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对出生以前这世上发生过的事情一无所知,你一辈子都将活得像个儿童
。”
这便是
读史
的意义。
而说起读史,首先想到的,必是我国历史上的“史学双璧”,《资治通鉴》和《史记》。
如果说《史记》是一部“中国群星闪耀时”,写尽了高光时刻与历史传奇,那么《
资治通鉴
》则是一部务实冷静的“
帝王之书
”。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所谓帝王之书,是写给统治者看的。要知道,统治者的关注点与一般看客不同,其着眼点不在历史的传奇色彩,而是历代
管理者的政策得失
,与真正的
权谋之术
。
金庸
说:“
我读《资治通鉴》几十年
,一面看,一面研究
……《资治通鉴》令我了解
中国历史规律,差不多所有中国人也按这个规律行事
。”
毛主席将《资治通鉴》读了17遍
,感叹道:“每读都获益匪浅,一部难得的好书。”
图片来自网络
据护士孟锦云回忆:“
毛主席床头总是放着一本《资治通鉴》
。这本书几乎被他读破,不少页都用透明胶贴住,不知留下了多少阅读的印迹。”
两代帝师
张居正
,曾亲自注评《资治通鉴》,为万历皇帝讲解;谋略过人的
康熙大帝
,也将这部书视作自己管理、决策的重要参考,一生中反复阅读揣摩。
《资治通鉴》中到底藏有怎样的密码,让历代统治管理者如此着迷、奉若枕边之宝?
一个小例子就能看出来。
在广为人知的“
田忌赛马
”典故中,田忌采用孙膑的妙计,“下等马对付其上等马,上等马对付其中等马,中等马对付其下等马”,三局两胜,大快人心。
图片来自网络
《史记》中这样皆大欢喜地写道:
(田忌)卒得王千金。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威王问兵法,遂以为师。
田忌赢了齐王的千金赌注,连带着出主意的孙膑也受到赏识,被齐王封军师。
一个大团圆结局。
然而,在《资治通鉴》中,司马光却幽幽地道出了后话:
成侯邹忌恶田忌,使人操十金,卜于市,曰:“我,田忌之人也。我为将三战三胜,欲行大事,可乎?”卜者出,因使人执之。田忌不能自明,率其徒攻临淄,求成侯。不克,出奔楚。
齐国的相国邹忌想要整垮田忌,找人陷害他,说他有谋反之心。齐威王很生气,让田忌自证清白。田忌百口莫辩,竟举兵攻入都城,要捉邹忌。结果打不过,就逃到了楚国。
齐威王(图片来自网络)
齐王真的相信田忌要谋反吗?谋略过人的一方霸主,何以如此轻信?
真相也许是:从赛马时田忌用计赢了自己起,齐王便开始忌惮田忌的才能与野心。何况田忌屡立战功、手握重兵,又有孙膑这样的亲信,愈发成了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邹忌的诬陷,说不定正中齐王下怀,名正言顺地除掉田忌。
若没有《资治通鉴》中的这段后话,读者心目中的田忌,可能还是教科书上那位知人善用、春风得意的齐国大将。
却不知,“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再加上
作为属下,野心过早地暴露,又未能谨言慎行、藏匿锋芒,最终给自己招来灾祸
。
这就是《资治通鉴》为管理者钟爱的原因,它过滤了历史中虚浮的部分,只沉淀真正的“干货”,那就是:
“做人”的智慧——洞悉人性人心,升维打击
“做事”的艺术——打通权谋之道,趋利避害
作者司马光的视野何其深远,他以时间为轴,将历史人物一时的得与失,放到他漫漫一生中去看——
于是我们发现,
个人看似神秘莫测的命途起伏,都不过是历史规律的注脚
。而懂得了这个“规律”,就能最大程度地避开祸患。
老话说,“
做人要读经,做事要读史
”,因为“史”会教给你
做事的方法论
。《资治通鉴》,无疑就是这样一部方法论之书。
但长久以来,《资治通鉴》晦涩难懂的文言,一直阻碍着读者亲近这部伟大的史学经典——
这一次,我们比较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白话版《资治通鉴》,选择了翻译最权威、原汁原味的一版,决定将它
免费送
给你。
现在开通/续费三联中读年卡,直降89元,
限时再送
:
《白话资治通鉴》收藏版(全3册)
。
北大、人大、社科院团队精心打磨,
文白对照,
通俗好读,带你一次看懂这部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处世之书”
。
赠书限500套,先到先得
!
识别下方二维码,了解活动详情
为什么要送你这套《白话资治通鉴》?
