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一句话:“做人没有格局,和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因为格局,才往往能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能做多大事。
那到底什么才是格局?
要理解什么是格局,首先要明白一种思维方式——结果导向。
当你具备这个结果导向的思维的时候,你所要的那个结果,就是你的“格局”。
一个销售团队新招了两个销售顾问,小李和小明,他们能力几乎不分伯仲,一起被招进来,经手的项目一样,表现同样卖力。
但年终总结的时候,差别就体现出来了。
小李的工作报告上写着“今年新签了5个华南的大客户”。
负责了同样项目的小明则在报告中这样描述:“今年积极贯彻公司开拓华南市场的策略,新签了5个华南的大客户,有力地支撑了公司的整体战略”。
年后恰好因为一个项目上缺少负责人,所以小明很顺利地成为这个项目负责人,也因此直接晋升。
晋升原因是:
能将自己的工作和公司的全局工作联系起来,有大局观、有高格局。
在《孙子兵法》中,有一段话。
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个将军,为了赢得一场战役,而不考虑整场战争,那么他的格局是不高的。
我们通常说说一个人“格局高”,指的是什么呢?无非就是他所要的那个结果,是能把别人所要的结果涵盖在内。
格局,需要放下你的蝇头小利,把自己的志向放到更大的盘子上去考虑。
在众多中国女企业家中,董明珠绝对算是大格局的。董明珠有多厉害?
30岁那年,她丧夫,还要养着一个2岁的孩子,在别人的眼里,她这辈子是没戏了。
36岁那年,她南下闯荡,只身来到珠海,从基层业务员做起。
40岁那年,公司营业额4.6亿,她一个人就做了1.6亿。
53岁那年,她出任公司总裁,作风彪悍,不留情面,同行说:“她走过的路都寸草不生”。
她放弃 8000 万年薪,为格力耗尽青春,只拿不到1%的股份。
董明珠说:“就在2004年,格力电器差点卖给一家美国世界500强的企业。对于我来讲,可以拿到年薪8000万。
当时我拒绝的时候就说了一句话:它今天是世界500强企业,明天未必是;我们今天不是世界500强,明天未必不是;我相信我们有一份执着的精神,有一天一定能成为世界500强。”
这么多年来,董明珠至始至终在为格力努力工作。最终格力成为世界 500 强,家用电器类全球排名第一。
有这么一句谚语,
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烙它的锅。
我们所希望的未来就好像这张大饼一样,是否能烙出满意的“大饼”,完全取决于烙它的那口“锅”——这就是“格局”。
当你想方设法的去分一块更大的蛋糕的时候,何不考虑去把蛋糕做的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