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陈嘉禾的研究
对投资、社会、历史和人文进行研究的公众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鲁中晨报  ·  刘德华、周渝民方紧急声明 ·  2 天前  
新闻广角  ·  刚刚,谷爱凌宣布退出亚冬会!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陈嘉禾的研究

低生育率:成熟社会的必然现象

陈嘉禾的研究  · 公众号  ·  · 2017-11-27 09:53

正文

本文原载于《证券市场周刊》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口政策的放松,以及并未显著增加的生育率,对于生育率无法提高的担忧充斥了社会舆论。许多人一说到生育率提振乏力,就像谈论什么经济的不治之症般,充满了担忧和恐慌。

殊不知,从全球的经验来看,低生育率是成熟社会的必然伴生现象。而从社会治安、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中国正在向成熟社会的道路上高速前进。也就是说,成熟经济体和低生育率,二者不可兼得。

在流行的逻辑中,造成低生育率的逻辑不外几种:生活成本高(尤其是住房)、工作压力大、教育花费高等等。这些理由因为直戳上班族每日生活的艰辛处,因此广为流传。但是,如果我们仔细思考,就会发现这些理由,没有一个站得住脚。

如果说生活成本高导致生育率低,那么为什么改革开放以前,人们赚的更少、生活成本更高(那时候想分个房子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生育率却很高呢?如果工作压力大导致生育率低,那么解放前劳动人民的压力大,还是现在上班族的压力大?为什么那时候的生育率比现在高?而如果说子女教育花费高所以生育率低,那么为什么在许多教育优质而廉价的发达国家,生育率也高不到哪里去呢?

实际上,伴随着社会的成熟,生育率降低是一个必然趋势。一生为新加坡生育率过低操心不已的李光耀,在其著作中不止一次得强调,生育率降低并不是单纯是一个财务问题。政府对鼓励生育而发放的财务补贴,对提高新加坡本地的生育率也收效甚微。

李先生一针见血的指出,对于年轻人来说,生养下一代已经不是他们最喜欢的生活方式。随着社会的成熟和富足,年轻一代的生活状态在改变,这才是生育率下降的根本原因。

这种生活状态的改变来自很多方面,其中最主要的,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成熟,导致多生育子女对父母的利益大为降低。这种社会保障体系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法制环境、医疗保障、退休养老等等方面。

简而言之,人们不再需要用人多势众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只要是公民,无论体力如何、家族人数多少,都可以享受基本相同的社会保障。观今日之中国,儿女众多的人家,很少听说有欺负隔壁孤寡老人的,这正是社会成熟的明证。

而社会的成熟,也反映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上。巨量机器的使用,包括电梯和自动扶梯、洗衣机、冰箱、空调、洗碗机、面包机、汽车、各种医疗设备等等,导致这个社会对人力的依赖越来越低,而同时女性的工资也越来越高,人们也就越发不需要子女、配偶来照料自己的生活。这时,保持单身、维持喜欢的生活状态、而不去迁就其他人,就成为更多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此外,由于父母一代教育、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导致他们对子女的未来期望值越来越高,也就使得生育率下降。在解放前,家里有高中生就是很稀罕的事情,80年代家里出了大学生就很不错,2000年以后家里娃得是研究生父母才满意,到现在恨不得各个都是北大清华、牛津哈佛。于是,表面上看提高的是教育成本,其实提高的是教育预期。而教育预期的提高,恰恰是社会越来越成熟的明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