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材料学网
材料界最具影响力的资源共享平台!发布基础知识、新闻资讯、科技服务、数值模拟、考研考博、论文写作、招聘信息、先进设备及产业应用等,服务于中国高校、企业及科研院所的发展,以及相应科研成果的推广、转让和咨询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笔吧评测室  ·  曜越推出 Massive EXTREME ... ·  15 小时前  
笔吧评测室  ·  消息称英伟达中低端 RTX 50 ... ·  15 小时前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不必做完美恋人,只需当真实父母 ·  2 天前  
于小戈  ·  调教老公,还得她这样的甜妹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材料学网

人民日报报道!清华大学《Nature》:世界首款!芯片取得突破

材料学网  · 公众号  ·  · 2024-06-13 20:14

正文

近日,清华大学在类脑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 研制出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基于该研究成果的论文《面向开放世界感知、具有互补通路的视觉芯片》(A Vision Chip with Complementary Pathways for Open-world Sensing)作为封面文章,登上5月30日的《自然》杂志。

这是该团队继异构融合类脑计算“天机芯”后第二次登上 《自然》 杂志封面,标志着在类脑计算和类脑感知两个方向上均取得重要突破。

5月30日《自然》杂志封面

这一成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关系?据介绍,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 无人驾驶和具身智能等无人系统在现实社会中不断推广应用,其中,视觉感知作为获取信息的关键途径,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复杂多变且不可预测的环境中,实现高效、精确且鲁棒的视觉感知依然是一个艰巨的挑战。

在开放世界中,智能系统不仅要处理庞大的数据量,还需要应对各种极端事件,如驾驶中的突发危险、隧道口的剧烈光线变化、夜间强闪光干扰等。传统视觉感知芯片由于受到“功耗墙”和“带宽墙”的限制,在应对这些场景时往往面临失真、失效或高延迟的问题,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类脑计算研究团队聚焦类脑视觉感知芯片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类脑视觉感知新范式。该范式借鉴了人类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将开放世界的视觉信息拆解为基于视觉原语的信息表示,并通过有机组合这些原语,模仿人视觉系统的特征,形成两条优势互补、信息完备的视觉感知通路。

基于这一新范式,团队进一步研制出了世界首款类脑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在极低的带宽和功耗代价下,实现了每秒10000帧的高速、10bit的高精度、130dB的高动态范围的视觉信息采集, 不仅突破了传统视觉感知范式的性能瓶颈,而且能够高效应对各种极端场景,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类脑互补视觉感知芯片“天眸芯”

基于“天眸芯”,团队还自主研发了高性能软件和算法,并在开放环境车载平台上进行了性能验证。在多种极端场景下,该系统实现了低延迟、高性能的实时感知推理,展现了其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


自动驾驶感知演示平台

据悉,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施路平教授和赵蓉教授。研究团队表示, “天眸芯”的成功研制为自动驾驶、具身智能等重要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结合团队在类脑计算芯片“天机芯”、类脑软件工具链和类脑机器人等方面已应用落地的技术积累, “天眸芯”的加入将进一步完善类脑智能生态,有力推动人工通用智能的发展。

图为研究团队(张兆基摄)

版权声明
来源 :JAD电介质学术交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