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秋叶大叔
我是不是你最爱的那个叔,有什么不一样?来吧,互相伤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曹将  ·  春节学习笔记 ·  2 天前  
秋叶PPT  ·  春节AI写真摆摊3小时怒赚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秋叶大叔

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啥取得的成绩却和牛人差距那么大?

秋叶大叔  · 公众号  · PPT  · 2021-05-12 09:39

正文

作者:新庆
编辑:汤圆
审核指导:秋叶大叔

前天参加勾俊伟老师的私房课时,我听到有个小伙伴说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了,为啥取得的成绩却和牛人差距那么大。

这也是很多普通人都很困惑的一个问题。

刚好秋叶大叔也来听这个课,他现场拆解了自己的部分做事底层逻辑。

在我看来,秋叶大叔讲的这4点做事的底层逻辑,刚好就可以解决大家这个困惑。


01



养成好习惯:只要做内容,必搭框架

 
你写文章、写PPT、写工作报告时,是怎么做的呢?

很多人的习惯做法,就是没搭建框架就开始写了。

这样写很容易引发的结果是:写着写着思维就发散掉了,最后写成了流水账。

那正确的做法是怎样的呢?就是秋叶大叔说的“只要做内容,必搭框架”,这是牛人和素人做内容时的一个重要差别。

那牛人是怎么搭建框架的呢?

秋叶大叔在他写的《写作7堂课》里,提到了以下3个方法:


(1)从空间维度来搭框架
 
举个例子,很多公司内部做活动复盘时的做法是:一群人逐个把业绩目标、完成情况、存在问题、改进建议都说一遍。

如果来开会的人有二三十人,信息量那么大,听的人内心一定是崩溃的。

秋叶大叔意识到这样做复盘效率太低了,他于是跟团队的小伙伴说要按空间划分。

什么是按空间划分呢?

如下图所示,秋叶团队的复盘是以部门来做划分的。每个部门把自己存在的问题写上去,将来对照这张复盘表,就可以明确知道谁的问题谁负责,这就是按空间划分。


 
(2)从时间维度来搭框架
 
还是以上面活动促销的复盘为例,除了以空间维度来搭框架,你还可以从时间维度来搭框架。

如下图所示,秋叶团队根据时间轴,把促销分成了:策划、筹备、预热、活动和收尾5个时间段。


小伙伴根据这条时间线,把每个阶段的工作写上去。写完后,大家就很能清晰看到每个阶段哪些工作是重点,哪些工作需要额外关注。

活动结束后复盘,根据这条时间线,你很快就能发现在哪个阶段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由此可见,从时间维度来搭框架,真是梳清思路的一大利器。
 
(3)“时间+空间”组合起来搭框架
 
除了以时间、空间为维度来搭框架,你还可以把它们组合起来搭框架。

像秋叶大叔团队,他们最终形成的复盘框架,如下图所示,就是一个“时间+空间”的框架。


搭建好这个框架后,每个部门再把自己在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写上去。

这就相当于可以形成一张检查清单。

等到活动结束后复盘,对照这张检查清单,你就能很快发现哪个部门在哪个时间段的工作出了问题。

由此可见,把“时间”和“空间”组合起来搭框架,形成双剑合璧,你的工作效率会超给力。

养成搭框架的好习惯,所有人都会对你刮目相看。

 

02



学习有目标:教会多少人,目标必达

 
你看一本书之前,有想过自己看这本书的目标是什么吗?

你很可能答不上来。其实很多人都和你一样,都不知道自己读这本书的目标是什么。

参加学习活动,也是一样的问题。这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参加了很多学习活动,但就是没啥进步。

而牛人就不一样,他们很清楚自己要通过学习来达到什么目标。

秋叶大叔的学习目标就是:学完在一定时间内能教会XX个人。

以这个目标为导向,他在学习的时候就会不断琢磨,怎样才能教会这XX个人。

为了实现目标必达,秋叶大叔就会使出浑身解数来学习。

学完之后,他会通过线上分享(在视频号、微信群、以及一些平台做直播等等),或者线下分享(给企业培训、被邀请参加的一些线下活动和秋叶团队举办的线下课程等等),来教会自己的目标对象这些内容。


大家完全可以借鉴秋叶大叔的这个方法。

比如你可以在上课前,在朋友圈或个别微信群说自己将会参加某某课程,学完之后会拉一个微信群免费做分享,有兴趣的朋友打个1。

为了不让这些朋友失望,你在上课时一定会打醒12分精神,去想尽一切办法去吸收课上的知识。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课上有些内容听不懂怎么办。

你可以在课下继续向老师请教啊。

如果请教完还是不懂,那你之后在群里分享时,可以先避开这部分内容,讲那些自己掌握得还不错的。

只要你每次学习前,都设定要教会别人的目标,并做到目标必达,你必然加速成长。
 


03



自认没才华,学习进步会更快

 
前阿里巴巴副总裁卫哲,有一次到一个社群分享,对台下那些自以为认知很高的听众说了狠话:“你们之所以会来参加这个社群,是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实际上你们并没有才华。”
 
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秋叶大叔在分享时,也提到如果你想打造个人的IP,首先得承认自己没才华。正因为没才华,所以要通过快速学习来增加你的才华。

读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要如何快速学习呢?

在我看来,秋叶大叔写的《高效学习7堂课》里,提到的“主题学习法”,最适合普通人。


“主题学习法”说白了,就是在一段时间内,你通过读书、参加课程等方式,来专攻某一主题的知识。

以我自己为例子。2017年1月中旬,机缘巧合下,我要在一个社群做和“时间管理”有关的分享。

其实当时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还是挺薄弱的,但为了做好这次分享,我决定跟自己死磕。

10天内,我读完了20本和时间管理有关的书,包括《番茄工作法》、《搞定》和《善用时间》等等。

专攻完这20本和时间管理有关的书,我对时间管理的经典理论“番茄钟”、“时间四象限”、“GTD”等已经是烂熟于心。

1月中旬,我把这些经典理论结合自己的实践,做了长达3个多小时的线上分享。

分享结束后,群里的很多小伙伴都给我点了赞,说内容太受用了。

要不是在那10天做了主题学习,那天一定不会有那么好的分享效果,自己也不会变成群里小伙伴眼里的一个“时间管理”小IP。

这就是主题学习的好处。

通过快速进行主题学习,来增加你在这一主题领域的才华,你会离成为IP越来越近。


04



努力学习,就要学到明显超过身边人的思维

 
秋叶大叔在分享中还提到一点,就是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