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谭校长
1、
最近花了点时间研究了阿根廷危机的底层逻辑(详见:
天堂到地狱只需走错三步:阿根廷的哭泣告诉我们|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57
)。我忽然发现了其实阿根廷危机带给我们的教训是普适性的,可以用到很多方面,包括对香港事件的理解。
在分析阿根廷危机的本质原因的时候,我用了一个观测模型,这个模型有三个要素,分别是:
个人财产安全度,政权更迭平稳度,以及国家负债度。
这三个维度都非常重要,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了阿根廷为什么在一百年的时间从天堂跌落到地狱。
但是如果你更进一步来思考这个问题,你会发现三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用两个字来表达这个最基本的底层逻辑,那就是——法治。
当一个国家或者地区有真正的法治,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宪法,有独立的司法机构,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个人财产的安全度就一定会比较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有真正的法治,它的最高层权利的更迭,按照规则进行,就不会像阿根廷那样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军事政变。当一个国家或地区有真正的法治,它的政府是严守规则和纪律的,那么国家负债度就不可能像滚雪球一样,大到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
所以三个看起来独立的原因,如果背后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法治。
我们不去讨论阿根廷能不能在过去百年的时间里变得多么富强,我们仅仅考虑它如何不变成一个烂摊子,如何不变成让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其实只要做好一件事情,做到真正的法治,它就不会变得这么糟糕。
然而,遗憾的是,显然阿根廷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好。它是拉美国家中发生军事政变和军事斗争最多的国家之一,它的政权更迭根本不按照宪法的框架去走,它的最高法院连基本的司法独立都没有做到。等等等等。诸如此类的重大bug,导致了这个国家的衰落。
2、
法治的概念并不仅仅适用于政治领域,在投资领域同样重要。
熟悉我专栏的朋友,可能记得我经常讲一句话,“人为市场立法”。
这个背后的底层逻辑其实是,因为市场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所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内在的确定性,唯有内在的确定性才能去迎接和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详见:
如何应对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混沌,错过,童话与立法四象限|谭校长一千零一夜NO.53
)
这个建立内在确定性的过程,就是人为市场立法的过程。
当然换个角度你也可以说,是人为自己立法的过程。
很多人会说,这不就是捆住自己的手脚吗?这不是限制自己的自由吗?这个跟我们追求自由的终极目标不是相悖的吗?
其实不然。
很多人以为完全的自由就是最好的,但其实很多人并没有理解自由的真意。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完全的自由是不堪重负的。
完全的自由会带来两个问题,一个叫做选择困难症,另一个叫做决策疲劳症,这两个东西会压垮大部分的人。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自由不好,而是说你为了真正的享受自由,其实你要做到的前提是自律。你要给自己定一个框架,这个框架就是你为自己立法的过程。
对于投资来说,这个框架就是你的投资框架,是你的交易系统。
对于个人成长来说,这个硬约束的框架就是你的自律系统。
对于一个家族来说,这个框架就是你家族的家规,就是你家族的信仰系统。
我曾看到过一个报告,研究人员研究了全球范围内那些能够屹立数百年而不倒的家族,最后发现,这些家族最大的共同点是有信仰。
这里的信仰,其实某种程度上就是对家族的立法和约束。
大到国家,地区,小到家族,事业。人事如流水般更迭,
一个组织要想在历史长河中占据一段时长,总要有一个硬东西作为骨架,抵抗住流水的冲刷,构建起生生不息的空间。
3、
再来看最近的香港。
最近香港发生的一些事情,这里就不再详述了。前两天香港市民李嘉诚先生,在报纸上刊登了两副广告,一副广告说,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另一幅广告说,黄台之瓜,何堪再摘。
关于这两句话的意思,坊间也引起了很多的讨论。
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看这两句话。
最好的因可成最坏的果。一般我们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那么什么情况下好因会结出坏果呢?
在一种情况下,好因可能结出坏果,那就是在非线性系统当中。
当因果之间的关系是线性的,那么好因一定会结出好的果实,但是如果因果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好因就不一定会结出哪种果实。
用一句流行的混沌系统的话来说,就是这边的蝴蝶扇了一下翅膀,你不能确定大洋彼岸会发生什么。
如果要想加强因与果之间的确定性,那么就需要用某种东西去约束系统的非线性,去让好因尽量能结出好果。
我们知道,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典型的非线性系统。而这个对系统的非线性的约束,还是那两个字——法治。
让我们想象一下法治就好比火车行进的轨道,当这个轨道是坚固的,是大家有一致预期的,我们对火车施加一个力,大概率就能预测这个火车会沿着轨道往前走。
但是如果这个轨道是脆弱的,随时可能坍塌的,当我们施加一个力之后,我们并不确定火车一定会向前走,也许它在中途就掉下去了,也许中途就拐弯了,也许中途就脱轨而出了。
所以,如果要确保好因能尽量结出好果,唯一的办法依然是法治。
至于另外一个典故,黄台之瓜,何堪再摘,历史上的故事是这样的:
此语出自唐章怀太子李贤的名作《黄台瓜辞》。
全文为: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少,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
李贤是武则天的二儿子,曾在兄长李忠、李弘相继被废后担任太子,但被武后废为庶人,最终被逼自杀。
该诗以瓜与采瓜人比喻子与亲,以摘瓜喻骨肉相残,感叹母子亲情在权力斗争下的变质,用黄台之瓜比喻唐代宗室不堪一再损伤。
我们看到这个历史故事里面,典型的充满了对法治的僭越和违背。
香港最近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是绝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看到的。但是解决这些问题最终的,或者说最优的方法,依然是要回到最底层,回到法治这两个字、
我们也看到当前香港政府的作为。在机场闹事之后,香港政府没有动用行政手段,而是由最高法院颁布了一个临时禁令,如果继续在机场区域集会就可以被判为藐视法庭罪,最高可判两年。
当法院的这个禁令颁布之后,机场局势就迅速得到了平息。这正是在法治轨道下,进行了适当举措。
香港之所以在过去多年能在国际上取得这样的成就和地位,法治正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丢掉这一点,香港就真的不再是香港了。
谭校长一千零一夜:星空下的投资进化论
谭校长的朋友经常评价说,在中国如果有人能把投资,跨学科思维模型以及写作三件事情很好地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是最佳人选之一。
这个评价让他有点洋洋自得,但也心生惶恐。他时常觉得,自己写作的速度跟不上思维的速度。于是终于某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要跟自己死磕:从2019年5月27日开始,往后十年,每个工作日至少写一千零一个字,节假日随意。
于是就有了“谭校长一千零一夜“这个栏目。
今天是2019年8月17日,星期六,你看到的是这个栏目的第
59
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