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关于立春这一节气的相关知识,包括立春的由来、时间以及习俗文化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季的开始。
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复苏,人们期待新一年的到来。
关键观点2: 今年的立春在五九的最后一天,同时出现了农历乙巳蛇年的“两头春”现象。
即农历闰年的特殊天文现象,年初和年尾都有立春节气。
关键观点3: 立春当天有丰富多彩的习俗文化。
比如“打春牛”,“咬春”等,寄托了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
关键观点4: 春节期间,成都街头巷尾充满节日的喜庆与春天的生机。
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如乐熊猫、玩冰雪、赏花灯等,让人们体验过年的多种方式。
正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2月3日
春节假期期间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的第一个节气
立,始建也。立春,春气始而建立也,此时节,大地逐渐苏醒,万物开始复苏。立春这天,被人们称为“春打五九尾”“春打六九头”,是因为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有“数九”习俗,即从冬至起,每九天算一“九”,从“一九”数到“九九”,就从冬天来到了春天。而立春,要么在五九最后一天,要么在六九第一天。今年的立春,就在五九的最后一天。
农历乙巳蛇年还出现了“两头春”的现象,包含了两个立春节气,即乙巳年的正月初六立春(2025年2月3日)和同年腊月十七立春(2026年2月4日)。据专家解释,“两头春”是中国农历历法中闰年时出现的现象。农历闰年是384天或385天,多于公历一年的天数,就可能会出现农历闰年一年中有25个节气,年初一个立春节气,年尾一个立春节气。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立春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节气,它标志着四季轮回新的开始,也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期盼和希望。在立春这天,民间还有丰富的习俗文化。据巴蜀文化学者袁庭栋介绍,在过去,每年立春前一日,成都全城出动,锣鼓喧天。前面四个人抬着一头泥塑或者纸糊的“牛”,官员手拿鞭子击打,叫“打春牛”,意味着春耕的开始。
除了“打春”,还少不了“咬春”。尝一口春天的味道,这个春天才不算白过。在成都,“咬春”必须少不了春卷。将面团烙成春卷皮,凉拌好各种时令蔬菜,卷裹起来,拌上蘸料,一口下去,回味无穷。
活力成都年,万千气象新。春节期间,成都街头巷尾处处充满节日的喜庆与春天的盎然生机。乐熊猫、玩冰雪、赏花灯等10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让人们可以体验过年的N种方式,收获一个与众不同的春节假期。
万物共生长
不负好春光
在这个春暖花开的时节里
让我们漫步在成都街头
感受浓浓的年味与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