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事记
新浪科技旗下高端专栏,犀利观点,欢迎投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二级教授、大学原副校长,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  5 小时前  
算法与数学之美  ·  丘成桐任首任院长!顶尖大学成立新学院:8年制 ... ·  5 小时前  
九章算法  ·  升到L6,谈谈今年的情况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创事记

网络视频连亏十几年,爱奇艺要率先涨价了?

创事记  · 公众号  ·  · 2019-11-27 16:30

正文


文/许伟   编辑/潘娟

来源: 锌刻度(ID:znkedu)


近日,爱奇艺会员及海外业务群总裁杨向华对外公开表示: “爱奇艺正在酝酿会员费用上涨,不排除会员率先提价,但并无时间表。


杨向华发声不久前,爱奇艺发布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 作为国内“视频流媒体第一股”,这份财报数据着实有些惨淡——财报显示,2019年Q3爱奇艺营收约74亿元,会员费收入过半达37亿元,总体营收虽同比增长6.98%,但增速放缓,亏损幅度也进一步拉大,净亏损达36亿元。


这是爱奇艺财报披露以来的最大亏损额,比18年同期多亏了约4.8个亿。 目前爱奇艺会员已突破1亿,快达行业天花板——这意味着,在会员费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广告收入占比逐年下滑情况下,会员费要比目前上涨一倍才能扭亏。


只不过,会员费大幅上涨,必然面临会员的巨大流失问题。 至少截至目前,处于国内网络视频行业第一梯队的腾讯视频和优酷,尽管情况也不容乐观,巨额亏损已成定局,但都未有会员涨价消息传出。


一旦爱奇艺率先对会员涨价,在内容并不占优势,腾讯视频和优酷不跟进情况下,爱奇艺又该怎么办呢?


1

连续多年亏损的头部视频

爱奇艺想对会员涨价,其实也有诸多表面说得过去的理由。


目前,国内网络视频行业整体呈现出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三国杀”的竞争局面,它们分别背靠百度、腾讯和阿里三大互联网巨头,牢牢占据行业第一梯队的位置。

据BAT先后公布的2019年Q3财报显示,在付费用户规模上,爱奇艺率先破亿,付费会员达1.06亿,同比增长31%; 腾讯视频则以1.002亿的付费会员数位居第二,同比增长22%; 至于优酷,虽然没有公开具体付费会员数量,但也晒出平均每日订阅人数同比增长47%的好成绩,这个增速称得上是行业第一。


但这些头部巨头们,不得不面临一边是营收及用户数的不断快速增长,另一边却是亏损额居高不下的艰难局面——目前二线芒果TV自称是唯一实现净盈利的平台,但会员数与爱腾优相比也依旧存在巨大差距。


对于爱奇艺而言,目前已经连续多年亏损。 根据爱奇艺招股书显示,爱奇艺在2015年、2016年、2017年的净亏损分别为25.75亿元、30.74亿元和37.369亿元。


在其上市之后,仅从数据来看,亏损情况也不见好转。 至于腾讯视频和优酷,也早在年初就不约而同做出了亏损80亿元的年预算。


图源: 钛媒体


不过,目前三家难以看到扭亏的态势。 企鹅影视CEO孙忠怀在谈到目前面临的压力及行业未来时,直言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在一年半载就会有大的改善,“我们工作的难度,跟西天取经也差不多。


除了不知道如何将已获得的流量变现,网络视频行业人口红利尾期的到来也在进一步加大这些视频平台的扭亏难度,更有加剧亏损的风险。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在线视频的月活跃用户规模为9.64亿,上年同期为9.42亿,基本上可以说是没有增长。


当国内市场从增量竞争转为存量竞争,不管是进入更加“白热化”的竞争阶段,还是如爱奇艺出海这样向外寻求新的增量市场,对相关企业而言,都意味着更大的成本投入,及依然不确定的盈利未来。


