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假杂志
一家以图书为媒介的影像艺术机构,致力于图像作品在纸上的呈现。我们的实践包括杂志、出版、书店、图书馆。2009年创办于北京,2014年移址宁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假杂志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空气构成的海洋的底部”

假杂志  · 公众号  ·  · 2024-06-19 22:0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云究竟是何物?”

——萨迪·普兰特(Sadie Plant)

在任何给定时刻,地球上都约有三分之二的区域被云层覆盖。这些微小水滴的聚集有助于太阳能量的扩散,风暴将能量从赤道推向极地,然后再折返。这种简单的模型,“随着热量、蒸发、湍流、辐射、风、地理和无数其他因素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复杂。” “云学”(Nephology),亦即关于云的科学,要求我们对整个大气层有全面的理解,包括其所有的动态和外部因素,以阐明它们在调节地球气候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空气构成的海洋的底部。”

——埃万吉利斯塔·托里切利(Evangelista Torricelli)


在大约45亿年的时间里,地球的大气——海洋环境一直在缓慢演变。这个从陆地、海洋和冰层延伸至外层空间的、由气体和气溶胶构成的包裹物,在行星的引力作用下保持在地球周围。大气在地表附近最密集,星球的重力将气体、微小的灰尘和烟雾以及化学物质向它的内核吸引,使其沉降到地表,进而被其生物居民——就像你我一样——吸收入体内。稳定大气压的生成使得地表居民可以被保护起来,在这样的大气压之下,水得以以其三个相态存在——固体、液体和气体。水的多重相态,包括我们称之为云的水体,可以通过吸收太阳辐射、保留热量,以使行星表面保持所需的温度,同时减少昼夜温差,并调节我们的气候。


地球的第三个大气层——之前有过第一和第二个——是由其化学成分定义的。它是迄今为止氧含量最丰富的,也是对人类来说最友好的大气层,氧气占了21%之多。这个大气还含有不定量的水蒸气,约为3750亿加仑,这些水蒸气颗粒通过水体(蒸发)或叶子的呼吸作用(蒸腾)进入大气层。这些水颗粒被风带入大气层并升空(风向性输送),并在那里与气溶胶相遇。有时,这些悬浮的微小固体颗粒(有时是液滴)是自然资源如火山的产物;有时,它们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比如空气污染。其中一些气溶胶是亲湿性的,它们吸引并抓住水蒸气。如果条件合适,比如当它们位于稳定但饱和的气团中,这些气溶胶会将水蒸气颗粒吸引进来,形成凝结核的云滴。当云滴的聚集体——一朵“云”——在体积、重量和高度上增长,直到达到超饱和状态,当它变得如此沉重以至于不能再保持自身形态时,它会化为雨滴,往地球表面回落。在这里,曾经以一朵云的形式存在的东西,进入了植被、水体、表面、大地-一只是为了再次蒸发或蒸腾,无尽循环,周而复始。


滑动查看部分词汇释义





编著:尤西·帕里卡&达芙妮·德拉戈纳
译者:龙星如
出品:假杂志、出版:T&M Projects
尺寸:120*180mm
页数:184


“每个人体内的空间,混着氮、氧、水蒸气、氩、二氧化碳和悬浮的尘埃孢子以及细菌,每个人的肺如此美丽又注定地连接在一起。”

——朱莉安娜·斯帕尔(Juliana Spahr)


在爱尔兰共和国,将系留气球飞行到云层最低部的150米范围内是违法的。因此,艺术家和“云的收集者”卡罗琳娜·索贝卡没有按计划将临时制作的云收集器连接到气象气球上并释放到天空中,她选择走到威克洛山脉,走到云朵接触地球的高度。在她的作品《像云一样思考?》中,一个云收集器从云中收集水蒸气,将它引回液态。这一过程中保留的样本也被用作进一部分分析,以检查“云滴”中可能的微生物居民。剩下的被吞下、消化,最终排出,以另一种形式回归水循环。


那么,云究竟为何物?


同样微尺度的灰尘、烟雾、化学物质和其他气溶胶,被地球的引力吸引到行星表面,这些物质也在天空中播种着云,使云能维持其形态。索贝卡精心编排的作品——沉浸、收集、摄入——让我们想起彼得·斯洛特迪克(Peter Sloterdijk),他写道:“我们开始理解,人不仅是他所摄入之物,还有他所呼吸的,以及他所沉浸其中之物。”因此,我们不仅行走在大气之海的底部,而且每一次呼吸,我们都在吞下它,将大气层及其中包含的一切,都吸收到我们的内部。然后将其呼出,将我们自己的分子痕迹与他人的痕迹混合在一起,播种新的云。我们最亲密的界限,即我们的身体,存在于与其他身体和其他生命(人类、植物、动物和分子)的关系中。大气层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化学物理系统,但如果我们更全面地考虑云和构成云的所有元素的基本重要性,大气层实际上是一个生物地球化学系统。在地球上成为人类意味着始终处于云层之中,而在这片缠结在一起的空气之海中,身处云中,也意味着存在于无数他者的陪伴之中。

本文节选自《天气之语》

请支持购买本书阅读全文








图片拍摄及制作:胡糊




☀️🌪🌫

🍑:https://m.tb.cn/h.5A7stdx?tk=0K3UWq3Fs6N


「假杂志」


透过图片、影像、文本、声音等介质关心本地和世界

杂志/出版/空间/活动

以实践表立场,示在场

Ø 关注 假书店获得更多优惠消息 Ø


Ø 关注The PO看我们如何探究本地 Ø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