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什么临界点,危机才会变成一个危险?
比如明明可以沟通的,为什么突然之间它就崩堤,不再是沟通,变成一个精神的,一个暴力的事件。
觉得别人对自己,是跟自己预期别人怎么对自己应该是一致的。
活得不自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我们不知道自己到底在时间的哪里,尤其现在
。
大家都要争取话语权,当你要说了算,所以变成每个人都在帮自己的现在盖章,好像这一刻就是历史,这一刻就是极致种种这种东西,它其实也扼杀了很多自在空间,因为
自在的空间就是不要评判
。
现在人很辛苦,就是别人很快就可以给你下判词,就好像《红楼梦》里那些人人都是曹雪芹,可以写那些判词。
普通人都是可以创造的。
现在,生活当中已经有太多限制我们去天马行空的一些标签,最简单有些人看一两秒就会说假文青,或者说矫情,脑袋里面如果这些东西越多的话,其实是害怕越多的,自己会用人家用的标签来限制自己去探索,或者去尝试。
人最终追求的是心灵上的自由。
我大概能够理解它有多重要,可现在这个阶段还是觉得很多事情是绑手绑脚的。
排一出戏不是为所欲为。
时间,人际关系,才华,条件各种方面,一直都是在协调,但是我觉得也是因为有这些协调,才能够感受到好像又多了个经历,这些经历会把自己能力所限的弱点,希望可以强化一点,经验让自己学多一点东西,
这个学习过程不是一个直接跳到自由的一个步骤,它只是让你知道原来自由是这个样子,那个样子。
我现在就不做我现在做的事情退休了,然后我就全世界去看我想看的东西,或许我想去做什么就做什么,这属于想象。
写实对我来说,放在舞台上面是个很大很大的障碍。
它会令时间变得停滞,或者会令时间没有想象空间
。舞台上用一句台词可以有办法让观众看到这个人的一生,我追求的就是如何令一个剧本可以有更多的前世今生,前因后果,让观众看的时候忽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而不是这个现实世界。
为什么选择四大名著?
或者选择古典来进行一个舞台剧的改编?
刚开始时候,纯然只是因为哈利波特。
2005
年因为我看到,为什么他们有指环王,哈利波特,它们都是续集,连续性系列性的,我想我们有没有这些东西,第一个直接想到就是四大名著。
之前完全没想过要现代化到这个程度,只是必须有另一个角度来帮助我塑造,为这次的创作找个轮廓。
WHAT IS
(什么是)成为从所谓古典走到现代的一个桥梁。
比如
《西游记》
是
幻觉
,对我来讲,整个西游记要讲的就是极乐世界,其实对有些人来讲,当然就是完全没有真实,可是对于唐僧来讲,那个就是最真实的地方,可是这个真从哪里来,所以那个幻觉是现在的人从生活里面最重要的一个释放的一个途径;
《三国》是
成功
,
因为三国对我来讲最好玩的地方就是,所有我们现在记得的人都是失败者,曹操,这么风光都有未竟之业,最后成功的那个人其实是什么都没做的,只是够长命而已,他等到了,对抗得了时间就已经成功了。
《红楼梦》里面有个风月宝鉴,所以是
WHAT IS SEX
(什么是性);
《聊斋》是
WHY WE CHAT
?(
我们为什么用微信?)
我们现在确实活得太现代了,有句文案叫“鬼才跟你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