2

找不到正确的盈利模式


会员费过低,被爱奇艺认为是亏损的一大原因——面对连年亏损的残酷现实,爱奇艺CEO龚宇曾抱怨,“20块的会员价定低了。


爱奇艺CEO龚宇


爱奇艺在2011年将包月会员定价为20元,是为了对标盛行一时的5块钱盗版DVD,这个价格持续了7年都没有变过,按龚宇的话说,“现在人均一个人在网上已经看到八部电影,七年涨了一倍,盗版DVD都涨了,我们这价钱还没涨。


目前,爱奇艺连续包月大概为每月15元,单月约20元。 而在最近的双十一活动中,爱奇艺还与苏宁、携程等联手做起了优惠活动——看上去,带来的会员费收入更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爱奇艺目前默认勾选的是“年会员自动续费”,取消续订需在订阅周期到期前24小时内手动关闭。 此外,即便是会员,还有部分影片需要单独付费才能观看。 比如《少年的你》,就需要额外付费6元(6奇点)。


或许正是出于价格方面的考量,这才传出了考虑涨价的声音。 自然,爱奇艺又找了一个对标的参照物,并提前做了用户调研,这一次它瞄准的是全球市场,相较之下,“中国市场价格大概是美国平台的价格的五分之一,甚至东南亚泰国、越南单价都比我们高,没有一个国家低于两美元一个月的价格,我们的定价可能是过低了。


问题是,应该将国内网络视频企业盈利难的原因,归咎于会员定价过低吗?


此前,阿里文娱轮值总裁杨伟东曾一语道破其中玄机,“优爱腾至今都亏钱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过度竞争,一个是商业模式。


在“内容为王”时代,优质内容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这一点在网络视频行业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网络视频用户的忠诚度较低,往往都是追随内容而选择平台。


而优质内容又是稀缺资源,为争先购买热门剧目的版权,优爱腾在内容方面的资金投入每年都在激增,且这种竞买的供需关系还导致了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尽管在经历天价片酬、税改风波等影视行业的整顿后,视频网站的内容采购成本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控制,却并未使它们就此扭亏为盈。


比如,2019年Q3,爱奇艺的内容成本攀升至62亿元,占总营收的84%,却仅占总成本的76%。 这就意味着收入连成本都无法覆盖,更别说盈利了。


因为除了高额成本外,对于这些头部平台来说,还有一个关键难题就是如何在抢占市场后将流量变现。


目前,业内只有两种主要的变现方式: 一是从流量到广告的变现,二是通过稀缺性内容吸引用户付费观看(虽然也有商城、衍生品、文学小说等其他商业变现渠道,但实际效果远不及这两者)。


然而《2018年中国广告市场回顾报告》显示,从2018年整体广告趋势来看,广告主对广告预算控制趋于严格。


在预算紧缩的情况下,广告主更加倾向于投放效果更直接且易于测量的硬广,以及强曝光,强影响力,影响范围大的媒体平台。 比如电梯广告和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


爱奇艺CEO龚宇在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就透露,“品牌广告的收入增长瓶颈就在于广告主的预算规模比去年大幅减少。


至于通过稀缺内容吸引用户付费,首先是需要预先投入巨资获得稀缺内容资源,这样无疑会加重成本负担; 其次如爱奇艺的设想,通过涨价降低运营成本,但用户付费意识的培养,是在全行业烧了十多年钱后才达成的,涨价后是否会反弹也是未知数。


综合来看,目前如果单纯依靠时下主流的两种变现方式,恐怕难以实现扭亏甚至盈利,爱奇艺等头部网络视频平台亟需找到正确商业化变现模式来应对愈加恶劣的生存环境。

3

“中国奈飞们”路在何方?

或许在爱奇艺看来,放眼全球,持续烧钱,通过会员涨价的模式早有成功案例,比如美国流媒体巨头Netflix(奈飞)——今年1月,它就宣布全面上调会员费13%到18%。


今年10月,Netflix公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总营收为52.45亿美元,同比增长31.1%,新增付费用户数为680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