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一点是,很遗憾很多时候我们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是无效或效果不大的。我们花费了很多时间与精力,可是没有一个好的正确的领悟能力与方式方法,只会让我们变成只会考试的机器。而这一点是我们中国学生给外国人留下的根深蒂固的印象,很少有人可以打破。
我也以前深陷在过分关注考分与成绩的错误意识中,但慢慢逐渐通过生活与各种实践活动与工作和留学过程中意识到,这是我们最大的误区,很多情况是因为这种高考主导下的教育体制导致的。
我们忽略了学习本身带来思考的欢乐,有所得有所思有所悟最重要,而问题本身或答案对错其实只是一个载体与形式。
在留学中有一门课老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他在课上不断的要求我们和他互动发言,发表看法与评论,甚至有时候逼迫甚至向我们怒吼当全班同学对他的提问沉默时,结果换来的是我们在这门课上必须做到认真跟着他的节拍走,否则被指到回答答不上来就惨了。
我也倍感压力,但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我发现其实在这课上收获其实是最大的,因为他让你真正意识到当你理解了和悟到了这个道理或知识内容。你一定是会有自己的判断与想法的,即便是错误或浅显的,但你和老师的反馈也是一个重新思考与理解的过程。
你不说出来可能你都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有多深,而且通过进一步的反馈,你们会发现有新的问题存在再做进一步的讨论。所以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而老师也期待你的反馈,你也更有动力。
而这一点的思考与反馈能力在职场上尤为重要。你必须通过询问清楚知道你在做的是什么,以及通过交流与反馈能及时发现问题与提高工作效率。这点是美国职场文化非常看重的。我在多个实习中对这一点感受非常深刻,他不是要你闷头干事情,他需要你及时的沟通与反馈,而好的互动其实也是你甚至加薪很重要的砝码,它也让你的工作变的更有趣且具有人情味…
另一些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学科,如果想拿到A,除了听课,你是必须要好好把书上的内容通读一遍的。而有趣的是,我发现美国的教材原版教材编写的非常有逻辑体系,就像一个树状图,读过之后你既不会觉得枝枝杈杈太多而觉得乱,而是大框架大条理很清楚,这样应对考试才有了把握。
而且国外教育体制很兴用一种网上课后作业,那个系统的题很多像是我们的gmat考试题,分不同的板块,分不同的知识点,你一道这样的题错了他接下来会相对应的出现好几道反复,直到两次或三次的正确率后才算通过了这个知识点。所以你说你想蒙混过去都是不可以的,因为你不把他彻底搞清楚,你只能要做的题越来越多,而且永远就真的做不完了。它逼迫你必须要放下来看书去理解或请教别人,要不你这份作业的due之前就完成不了。
另外很多课的评分体制其实老师也是希望可以注重多元化的形式尽量帮助到学生多拿分,不因为你其中某一项很差而影响比较大,比如有作业占分,有课上讨论占分,有paper占分,有presentation 占分,有小组合作占分。
之前说的那个上课和考试难度很高的课,老师在syllabus 上就有些课堂参与讨论占比很重要。如果你最后在两个成绩等级边缘,决定的因素就是课堂讨论,所以如果你考试真的很差,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会帮助你不少,这其实何尝不是变相鼓励学生发挥所长去学到一些东西。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由于他们十分看重抄袭这种事情,鼓励你一定要有自己的看法与见解。所以对于很多paper,你是需要阅读很多相关的材料勾画出来,甚至做笔记记下来,好好思考我怎么用有什么新的启发才能有见解的写出一篇文章交上去,才能不抄袭其他作者的观点与想法。
我知道比如我舍友学教育的都必须要专门亲自带课一学期,有了实际切身体会才上交作业来总结其中的问题与反思。这是非常有效的,结合实践经验后的领悟的学习成果是最大的。而且老师都是非常认真的一句一字帮助学生批改,给予批注,老师的批语反馈之认真程度我有时真的是惊叹与佩服,甚至比学生写文章都有更花心思去批改。
除此之外,还想说的一点是,学习语言本身其实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内容很充实而且很独特的学习过程,因为这不光是在学习一种语言本身,这交流与运用过程其实是让你更好的去理解这一文化与表达方式。比如在进一步的学习和运用英语过程中,你会发现他们经常运用这一表到方式。
比如最简单的一句:good luck!在不同的场所是有不同的蕴意:面试求职失败,经理说good luck,其实是委婉拒绝你;在你拿到offer时同样会你说good luck,却是有期许与赞赏的意思,鼓励你今后更有好运;在赌场,最多的一句是good luck…
你会发现,他们在运用这一我们可能不常用的表达,其实也传递出来了文化中一种比较轻松幽默不强求的人生态度与心态。
再比如,如果你想和一个外国人聊天,从how’s your day?就是一种特别好的开始方式。我们以前只以为就是句客套,有的人还觉得烦,但其实这是他们真的在表示关心与问候。我记得我有一次面试回来一身正装而且很开心,叫了辆出租车回家,那司机第一句问了我这句我简单回了句:good。但司机貌似很感兴趣,问了我去哪怎么走后,又绕回笑着问我:so how’s your day?其实是等着我自己主动回答我面试工作的经历与感受。
我和他分享了我的经历,他还给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并帮我分析,还很欢快的和我击掌对拳以示庆祝。一路聊的很开心。当然之后他都promise 我明天的同样路程不再计价以更便宜的价格载我过去。这不失为一种互惠互利好的交流方式,你会慢慢习惯并真正喜欢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可以很真诚愿意的对每一个陌生人去说:have a good day。这只是最简单的例子,想表明的是学习一种语言其实是在更好的学习一种思维方式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