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如果只能给你学英文下唯一一条禁令,我会选:
禁止用英汉词典、禁止看中文释义
。
1.
葛传椝老先生曾多次指出:不要看中文释义。原因有二:
其一,很多表达,英文释义远比中文释义来得清楚明白。
其二,有的中文释义,会引导读者对应字面,甚至会误导读者。非是编者不懂英文,而是在短短的中文释义,要兼顾精简、准确、好懂、易记,实在太过困难。
同样,翻译大家思果先生曾写道:
英汉词典不论编得多好,先天就有缺陷。
比如,太旧,英汉词典需等原版英英词典更新后再行编译,比起流行用的字,总比较落后;再如,中文解释,无论多么精确,也不能供翻译之用。因为从编字典的人的立场来说,他只能帮读者明白一个字的意思,个字在几种甚至几十种不同的上下文组合中该译成什么,他可没法照顾。
思果先生直截了当给了一句:
一切死硬、不通、不完美、难解、难读、可怕的译文,皆由用英汉词典而来。
2.
如果你觉得「不能供翻译之用」同你并无关系,因为你并不翻译,纯粹只说英文,那就错了:
只要你说英文时,脑子里还要过一遍中文的桥,「不能供翻译之用」,就是「不能供你之用」。
不信来看:
reply,看中文释义,是「回复」,那自然而然「回信」你便说成了:
reply a letter
于是就错了。因为 reply 是 to say, write, or do something as an answer,不能直接接「人」作宾语,「回信」应为 reply to a letter。
类似,shore up,你看到的中文释义是「支撑,支持,加强」,好词,于是你信心满满地写下:
to shore up our friendship
再错。为什么?英文释义给你答案:
shore up: to support something
that is weak or likely to fail
这些隐藏含义是中文解释无法给你的,于是一个个词,便成了你可能掉的一个个坑——只因你多看了那中文一眼。
中文给你英文学习带来的负迁移,已经足够多了,实无需再拿英汉词典来雪上添霜。
3.
甚至,看英中词典,
不仅会影响你运用英文,还会污染你的中文
。
比如:hypocritical,词典中文一律给「伪善」,那你看到这句话:
I shall be hypocritical if I consent to this vice.
你就会错说为「伪善」,而想不到「口是心非」;看英文释义,就可免去字梏之累:
hypocritical: behaving in a way that is different from what you claim to believe
因搬照词典中译而污染中文表达,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 simple dress 不是「简单的服装」,而是「便服」;grateful memories 不是「充满感激的记忆」,而是「愉快的往事」。
4.
那,你可能会问:如果我用好词典——那种英文好、中文也好的词典呢?
答:哪怕真有如此好词典,你着眼中文释义那一刻,
也已经失去了学习好英文的机会
。
为什么?
研究表明,大脑是个「认知吝啬鬼」(cognitive miser),在使用认知资源时极为吝啬,喜欢走捷径,其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超越智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