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6日,由新浪财经主办的 “2016中国大众创业论坛暨2016安利全球创业报告发布会”在京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2016安利全球创业报告》。这份针对全球45个国家所做的创业态度的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在中国86%的公众对创业抱有积极态度,更有51%的人有创业意愿,中国的创业潜力高于国际平均水平。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亚投行之父郑新立,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创业黑马集团董事长牛文文,伯凡时间创始人吴伯凡,金融史学者宋鸿兵,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俊,新浪网副总裁邓庆旭,安利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翟明翯,著名演员金巧巧,以及百余位创业者、媒体人出席了本场活动。
马洪涛对话金巧巧
与会经济学家、财经名人及创业平台企业代表、创业者代表,围绕当前中国整体的创业环境、创业趋势、创业意愿、创业痛点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会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正值经济下行周期和资本寒冬期,政府和全社会更应鼓励和支持创业,特别是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人人都能起步的草根创业、兼职创业、小微创业,以及各种各样创业平台的发展。
“安利创业指数”说明了什么
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俊教授分享报告内容
会上,南开大学创业研究中心主任杨俊教授代表项目组发布了《2016安利全球创业报告》(Amway Global Entrepreneurship Report, AGER)。杨俊表示,该报告由美国安利公司支持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主导完成,相关调研已连续开展9年,2016年调研数据已覆盖至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受访者,引入了很多的学界、企业界和政策制定者的意见,旨在深入了解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的障碍、难点、痛点,并与各界共同寻找解决方法,为创业者营造一个不断优化的创业环境。报告中披露的安利创业指数(AMWAY ENTREPRENEURIAL SPIRIT INDEX ,AESI)显示,中国从去年的79%下降至74%,排位从去年与印度并列第一,下滑至第四位,被越南、印度、泰国三国超越。安利创业指数,是一个综合反映创业者渴望度、可行度和抗压性的核心指数。
美国安利公司总裁、世界直销协会联盟主席德•狄维士在视频演讲中说,2016安利全球创业报告显示,77%的受访者对创业持正面积极的态度,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愿意通过创业或自雇来拥有自己的生意,获得更高的成就感。报告同时显示,性别和教育等因素对创业意愿的影响较大。因此,消除性别或教育带来的创业障碍,创造更多的平等且可行的创业机会,就可以更大程度地释放出创业对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就业的强大驱动力。
中国创业潜力和创业指数同比下调
今年该研究在中国的调查样本是1,015名18周岁以上,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沈阳、南京、长沙、西安和深圳等城市的受访者。86%的中国受访者普遍对创业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高于国际平均水平77%和亚洲平均水平80%,但相较于2015年,中国受访者今年对创业持积极乐观态度的比例下降了5个百分点。而当被问到是否想过自己去创业,51%中国受访者会有此想法,虽然仍高于国际平均水平(43%)和亚洲平均水平(50%),但比上年数字(62%)下降了11%,说明中国的创业潜力大幅下降。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亚投行之父郑新立
“总体来看,今年的报告结果显示出中国的创业潜力和创业指数都有所下调。我认为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大家对宏观经济并不十分乐观的预期,这就遏制了创业意愿;第二个是互联网+的蓬勃发展,虽然这看起来创造出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创业机会,但实际上目前留给那些新创业者的机会已经不多。”安利全球创业报告顾问委员会成员、南开大学商学院院长张玉利教授分析到。
结果也显示,女性受访者(90%)相比男性受访者(83%)更为积极;年龄在35-49岁的受访者(92%)表现出的创业热情最高,其次是35岁以下(87%)和50岁以上(79%)的人群;而有大学学历的人士(89%)也比较低学历者(79%)看待创业更为正面积极。
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受访者的创业动机更加多样化,选择创业的首要原因与其他国家显著不同。 中国创业者首选是更好地兼顾家庭与事业、享受生活,其他国家首选是不再受雇于人,做自己的老板。其他两项原因全球趋同,为实现自我价值,完成个人目标以及获得额外收入。
烧钱创业退虚火 大众创业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