1)
是皇帝的教科书
更是现代职场精英的枕边书
从战国到五代,《资治通鉴》横跨
1362年历史,16个朝代
,带你纵览王朝浮沉与人物跌宕起伏的命运。
全书以
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历史人物评价
入手,展现历代
君臣治乱、成败、安危
之迹。
文明兴衰与历史风云。
权谋智慧,浓缩其中
。
图片来自网络
历代王侯将相的
管理之道
与
用人之术
,无处不在的
练达人情
与
经世哲学
,皆是在为
职场精英带团队
、
做决策
、
实现高效沟通
,提供中国历史上经典的案例参照。
比如:
身在职场,自身能力并不突出的情况下,如何另辟蹊径获得晋升?
(赵简子立嗣)
当你的竞争对手遭遇祸事,别忙着庆幸,不留心形势,可能下一个便轮到自己
(三家分晋)
当领导就人事问题向你询问意见,怎样回答才是万全之策?
(魏文侯谓李克曰)
这些令职场中人抓耳挠腮的难题,这部书里都能找到答案。
2)
曾国藩、梁启超、金庸都推荐
中国人安身立命的大智慧,一书囊括
这部“
皇帝的教科书
”,由一代名臣
司马光
耗费19年主持编纂而成。
司马光倾毕生心力,乃至“骸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
有人说,“我不是管理者,也没有大的野心,不需要读《资治通鉴》。”
此言差矣。
宋元史学家
胡三省
就说,即便你不做官,不参与政治,《通鉴》都是绕不开的“人生之书”:
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曾国藩
也说:
阁下若能读此书,将来出而任事,必有所持循而不至失坠。
《通鉴》所传授的,恰是最实用的为人之道。
平日里我们耳熟能详的警句,
识人、做事的道理
,很多都出自《通鉴》:
怒者常情,笑者不可测也
——发怒是人之常情,因此遇事发怒的人并不可怕;倒是那种遇到该生气的事,不发怒反而把笑容挂在脸上的人,心思最是深不可测。
为贵人当举纲维,何必事事详细
——作为领导者,能把握事情的关键部分就好,无需面面俱到。
凡论人,必先称其所长,则所短不言自见
——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一定要先说他的优点,这样他的短处,不说也都知道了。
普通人的一生,可以不攻,却不能不守
。有一部《通鉴》在旁提点,时时参照自省,必然少踩陷阱。
3)
文白对照,通俗好读
资治通鉴,收藏这一套就够了!
我们要送你的这套《白话资治通鉴》(全3册),以
中华书局版
《资治通鉴》为蓝本,由北大、人大、社科院专业团队打磨,从原书294卷中精中选精,
权威翻译,通俗解读。保留原汁原味
。
上起战国,下终五代,
16个朝代长达1362年的君臣治乱、是非成败、前因后果,一套读透
。
《秦三十六郡并越四郡》
毛遂自荐、围魏救赵、苏武牧羊、淝水之战,三家分晋
……
这些看似熟悉的典故背后,其前因后果,皆是一盘“大棋”:
风平浪静的表象下,权力有怎样的暗流涌动?遇挫者,如何借力扭转颓势?
获取阶段性胜利后,怎样保住胜利果实?鹬蚌相争,渔翁如何得利?
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与权谋之术,你不懂,就太可惜了
。
说完这套超值赠品,再来盘一盘——
有了中读年卡,一年能省下多少钱?
1)为你省下一年购买
人文类好课
的钱
许倬云、李零、葛剑雄、韩昇、西川、戴锦华
等顶级学者都在中读开设了不少好课。
成为年卡会员,你能
免费解锁
平台
所有
精品大师课
(音频课+文稿)
,
历史
系列的《我们为什么爱唐朝》《宋朝美学十讲》,
考古
系列的《了不起的文明现场》《了不起的世界文明》,
文学
系列的《遇见文学的黄金时代》《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重返文学的正典时代》……
部分精品课
还有《张大春·细说三国》《骨董时光·全球顶级博物馆的另一种打开方式》等经典专栏……
这些口碑好课,如果单独购买,需要5373元。
2)为你省下一年解锁
兴趣爱好
的钱
超过150套兴趣好课,
专为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你打磨制作
。定期上新中。
《秋日花语:藏在秋花里的博物学》
《意式生活美学:自由 文艺 浪漫 典雅 时尚》
《电影巨匠黑泽明:人性、成长与希望》
《地图上的古中国:跟着游历中国山河》
……
年卡会员免费解锁全部,一年省下786元。
3)为你省下一年
订阅
《三联生活周刊》《读书》《爱乐》
的钱
全年
52期《三联生活周刊》
,免费解锁,可听可读,一年省下780元。
全年
24期《读书》《爱乐》
等
杂志,免费畅读,再省384元。
4)为你省下一年
买书、听书
的钱
成为年卡会员,“书荒”根本不存在。三联资深编辑、出版社大牛365天为你精选好书,让你的碎片时间聚沙成金。
全年免费解锁
1000+本
优质有声书,每周1套
主题书单
,还配有
编辑精讲
,
每天10分钟,解锁一个新认知
。
5)最后,为你省下
终身——“升维看世界”
的钱
中读不仅提供最深厚的人文滋养,还致力于提升每位中读er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