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看完《独居的一年》已经有一个星期了,一直没有下笔去写,这一个星期又断断续续翻看了一遍。还是无法全盘接受。
作者约翰·欧文用幽默的笔触把大量的社会弊端,人类弱点,道德污点写进他的故事,一个故事不够,就两个,三个……这种幽默里有淡淡的悲伤,反而弱化了愤怒。牵引着你沉浸在那一个个故事里。
所以约翰·欧文在书中不止一次说“
我就是一个说故事的。
”
他试图让人们只关注他的作品,只关注他说的每一个故事,但隐私对于名作家而言注定是个奢侈。
人们不吝啬对他的赞誉:
他是美国最重要的幽默作家。
他的作品呈现出高超的叙述技巧、独特的原创性和优美的文学性
。
当然人们对于他的生平同样持有热情:
他1942年出生在美国,早在他出世之前,他的父母即已离异,当他6岁时,随母亲改嫁,和母亲、养父一起生活。他从未见过自己的亲生父亲,也不曾萌发过寻找父亲的念头。他本人也离过一次婚,后来娶了他的经纪人。
所以他的作品中总是会涉及失踪人口和缺失的父母。
而这本《独居的一年》无疑是他自我影射最集中的一本书。
《独居的一年》里四个主角都是作家,每个人都写了三四本书,尽管风格不同,却都是他们自我生活的一种影射。这和《岛上书店》有些类似。
故事的开始起于一场车祸后遗症和一场阴谋。
特德和玛丽恩的两个儿子在几年前出车祸死了,这个家庭开始沉默,后来生下了露丝。在1958年的夏天,作为棋子的埃迪闯进这个家庭。
四个主角第一次相见。
那年,特德四十五岁,玛丽恩三十九岁,埃迪十六岁,露丝四岁。
一切都在那个夏天改变。
所有的人都不正常,都不快乐。
特德取得了露丝的抚养权,以写恐怖童书和画插画为生,对和不快乐的母亲偷情上瘾,甚至和一对母子都发生关系,但他又是一个好父亲,他爱露丝,他将对两个死去的儿子的爱转移到帮助当地的儿童那里。
七十七岁的时候还和露丝最好的朋友汉娜上床。导致露丝赌气和特德的球友发生关系,被强奸,被施暴。这件事毁了特德,再加上露丝在拥有特德规则的谷仓球场赢了特德,让特德终于选择了自杀。
玛丽恩一直在计划出走,埃迪出现后,她果然将对两个儿子的思念转移到埃迪身上,进而和他有了六十次,在埃迪的帮助下,她带着两个儿子的照片离开。后来开始写犯罪小说,关于失踪人口,关于照片,关于她不敢再爱女儿。
埃迪在十六岁遇到了美丽的玛丽恩,她给了他关于性的全部幻想。从此他再也没有和比自己小的女孩子上过床,一直独身。他将那年夏天的一切写进小说,他是个滑稽小说家,但所有人都知道他写的都是真实发生的。后来他以为自己爱上了四十岁的酷似玛丽恩的露丝。
露丝在母爱缺席的情况下磕磕绊绊长大,对于两个哥哥的照片的想象让她成为知名作家,她的每部小说,都是讲述女性友谊,母亲缺席。她不相信爱情和婚姻,总是遇到错的人。她在三十六那年和她不爱但合适的编辑结婚,生子,四十岁开始守寡。
约翰·欧文似乎非常喜欢作家格雷厄姆·格林,露丝总是拿着一本《格雷厄姆·格林传》在读,并且孩子也取名格雷厄姆。
在她守寡的一年里,她同过去,自己,母亲和解,终于理解了母亲。
在她四十一岁那年,她遇到了完美男人哈利并结婚。
埃迪和露丝关于玛丽恩的共同想念让他们成为朋友,玛丽恩终于从过去中走出,回来找埃迪。三十七年中,他们只靠彼此写的书来了解彼此。那份爱却从来不曾减轻一分。
三十七年,有多少故事发生,可是那又怎样,只要找到了爱,就找到了自己。
时间也不过是从三十七年前,玛丽恩对四岁的露丝说“别叫啦,亲爱的,不就是埃迪和我嘛。”
走到三十七年后,玛丽恩对四十一岁的露丝说“别哭啦,亲爱的,不就是埃迪和我嘛。”
在这本书里,没有所谓的道德,就是一个个故事,每个人都不完美,都有性格上的大缺陷,这让人在情感上很难接受。即便拥有主角光环,却不具备主角性格。
也许正是这样,才让人更注重于约翰·欧文的讲故事手段。
书中的四个主角都在讲故事。
特德给孩子们讲故事,《老鼠爬墙缝》、《地板上的门》、《不想发出声音时发出的声音》。每一篇都是恐怖故事,他的受众主要是儿童,像极了成年人的幽默。这些故事只会让儿童害怕,却会让成年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