺少的东西,即“公民的勇气”,一种能够使人不被统治也不统治别人而是能够自我统治的勇气。“良好的纪律会造就出和良好的纪律一样的行为举止。这一规划的惟一缺陷是总是按照被告知的方式做事的人,在没人告知的情况下就会不知道要做什么。”
事实上,在数个世纪中,德国人的生活模式一直是不问国事,“完全不受政治影响”地生活。而那些力图在参与政治中生活的人,都过得很差。终于,有了一个希特勒,“成为了我们小人物有能力变得伟大并统治整个世界的一个证明。”于是,大家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走向了毁灭。
阿伦特说,普通人会变成纳粹分子,是因为他们太“平庸”了,卑微的生活使得他们放弃了判断和思考。《浪潮》告诉我们,形形色色的小人物,无法抵御集体的诱惑,渴望在集体中获得认同、力量和价值,从而放弃了个性、自由和反思。
编辑: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