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全球宏观与市场
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系列公号,定位于跟踪把握全球和中国宏观金融基本面重点和趋势,解析市场热点,求解政策应对方案。第一财经研究院/智库是第一财经旗下的非盈利独立智库研究机构,其宗旨为致力改善经济政策。第一财经是中国领先的财经媒体集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春城晚报  ·  恭喜!他们官宣结婚! ·  昨天  
918云南交通台  ·  武傲凝,喜提一辆“警车”! ·  昨天  
918云南交通台  ·  最新!李姓男演员已被刑拘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全球宏观与市场

周小川G20会议谈中国经济:去杠杆获初步效果,全年有望保持6.9%增速

全球宏观与市场  · 公众号  ·  · 2017-10-16 18:11

正文

作者:周艾琳/《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导语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日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他表示, 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 去杠杆取得初步效果,但 未来仍需要继续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等风险。



华盛顿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10月12至1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出席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此次会议是德国担任G20主席国期间的最后一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

周小川表示, 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 上半年GDP增速达6.9%,下半年有望继续保持。同时他也表示,去杠杆取得初步效果,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积极进展。周小川也提及, 未来仍需要继续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等风险。

中国经济稳中向好


央行表示, 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增长框架、国际金融架构、金融部门发展和监管、加强与非洲合作、国际税收合作等议题。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同步复苏,中国也成了驱动亚洲复苏的龙头。关于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周小川给出了积极的评价。他表示,多项指标显示近期中国经济增长稳中向好,下半年GDP有望继续保持近6.9%的增速。

此次会议其实也正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秋季年会期间,IMF分别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增速预测0.1个百分点至6.8%和6.5%。

IMF表示,2017年的增速预测上调反映了中国增速强于预期,主要受益于供给侧改革和此前的政策支持;2018年的增速预测上调则是因为IMF认中国当局会维持较为扶持性的政策(尤其是较高的公共投资),实现2020年较2010年实际GDP翻番的目标。

IMF也提及,中国此前面临的资本外流风险已经缓解。数据显示,人民币汇率单边升值趋势在2017年5月9日至9月8日间尤为明显,仅4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4%。不过,进入四季度,人民币对美元进入区间波动模式。

同时,周小川也表示,中国进出口快速增长,经常账户盈余将继续收窄,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物价水平保持稳定。

最新数据显示,9月以美元计价出口同比增长8.1%,进口增长18.7%,增速都有上升,贸易差额284.67亿美元,比上个月明显收窄。以人民币计价出口增长9%,进口增长19.5%。外需向好带动出口增长;9月出口增长8.1%,比8月上升2.5个百分点;1-9月份出口增长7.5%。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三季度以来美国主要经济指标表现较好,欧洲经济正在复苏,巴西和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也摆脱经济萧条,外需带动了中国出口增长。对美国和欧洲的出口增速重回两位数,对新兴经济体保持较快增长势头,中国出口贸易结构逐渐改善。

持续推进去杠杆


对于众多外资机构而言,它们对于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中国去杠杆进程多数持积极态度。

周小川此次表示, 中国去杠杆取得初步效果,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中国经济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中国将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并不断综合施策,补短板、去杠杆、警惕并防控影子银行、房地产市场泡沫等风险。

IMF在4月发布的《金融稳定报告》中提及,中国的银行资产总额已经是GDP规模的3倍,信贷扩张速度仍然较快,其中扩张最快的是城商行、股份制银行以及其他地方性小银行。同时,其他非银机构也加速扩张,同时通过短期批发性融资来增加杠杆,提升了对手方风险,资产和负债端存在期限错配问题。 IMF建议,中国必须要在保持高增速和去杠杆这两个任务中做出权衡。 不过,IMF金融顾问兼货币和资本市场部主任托拜厄斯·阿德里安(Tobias Adrian)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中国信贷总量在过去十年翻番,但中国监管层已经注意到了信贷高速增长的风险,并积极采取措施(监管和货币政策方面)来抑制信贷过快增长,这有助于金融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央行10月14日上午公布了9月份信贷及社融情况。9月份的M2数据同比增长9.2%,M2已经连续几个月低于10%。

今年8月,央行发布的《2017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称《报告》)就提及,当前M2增速比过去低一些,需要全面客观认识——即M2低增速或将成为未来的常态,且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获得的支持减弱。

央行分析称,一是过去M2增速高于名义GDP增速较多与住房等货币化密切相关,而目前住房商品化率已经很高,货币需求增长相应降低;二是近些年M2增长较快还与金融深化有关,主要体现为同业、理财等业务发展较快,但金融深化进程并非是线性的,为了兴利除弊也会有一定起伏,近期M2增速有所降低正是加强金融监管、缩短资金链条、减少多层嵌套的合理反映。预计随着去杠杆的深化和金融进一步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比过去低一些的M2增速可能成为新的常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