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使用的部分频段
所以为了能保证5G的传输速度,美国就不得不率先采用毫米波频段(其实就是被迫的)目前看来,毫米波的传输效果还不错。
Sub-6频段(左)与毫米波频段(右)速度对比
但是,由于毫米波频段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
抗干扰能力差,传播距离近。
更何况目前美国5G基站的普及率,远没有达到国内这种程度,所以支持毫米波的5G信号并不稳定,甚至根本就没有5G信号。
Google
预测的毫米波(左)与厘米波(右)覆盖率
然后再来看看国内的5G。由于目前
主要是先解决5G网络的信号覆盖问题,尽快把5G技术投入实际应用,让大多数的消费者都能用上5G网络。
所以就采用了,相比毫米波传输速度稍慢的厘米波频段。
国内5G基站
那同样是5G,厘米波频段和毫米波频段究竟有啥区别呢?
其实我国采用的「Sub—6Ghz频段」和美国的「毫米波频段」,均是5G网络的两个频段代号,而它是由全球最大的专利组织—3GPP所制定的。
目前全球部署的5G网络,都是3GPP框架内的5G。其无线频段也被称为NR,而工作频率又被分为了「FR1」和「FR2」两大部分。
其中FR1定义的是450MHz-6000Mhz,也就是我们所使用Sub-6GHz。
FR2
定义的是24250Mhz-52600Mhz,也就是毫米波(波长小于10毫米)
而
Sub-6GHz
,也是国内5G主推的频段,优点是
覆盖面积广、抗干扰能力强、利于基站部署
,而缺点就是传播速度慢,最高下行速率仅为4.7Gbps,相比毫米波的7.35Gbps确实低了不少(但仍比4G快)。
而美国采用的5G毫米波,其主要特点是
传输速度快,延迟低,在网络拥堵的状况下,能满足更多用户的上网需求
。但其穿透力弱,覆盖面积小,抗干扰能力差,信号衰减快。
打个比方,如果在同一个地方,天气晴朗的话,能收到5G信号;一旦天气下雨,就有可能搜不到信号!(就是这么夸张)
另外,美国
如
果
要想达到和国内5G一样的覆盖率,那么毫米波基站大约每200米就要设置一个,成本可想而知。
所以目前国内
先是以普及5G为主,然后再逐步提升传输速度
。显然,这样的做法更为可取!
但如果要说我国放弃了毫米波5G,那就大错特错!
其实早在今年3月份,工信部就发布了“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文中提到
“适时发布部分5G毫米波频段频率使用规划,组织开展毫米波设备和性能测试,为5G毫米波技术商用做好储备”
这也说明了国家也倡导运营商为毫米波的商用做好准备,以便于未来的5G建设发展。
所以再过一两年,毫米波的5G肯定是会有的!
但在此之前,苹果考虑到国内毫米波并未普及,索性就把国行iPhone 12的5G给阉割了(其实就是为了赚更多的钱),但由于采用了高通X55基带,表现也几乎和国内安卓阵营不相上下。
国行不支持双卡5G?
其实在iPhone 12刚刚发售的时候,有些小伙伴就听到了这样的消息:iPhone 12将不支持双卡5G!(也就是插入双卡的时候,5G不能使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按照美国运营商的说法:“在双SIM卡模式下使用两条线路时,任一条线路均不支持5G数据,并且还会退回到4G LTE;如果用户仅使用eSIM卡(虚拟SIM卡),并且使用5G支持的运营商和服务计划,那么可以使用5G。”
但以上均针对的是美版iPhone 12。由于目前国内暂不支持eSIM卡,所以国行版的iPhone 12同样采用的是实体双SIM卡。
经过了部分实际测试后,国行iPhone 12在插入了两张SIM卡后,依旧能够访问5G,并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和目前的安卓一样,需要切换,不能同时支持5G)。
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目前开启5G功能的iPhone 12 全系,续航非常拉跨,相比iPhone 11系列均减少了2个小时左右(虽然可能是因为系统优化问题,但这种糟糕的表现确实不尽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