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胡慎之
最完整的心理学常识、最前沿的心理教育、最专业的心理分析。人生不易,与君一同嬉笑怒骂、品味人生,人称“意义哥”;一针见血,洞悉关系心理,人称心理圈的“犀利哥”。经典曲目《一派胡言》《胡说爸道》《世道胡说》,客体关系心理学家,向日葵心理创办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武志红  ·  被拥抱的时候,身体会发生什么反应? ·  2 天前  
壹心理  ·  社交中最受欢迎的人格类型Top1 ·  2 天前  
壹心理  ·  开启心理学副业1年,根本没时间焦虑 ·  3 天前  
武志红  ·  如何避免内耗式社交?测测你的心理指数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胡慎之

你头也不回地离开,我的心在滴血

胡慎之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17-04-11 15:34

正文

 # 欢迎关注并置顶我 #

文 | 胡慎之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歌词是: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

 

问自己,是否应该安静走开?

 

好像确实有一种淡淡的失落和悲伤的味道

 

 

1

 

前两天,有位妈妈问了我一个问题,想跟大家分享下。

 

妈妈跟女儿的关系特别好,女儿也在妈妈非常好的陪伴下长到了1岁半。但是,近期妈妈发现了一个问题:有时有事情需要出去的时候,女儿死死地抱住她的腿不让她走,而且哭的很伤心。

 

偶尔,她会安抚女儿,“妈妈几点钟就回来了,你跟谁谁谁或玩具玩。”


但似乎没什么效果,女儿还是拼命地抱住她的腿,哭的很伤心。

 

对此,她不知道怎么办?所以,偶尔趁女儿睡着之后悄悄跑掉。

 

回来后,她发现女儿跟平常有些不太一样,要么看到妈妈哭得很伤心,要么态度冷冷的。

 

作为妈妈,很难理解女儿心里的感受。

 

一个爱自己女儿的妈妈可能会因为女儿的悲伤哭泣做出妥协或忍让。当然,也可能狠狠心,头也不回地走掉。

 

其实,对于一岁半的女儿来说,跟妈妈的分离,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更需要妈妈有智慧地去处理。

 

有孩子的妈妈肯定有过这种强烈的体验,在孩子一岁半左右,对妈妈的依赖好像又忽然回到了小时候。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

第二个依赖期

正在发生。



2

 

孩子从六个月左右开始,会把妈妈分成“好妈妈”和“坏妈妈”。

 

满足我需求的是好妈妈,

没有满足我需求的是坏妈妈。

 

当孩子把妈妈看成坏妈妈时,内心是非常害怕和有些恨意的。


但当他把妈妈看成好妈妈时,心里又是特别温暖,特别满足的。

 

六个月到一岁以内,孩子一直在整合好妈妈和坏妈妈的形象。


等孩子内心整合的差不多,他就接受了这一点——我跟妈妈是不同的两个人。(注:孩子刚出生时,认为跟妈妈是一体的,即妈妈是我,我是妈妈。)

 

所以,到一岁半时,孩子内心的分离就已经完成了,他承认了妈妈并不全部属于自己,她是另外一个人。


孩子意识到这点后,内心会产生特别强烈的害怕和不安。他需要更强烈的依赖,希望从妈妈跟自己的互动中,再次重新恢复到原先一体的感觉。


可这是不合理的,所以,妈妈需要给到孩子“恰到好处的挫折”。

 

 

3

 

在孩子产生了我跟妈妈是两个人的想法时,“我”的概念就开始形成了。

 

一岁半的孩子还有一个经典的现象:

 

这个时期的孩子,有的已经会走了,有的甚至会跑了。

 

对于周遭感兴趣的事物或想探索的东西,孩子可以依靠自己去触碰,不需要借助妈妈的力量。但孩子内心又会产生冲突:往外界扩展的愿望和跟妈妈之间的依赖。

 

换言之,一岁半的孩子已经能够自给自足了,同时,他又非常害怕跟妈妈分开。

 

曾经有位妈妈跟我说,“我孩子一岁半的时候,他一会儿单独走路,一会儿又要我抱,抱了一会儿又要自己走,往前走了几步又要跑回来看看我,要我抱......”这是孩子典型的内心冲突的表现。

 

在这种情况下,妈妈给孩子建立客体恒定非常非常重要。而且,给孩子建立客体恒定是妈妈必须要做的。

 

否则,就像有些成年人,他们是没办法自己一个人呆着的。身边有人陪伴,他们就觉得不错。一旦身边的人走开,他们就惴惴不安,感到惶恐,要立刻跟家人朋友打电话之类的。

 

原因就在于,在他们一岁半的时候,没有完成客体恒定的过程。

 

 

4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

 

孩子一两岁或更小的时候,有一个活动非常喜欢:妈妈把两只手遮在眼前,然后把手移开,孩子看到妈妈出现后特别开心。反复几次,孩子被逗得哈哈大笑。

 


