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图解金融
每天中午12点, 一条财经可视化作品. 金融│资本│创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浪科技  ·  【实探深圳水贝:#外地游客跨城买金#】#金包 ... ·  11 小时前  
新浪科技  ·  【#华为宣布DeepSeek上线昇腾社区## ... ·  昨天  
微软科技  ·  新年开工Copilot小贴士,总有一个能用上! ·  昨天  
中国能源报  ·  “国之重器”,升级换装 ·  3 天前  
中国能源报  ·  “国之重器”,升级换装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图解金融

学金融的退路,在拼夕夕…

图解金融  · 公众号  ·  · 2024-08-01 09:00

正文

大家好,我是很帅的狐狸🦊

今天刷微博,发现好多人在转发说,pdd广州总部被围了。

截图/ 网传视频

被围的据说是temu(pdd出海的业务)。
说是对违规商家罚款罚太重了,钱给扣光了。

这种商业纠纷本身也没什么好说的,做过亚马逊出海的估计也见怪不怪(亚马逊封号封起来一点都不手软)。
但留言区商家们的不满,倒是如滔滔长江水般挡也挡不住。

截图/ 微博

事件影响下,pdd美股跌了两个多点(截至发稿)。

除了出海业务,前段时间更多人是在讨论国内的 「仅退款」(不退货)机制

我研究了一下发现,其实这个机制给金融圈牛马们留了条退路……
稍微展开水几句——

我做电商的朋友有不少。
几乎每个电商人会吐槽「仅退款」。

这个机制推出后,消费者狂喜。
另一个狂喜的,是pdd——


关于利弊,网上分析也挺多了——
前段时间甚至有声音在讨论,说这个机制会拉垮中国经济。
逻辑大致是,商家为了cover退货成本,只能去进更便宜的货甚至偷工减料,这会拉低整个消费品质。
当然,这种宏大叙事太夸张了……随便看看就算了。


不过这是有前提的啦——平台方的规则必须是「合理」的。

由于某些平台懒政,无脑判定 「消费者永远是对的」
导致不少商家吐槽,说「仅退款」机制滋生了中国版「零元购」——


网上也开始有团体作案——


好在这个机制跟「零元购」还是有不同的: 「仅退款」毕竟是实名的,而且还会暴露地址。
所以如果是顾客蓄意而为之,那商家还是有不少催收手段的——

最简单的, 直接找上门
根据媒体报道,因为一件9块9的短袖被「仅退款」,于是义乌的卖家横跨千里追到了威海。
上海一个卖家则是为了12双袜子,自驾到河南开封,买家在当地民警劝说下把袜子给退了。


如果普通催收搞不定,那还可以走 法律手段 ,很多法院也都是支持的。

根据钛媒体对商家群体的访谈,目前有58家法院支持让恶意薅羊毛者返还商家包括货款、律师费、诉讼费等全部维权费用。
当然也有些法院只是支持退回货款,导致商家在维权过程中还亏掉了律师费或是交通费等成本,但商家们却也甘愿——他们觉得这么做可以杀鸡儆猴,让不合理的「仅退款」可以少一些。


有意思的是,针对「仅退款」机制,一些商家开始用上了金融机构的 一整套风控手段
除了售后环节的 「催收」和「控告」 ,售前也开始做了 客户筛选

部分商家会建立 黑名单制度 :名单上的顾客下单的话,商家就会告知没库存了,拒绝发货,让对方取消订单。


也有人会直接对某些「薅羊毛」重灾区进行区域屏蔽——
因为很多羊毛党会组团,甚至产业化运营。
这类似网贷风控时常用的地理位置或IP段封锁。

所以我标题才说,电商平台们确实给金融圈牛马们(主要是风控)留了条退路……

毕竟……金融专业最近几年都不大好招生。
财经院校们录取最低位次一直在掉。

截图/ 券商中国


即使遭遇降薪甚至裁员,至少还可以转行去做电商风控……

In case 有些人看不出我是开玩笑,还是解释一下——
我国法律目前还是更保护消费者的,所以商家面对羊毛党的维权,大概率算不过来账。

以前在机构时,有催收同事跑去堵贾老板,成功催收的话可以收回个几千万,就算分到0.5%也是不错的收入。
现在跑去堵买家,收回12双袜子,分你一双也抵不过路费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