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利用 2001-2019 年中国 2845 个县级市的数据,匹配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探讨城市收缩的经济后果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第一,相对于现有研究,本文关注人口流失地区,采用2001-2019年中国2845个县级市的数据,更加细致地考察收缩型城市的经济增长问题。实证结果显示,城市收缩后经济增长下滑6.91%。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增加值都有所下降,并且对服务业负面冲击最强。我们认为城市收缩都会伴随工业部门的衰落,无法支撑金融、信息、研发都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同时,人口流失导致本地化特征明显的消费性服务业需求不足,发展被抑制。分时间段研究发现,人口流失对经济增长的抑制和产业的冲击主要发生在金融危机之后。
第二,本文从人均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研发投入和消费需求等方面考察城市收缩对经济增长的内在影响机制。城市收缩抑制内陆地区的人均资本提升,但是会促进沿海地区人均资本。这种异质性的影响,也造成内陆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下滑和沿海地区全要素生产率上升的两种现象并存。进一步,城市收缩会导致研发投入不足,妨碍长期的经济增长。从需求侧的研究则发现,城市收缩不提升消费水平,我们猜测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人的“故土情结”,即使流出人口不居于本地常住,但主要收入仍留于本地消费。
第三,企业动态的进入和退出是影响经济绩效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县级市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相匹配,探讨城市收缩对企业进入退出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收缩引致企业进入和退出决策的动态调整是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渠道。随着城市收缩,进入企业数量减小,同时退出市场的企业逐步增加。两者叠加,导致企业不断减少;随着企业减少,就业岗位进一步萎缩,迫使人口进一步流失,最终抑制当地经济增长。为了保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我们采用多种稳健性检验进行验证。实证结果在四种稳健性检验中保持高度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