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原因是什么呢?据我观察,一方面,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规矩,父母以身作则,要求孩子遵守的规则自己首先做到,言传身教,给孩子树立一个很好的榜样。父母做对了,孩子一般错不了。
我的美国朋友Deepa家的墙上,贴着几行大字:Be kind to each other(善待彼此); Be respectful to each other(尊重彼此)。平时,她和两个孩子说话总是柔声细语,从不大声呵斥或者用命令的语气。如果姐姐对弟弟不耐烦,大声嚷嚷,或者儿子口出不恭,她就指着墙上的字,看着他们。他们立刻说,sorry, mom。
一个朋友11岁的女儿,今年夏天去北京参加夏令营,与当地学校的孩子开展一些活动。当她听到国内一个孩子对另一个孩子说:你太难看了,我不想和你一起玩,惊呆了——因为在美国,这就属于bully(霸凌)和歧视了。朋友说,在美国长大的孩子,普遍懂得尊重别人,轻易不说伤害别人的话。因为这些品格上的内容,是父母言传身教和学校学习很重要的一部分。
美国家庭为孩子提供了一个 很好的道德基点,同时,美国主流文化对儿童言行规范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无论在学校还是在社区,提倡的主流价值观都是爱、尊重、平等、诚实、坚毅等。在这种大环境的熏陶下,“熊孩子”自然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