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人民网舆情监测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供包括《网络舆情》内参、舆情监测、声誉管理、舆情培训、智库咨询、大数据平台建设、新媒体研究和融媒体技术应用等在内的综合服务,是国内最早、产业链最长、业务最全的舆情服务机构和信息增值服务机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梅大高速茶阳路段“5·1”塌方灾害调查评估报 ... ·  16 小时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珠海驾车撞人案罪犯被执行死刑、无锡校园持刀伤 ... ·  2 天前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紧急求助电话接通难 官方回应缘何引发进一步讨论? ·  2 天前  
l 看齐 l  ·  被爆吃出死蟑螂!最新回应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紧急求助电话接通难 官方回应缘何引发进一步讨论?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 公众号  · 舆情  · 2025-01-21 16:41

主要观点总结

近日,一则关于重庆骑行者救助摔倒老人的视频引发广泛关注。骑行者发现老人倒地受伤后拨打急救和报警电话求助,但多次未能接通,最终通过警方及时送医。事件引发对急救和报警系统现状的讨论,并折射出公共服务体系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短板。警方回应将增设接警岗位。同时,有观点提出引入AI技术提高应急电话接通效率,但也存在局限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事件概述

重庆骑行者救助摔倒老人的视频引发关注。骑行者多次拨打急救和报警电话求助,最终通过警方及时送医。

关键观点2: 公众讨论和反思

事件引发网民对急救和报警系统现状的讨论,折射出公共服务体系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短板和隐忧。

关键观点3: 警方的回应和措施

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表示当时正接受多起群众报警,造成接警线路短暂繁忙,并将增设110报警台接警岗位。

关键观点4: AI技术在应急系统的应用探讨

有观点提出引入AI技术提高应急电话接通效率,但AI在情感识别和人性化沟通方面存在不足,不能完全替代人工接线员。


正文


点击上方蓝字 可以订阅哦!



近日,一则关于重庆骑行者救助摔倒老人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热议。网传视频中,骑行者在途中发现一位老人倒地,头部受伤严重,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然而,令人揪心的是,他三次拨打120均未能接通。情急之下,他转而拨打110报警电话,第一次也未接通,直到第二次拨打才成功联系上警方,最终老人被及时送医。





事后,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发布警情通报回应,表示当时正同时接受多起群众报警,造成接警线路短暂繁忙;将增设110报警台接警岗位,及时接受群众报警求助。


这一事件不仅引发了网民对急救和报警系统现状的讨论,也折射出公共服务体系在应急管理方面的短板和隐忧。

急救不急?通畅是关键
01


在紧急情况下,120急救电话和110报警电话的畅通与否直接关乎群众的生命安全。面对老人倒地受伤却无法及时拨通急救电话的情况,网民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梳理网民评论发现,110和120暂时打不通的情况并非个例,背后原因也是五花八门。其中,众多无效、骚扰电话是影响急救效能,占用公共资源的重要因素。极目新闻评论认为,公众对于公共救援系统的信任,建立在其高效、可靠的服务基础之上。意外事故与疾病突发状况下,如果急救效率无法保障,会导致民众对公共救援机构的信任度下降,动摇社会的安全感和凝聚力。


回应不足:
虽有责任意识,改进未达预期
02


面对舆论的质疑和担忧,重庆市涪陵区公安局发布的警情通报显示出一定的责任意识和改进意愿。通报中提到110报警电话因“同时接受多起群众报警,造成接警线路短暂繁忙”,这一解释虽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众的疑虑,但并未完全解决问题。110报警电话作为应急救助的重要渠道,其接通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安全感。此次事件中,报警人两次拨打110才成功接通,已经延误了一定的救助时间。尽管警方表示将增设接警岗位,但如何落实以及如何确保这些措施真正发挥作用的关键问题仍待解答。


此次事件暴露出的并不仅仅是接警效率的问题,更是紧急救助系统中存在的深层次结构性问题。近年来,紧急救助电话打不通等情况常见报端,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包括急救资源分配不均、接线员数量及业务能力不足、系统负荷过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紧急救助系统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显得力不从心,时而会出现无法及时满足所有求助者需求的情况。


无论是报警电话还是医疗救护电话,其背后都涉及到资源配置、调度机制、技术支持等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因此,有观点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增加人力物力投入,还需要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建立智能化的分流和调度系统,以提高接通效率;同时,加强对接线员的培训,提升其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高压情况下紧急救援依然能够高效运转。另外,要持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急救和警务资源的认识和使用能力,让公众了解在紧急情况下如何正确、高效地通过紧急服务热线完成求助。


创新探索:
AI技术介入破局 优劣势并存
03


当前,在应急电话系统承压的背景下,也有观点提出了引入人工智能(AI)技术的可能,认为AI可以在应急电话接通率和效率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舆论围绕AI在应急系统中的应用尚有不同观点。


一方面
AI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快速响应能力
在面对大量呼入电话时,AI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迅速判断来电的紧急程度和需求类型。例如,在120急救电话中,AI可以快速确认来电者描述的伤情是否需要紧急医疗干预,并将高优先级的电话自动分流至人工接线员处理。这种智能化的分流机制能够有效减少人工接线员的负担,避免因线路繁忙导致的接通延误问题。此外,人工接线员的工作时间和效率受到生理和心理状态的影响,而AI系统则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高效运转。这一特性使得AI在应对紧急情况时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深夜或重大突发事件导致求助电话量激增的情况下,AI能够为人工接线员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确保救援系统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
AI在应急电话系统中也可能面临各种局限性和潜在问题
比如,AI目前在情感识别和人性化沟通方面仍存在明显不足,难以完全替代人工接线员的作用。此外,AI在应对方言、口音或语速过快的表达时,也可能出现识别错误,从而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而AI完成初步筛选和信息记录后,仍需要人工接线员对信息进行核实和处理,以确保每一个细节的准确性。因此,在一些需要灵活应变的情况下,人工接线员的经验和判断力仍然是不可替代的。



总之,要真正实现紧急救助热线高效接通,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视和投入,更需要技术手段的赋能和管理机制的优化。从增加人力物力到引入AI技术辅助,从加强系统维护到提升接线员能力,每一个环节的改进都至关重要。唯有如此,才能让“生命热线”真正成为守护公众生命安全的坚实屏障,让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都能及时获得救助。生命不可等待,愿每一通求助电话都能被温暖接听,每一个生命都能被全力守护。


作者:武汉人民在线主任舆情分析师 刘衍


编辑:李娅琦 | 责编:朱明刚

你的每个赞和在看,我都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