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种工作,不需要文化和教育背景,就可以赚到很多钱。
鱼叔告诉你答案:有。
在中国,你
只要
有一张白人脸就行了。
看过这部片,你就会发现,
中国简直是白种人的天堂
。
梦想帝国
Dream Empire
这部由
一个美国人在中国
拍的纪录片,获得了今年
塞萨洛尼基纪录片电影节
的
最高奖。
导演
大卫·博伦斯坦
,
是个美国人。
他在
纽约
大学
获得了人类学博士学位。
靠着
中美富布赖特奖学金
,来到四川
成都
,
研究城市化和房地产投机的课题。
2012年的一天,街头闲逛的他,被一个中国人挖掘。
从此开始了2年的
「
白猴子
」
生涯。
所谓
「
白猴子
」
,就是凭借一张白人脸,「伪装」成各种职业,参与不同场合的表演;
然后获得高昂的酬劳。
真·靠脸吃饭。
比如一个楼盘开张,就被介绍成
楼盘的建筑师,向买房的人进行推荐;
不同场合,被
「伪装」成不同身份
。
在酒吧,就是从国外请来的著名DJ。
在开业现场,就是著名的黑管演奏者。
在化妆品发布会上,又摇身一变,成了研发产品的教授。
同一个老外,被赋予了不同的身份。
像这样的老外,最有名的估计就是
金坷垃
的代言人
,来自美国圣地亚哥公司的研究专家,
威廉伯爵
。
这位
威廉伯爵
在中国数百个产品宣传上,都出现过。
出于对
「
白猴子
」
这一现象的好奇,大卫把它记录了下来。
后来一个丹麦制片人看到了他拍摄的素材,建议他做成纪录片。
于是。
就有了这部《梦想帝国》
。
它还有一个片名,更加贴切,叫
《在中国租一个外国人》
。
这部聚焦白猴子的纪录片,主角其实是一个中国女孩,
雅娜
。
她是一个
经纪人
。
这些
「
白猴子
」
,就是她手下的商品。
跟挖掘明星的
星探
一样,
她在酒吧里、大街上,发掘这些外国人。
然后按照身材条件、年龄、外貌归类。
再找一个工作室,
拍些照片,
把这些普通的外国人,包装成
职业的演艺人
。
当客户找上门来,向她租借外国人,合作就达成了。
在她的客户中,房地产公司最多
。
一些在偏远地区开发的房地产,
开盘时请上一些外国人,打出
国际化
的名号。
就能卖出一个不错的价格。
本来不值钱的楼盘,挂上噱头之后,也变得
高端大气上档次
。
有时房地产公司请这些外国人充当他们的
建筑师
。
然后宣传为北美建筑风格,产品形象就上去了。
为了让客户更加直观地感受
「
白猴子
」
物超所值,
雅娜
会拿出一张照片进行对比。
比如下图中,遮住了白人这张脸,调酒师的照片瞬间就失去了逼格。
雅娜向客户推荐这些外国人时,
也分等级
。
如果客户预算不够,她会
建议用黑人
。
因为黑人性格开放又便宜,价格只有白人的几分之一。
不过,
很少会用印度人
。
虽然他们的价格和黑人差不多,但
不够国际化
。
相比之下,追求“国际范儿”的客户,更喜欢白猴子。
在表演环节,白人更容易
吸引全场的目光。
场下中国女孩子们的眼睛,迟迟不能从这些美好肉体上移开。
尽管
白猴子的身份是假的,
但雅娜觉得:
形象就是真相
。
人们愿意为这些形象买单。
其实不然。
大多假借白猴子提高知名度的楼盘,都成了名副其实的
鬼城
。
所谓的高端大气上档次,都变成了泡沫。
只有开发商还在用国际化
麻痹自己
。
早在2年前,这部纪录片的导演
大卫
,就选择退出白猴子这个圈子。
他遇到最夸张的一次,有个房地产客户让他
冒充美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
,并在开业典礼的时候表示:
“奥巴马总统很支持这个项目”
。
不过这一笔最终没做成。
在这些白人看来,所有的包装,所有的表演,都是假的。
白猴子这个称呼,也是他们自己叫出来的。
象征着,他们是
动物园里的猴子
。而客户买单叫他们表演,无非就是耍猴给人看。
本片在国外首映时,离美国大选结束不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