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分享主要分为如下几个部分,除去自我介绍,还有我的留学时间线介绍,以及对学弟学妹提升留学背景的相关建议。
我来自工大都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申请时绩点3.95/4.2专业第一,现在已毕业并获得工学和辅修文学学士学位。
我在大二下签约微思,大二的暑假开始着手科研和语言,大三比较忙率压力也比较大但是也做了一些课题,在大三暑假也参加了一段实习,然后在大四上学期跟随学校老师的课题组发表了一篇会议论文。
当时是在大二的三月听了一位学姐申请到帝国理工的讲座从而毅然决然与微思接触也没有咨询过其他中介。
从前认为世界top名校遥不可及,我与之差距甚远从而十分迷茫,中介老师从最开始为我择校到中间各个环节的准备都给足了十分的建议,非常符合我的情况,非常幸运我能够在前三年保持不错的学习成绩,但是我的生活重心比较分散,对于留学申请十分感谢老师们的督促,最后也取得了很满意的成果。
总体流程的合作流程就是签约、根据具体情况和兴趣择校和专业、根据兴趣寻找科研机会提升软背景、达标语言要求、在申请季勇敢出击、等待录取。
我认为能够保持稳定并且至少达标目标院校最低要求的绩点是最重要的,当然这是硬件实力。
在软件部分,我认为语言成绩是重中之重,我在这个环节不是很擅长,学习语言需要持之以恒,建议学弟学妹提早准备、尽早达标;然后是科研经历了,当然工科生可能会更专注于科研任务最好还要有产出而金融等学科可能更需要的是实习经历,需要根据自己申请的课程和要求选择侧重点;然后是建议本科生不管是工科还是其他学科都提早来一段实习,体验成年大学生和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之间的生活差异,提前给自己规划是否自己想要继续耕耘在本科的专业、继续读硕士、以及硕士之后是就业还是继续深造,我相信经历一段实习,有所成长的我们会逐渐清晰哪怕一点点的对于自己未来的想法;最后一点就是竞赛,我缺少竞赛经验,但我认为对于同学们来说,几份优秀的竞赛成绩十分亮眼,或者就单纯的竞赛积累的经验也会让我们在领域内的各种面试时心中有底气。
首先在校内有几件建议同学们做的事情:保持学业成绩;利用教师和国内外校际合作资源丰富之间的研究或竞赛经历,同时也要发现自己的兴趣以及对于自己是否适合在某一领域继续深耕有一个自我认识;与前后辈及同辈分享交流经验,可以广泛吸纳他人建议但不要早班照抄别人的故事和经历,需要寻找符合自己的道路。
然后是在课外:我们不管是留学还是国内深造都至少需要提升语言成绩,一定提前准备,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建议至少一年前开始着手然后在大四上十月前至少达标。
其次我还是认为,同学们在本科四年除了学业方面的追求,更重要的是追求健康的身体素质和成熟正直的个人素养,这包括培养我们的人格、三观和社交圈。我不建议学弟学妹因为学业的小小成就就忽略对于自己人格的培育,也不建议因为单纯学业的压力和同辈的压力就陷入自我焦虑甚至自我否定的怪圈。成年人需要的是负责任,对他人负责的前提是先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选择和过失勇敢承担责任。我们是年轻的二十多岁,意识的成就和挫折也许之后回头看也不过如此,希望大家积极向上勇敢生活。
最后是我的一点小建议,建议大家还是提前寻找到自己的兴趣吧,这点也比较重要,这会是我们继续科研或者申请或者是生活的动力,如果我们在各种经历中发现自己确实适合在该领域继续下去,那我们就全力以赴不要辜负青春。
注:(
本文图片由微思学员本人提供,谢绝其他机构和个人任何形式的转载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