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客体恒定的概念。


妈妈两只手合上后,孩子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他看不见妈妈,有一些惊恐,以为妈妈消失了。等妈妈把手移开后,他看到了妈妈的脸,妈妈就存在了,然后满足地哈哈大笑。

 

慢慢地,孩子再长大了一些,才会有“没有看到妈妈的脸,妈妈也一直在”的概念。

 

但尽管如此,孩子还不具备一种能力:妈妈不在身边,其实也在。妈妈没有回应,还是在。


这句话简单点解释就是,没有完成客体恒定过程的孩子,他会以为妈妈离开就是不要我了,我要被抛弃了。

 

所以,一个足够好的妈妈,要给孩子一个客体恒定的概念。

 

完成了客体恒定概念的孩子,就会开始玩一个游戏:躲猫猫。

 

因为这时候的孩子已经开始能够承受妈妈不在身边了,也把这当成了一个游戏。

 

 

5

 

关于分离,我想起了我小时候创伤性体验的故事。

 

很多人说,孩子三岁之前是没有记忆的,即使有,记忆也是模糊的。

 

但我却非常清楚的记得,三岁左右,妈妈把我放到外婆家,跟我说,等我醒来,就可以吃西瓜。可是,等我醒来,妈妈不见了。我穿着妈妈的拖鞋,在门口拼命地哭。

 

据外婆跟我说,我哭了整整三天,除了睡觉。

 

吃东西的时候也在抽泣。

 

为什么妈妈不见了,我会哭的那么伤心?

 

因为那时候的我还没有形成客体恒定的概念,不知道妈妈去哪儿了,以为妈妈不见了,就是不要我了,我被抛弃了,我害怕被抛弃,所以,伤心地哭了。

 

有时候,对妈妈来说是短暂的分离,对孩子来说都是很久很久的分离。

 

重点来了,如何处理好文章开头妈妈跟女儿的分离呢?


第一:妈妈要离开的时候,女儿哭了,妈妈要蹲下来抱着她,安抚她的情绪。在安抚的过程中,告诉她,妈妈什么时候会回来。

 

通常,妈妈离开的时候会说:“妈妈有事情需要出去,你跟奶奶玩,妈妈多少点就回来了。”

 

这种表述有几点需要澄清:

 

1. 妈妈说有事情出去,孩子听不懂。

2. 妈妈说,几点钟回来,孩子也不清楚。比如,你跟孩子说,妈妈七点回来,孩子根本就不知道7点是什么时候。

 

因此,我们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去表达,比如:等你吃饭饭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等你洗澡澡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等天黑你开灯的时候,妈妈就回来了。这些时间点是孩子非常清晰的。

 

告诉孩子妈妈回来的期限,让孩子最起码有一个盼头。

 

要不然,孩子会觉得,妈妈要一万年之后才会回来。

 

第二:有分离的仪式和再次见面的仪式。

 

分离的时候,妈妈安抚孩子,抱着孩子,亲亲额头,告诉孩子什么时候会回来,孩子依旧哭,妈妈也要毅然决然地完成跟孩子分离的过程。

 

正如温尼科特所说,“恰到好处的挫折使人成长”。

 

另外,妈妈离开的时候,孩子身边最好有一个陪伴者。

 

当然,没有一个妈妈可以狠心到把自己一岁半的孩子单独关在家里,哪怕是短暂的三五分钟。

 

再次相遇的仪式比较简单:

 

妈妈回来时的情绪会第一时间影响孩子。

 

因此,妈妈回来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张开双臂,抱抱孩子。



有些孩子还会对妈妈有些责怪或小情绪。没关系,妈妈仍然要主动地拥抱孩子,亲近孩子,这是一个很好的仪式感。

 

这种固定的感觉,带给孩子稳定感。即使妈妈离开了,妈妈也是稳定的,因为孩子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妈妈对待孩子的方式,如拥抱,亲吻,都会内化到孩子的内心,变成孩子以后对待自己的方式。

 

这是妈妈对待孩子爱的方式。

 

 

6

 

没有仪式感的分离,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会延续到成年期。

 

比如,建立关系的时候,感到不安全。没办法跟别人分离。

 

我去火车站送人的时候,不会情绪表达,很多时候我会避免分离的情景。如果实在要分离,我也总不打任何招呼地安静走开,头也不回。

 

这是一种自我保护,避免被抛弃,在别人抛弃我之前先抛弃别人。这样,我更有掌控感。

 

是的,幼年时不合适的分离方式,给到带来了创伤体验,导致我在人际关系中,很多人都觉得我特别冷漠。

 

跟孩子分离是一个过程,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在每个关键点,慢慢地,慢慢地,妈妈跟孩子完成分离。


而不是把孩子扔在一边,头也不回地离开,那对孩子来说,真的太糟糕了。


 老胡推荐 

妈妈,

离开的时候请温柔一点


(你也不知道,分享会照亮谁的梦 | 感谢点赞)


推荐阅读

熊孩子是怎样炼成的?

☟ 戳阅读原文,购买胡慎之精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