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绩效HR
OD与HR实践者必备公众号。用匠心输出最具学习价值的干货福利,用恒心搭建最开放共享的社群圈子,致力于打造最具实战价值的组织与人力资源赋能平台。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商业洞察  ·  刺激消费,超级大招要来了! ·  4 天前  
半月谈  ·  1月7日,开始报名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绩效HR

有赞砍了HRBP,就能提人效吗?

高绩效HR  · 公众号  ·  · 2024-07-10 08:15

正文

超级会员年卡

扫码回复“福利”领资料
了解

企业定制内训或公开课欢迎联系

梁老师 15018431136(微信同号)


来源:科石

近日,有赞宣布阶段性取消HRBP岗位,所有的HRBP转岗到业务部门,“真正做业务的工作内容,不再做人力资源相关工作”。

有赞宣布阶段性取消HRBP岗位!


理由说了五点:“组织成长部统筹”,“经济低增长下,精细化运营是必须的选择”、“智能化时代,人的能力会更安全”、“主动求变迎接新时代”、“长期来看为了用先进工具、流程来提效”。

 01 
没有参考意义
信息量仍然有限,但基于本次以及过去若干公开信息来看,此举仅是有赞个性化的举措。或基于激进的决策,或是因为无奈。

总之,从顾问视角来看,并不具备任何可借鉴意义,甚至可能会产生误导。

如果把这个案例抽象出来,就通常情况来讲,有两种情况导致废掉HRBP:

第一种,组织力很强大,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统筹能力强,且业务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支持复杂度不高、差异化不大,加之数字化程度高,人力资源部门中高阶人员足以实现有序、有效管理。

第二种,因为HRBP的角色、能力、价值错配、低配、不配,导致业务不满意,HR老大恨铁不成钢,老板很生气,所有的问题于是都集中在HRBP,于是动组织。

行业、规模、HR功能定位不同,情况有差异。

 02 
回到本质

HRBP是人力资源这个组织的“前台”。HRBP的定位是为公司的业务服务,不是为业务部门或业务部门负责人服务的。当然,也不完全是为了总部人力资源职能落地的执行方。

一旦两头不讨好,问题就来了。  
所以,这件事情的本质,要回到两个问题上:
1、HRBP是干什么的?干什么才最有意义?
2、与总部人力资源之间的管理管控关系如何?

公司战略到业务部门到团队,HRBP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公司的战略有没有在部门落地,有哪些偏差,有哪些困难、阻碍?

  • 公司的管理原则、制度、文化有没有在业务部门落地执行?

  • 组织与人才管理是否配称业务未来需求?是否需要前瞻性的规划与准备?

  • 业务部门所需要的常规人力资源支持的效率如何?

    
HRBP团队需要反思的是:

  • 是不是真正懂业务,注意,不是业务思维,而是真正懂业务?

  • 是不是可以做到以业务为中心?当然,以业务为中心,不是满足业务的“私心”。

  • 是否真正理解和落实总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与总部之间,是否有着良性的互动与反馈?

 03 
追求理想,但不要理想化

前面讲的都对,现在的问题是,总部COE不给力,HRBP也不给力。

有多少家企业的HRCOE是被公司或业务部门认可的,或者是被HRBP认可的?

COE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的“砖家”?还是懂得化繁为简的高手?

让HRBP既懂业务,又懂HR,这样的人本来也不多。

HRBP转移到业务部门,就可以既懂业务,又懂HR?

还有一个问题,HR三个团队,每个团队都是一根支柱,合起来就成了“三只猪”,协同严重不足,甚至互相扯后腿。

理想的COE、理想的HRBP、给力的SSC,其实都是极其稀缺的,一个高度有效协同的三支柱更是难得。

上升一个层面,一个好的HR老大,多吗?

如果HR的头厉害又合适,上面的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    

再换换视角说几句。

从业务的角度,你们HR真的不给力,整天整那些没用的,根本不懂业务。

从HR的角度,你们总说HR不懂业务,那既懂业务,能打仗,还能做好组织建设,领导力又强的业务老大,难道就很多吗?
          
所以呢?

所以人力资源要先强自身,从专业深度到商业敏锐。

所以人力资源三支柱要协同,才能有效,才能被业务认可,才能或支持或影响或赋能或驱动业务。

所以,李云龙需要赵刚,没有赵刚,就没有李云龙的成功。一个业务型组织当中,需要有这一个人,一直在那里琢磨,目标有没有偏差,组织该怎么设置,人才该怎么培养,团队该怎么激励,氛围怎样去打造,有这样的角色在,和业务老大搭档,才能把业务的结果持续搞好。

这是业务伙伴,不是业务伙计。
   
游走于理想和现实之间,既要追求理想,又不能太理想化。 那么需要找到实现的方法,可能包括:
1、人力资源团队精英化,打造一支高度理解业务,理解业务对组织需求的高维人才队伍。

2、从业务当中选拔HR或HRBP,或HR经过一个长周期的业务轮岗过程。这类既懂业务,又有管理敏感度的人才,未来越多越好。

3、总部与HRBP之间,要么弱连接,要么强连接,不要不尴不尬。弱连接就是管原则、管总量。强连接就是运营型管控,不是三支柱,就是人力资源一管到底。 

HRBP的价值叫差异化,COE的价值叫规划,SSC的价值叫效率。武功招数和心法都没有错。练的人不同,练习的路径和展示出的结果千差万别。

 04 
最后,关于人效,讲一个例子

2024年,一家高科技公司,委托我们咨询诊断、分析人效。直接说结论,最后,有两种解题思路。

第一种,小动。如果人效议题在组织或人才这个层面,那么提升的方向是人才结构与密度。

第二种,大动。如果人效议题已经上升到了战略和经营层面,那么提升的策略包括:上策叫战略聚焦有共识,中策叫组织集约促协同,下策叫人才结构提质量,下下策叫减砍缩控大合并。

战略效能决定组织效能,组织效能决定人效。

各级战略正确的前提下,人效是战略的实现力,战略和组织有问题,追求人效指标意义有限。

常常看到的情况是,战略效能和组织效能对人效的影响占80%,人数、人工成本仅占20%。

但不论如何,人效管理的背后,与HRBP的多寡无关。

相反,HRBP是从业务视角促进提人效的主要组织者、接口人。

人效指标高低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要找到人效改善的机会点。

机会点?业务部门自己是最清楚的。

没了HRBP,想要管理各业务部门的人效,就只能靠管指标了。    

为什么?因为你总部HR更不懂业务啊。

赵刚走了,李云龙说了算,感觉好极了。


人效提升解决方案

长按二维码添加大伟咨询了解

欢迎扫码添加顾问咨询

近期实战课程


长按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以上内容包含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