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过去撰写了好几篇长文介绍数据在今天的数字广告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影响它发挥作用的障碍。
作用自不必说。在营销执行前,数据用于测定受众人群的属性,从而帮助形成正确的消费者沟通策略。
在营销执行中,数据主要价值是实现机器学习
(主要是监督学习)
的效果优化和一对一的精准人群定向。营销执行后,则是效果数据的分析和总结,进而帮助形成下一次的更好的营销策略。
这其中以在营销执行中的一对一精准人群定向最让人神往。今天,消费升级背后的消费者是更加挑剔的消费者,单纯海量地投放广告并不意味着更好的用户认知和好感,若面对的人群不对,高频次广告反而造成反效果。
对正确的人投放正确的广告,即广告主
(尤其是品牌广告主)
所言的TA
(Target Audience,即目标受众人群)
,是他们内心真实的渴望,也是尽最大可能避免预算浪费的进攻性策略。
广告主很在意四个方面的TA突破:正确的人、正确的内容、正确的时间和场景。
这个视频表明了腾讯想要在这四个方面满足广告主需求的决心:
所以,今天的数字广告对于消费者的准确认知比过去更加重要,对数据发挥价值的渴望也比过去更加强烈。
不过,实现这些数据价值,对于大部分广告机构
(无论是媒体还是广告商)
而言,有两个很难逾越的障碍。
其一,用户的识别依赖于用户设备的识别
,能识别用户设备数量的多少主要依赖于app的user base。大部分广告机构做不到。
但这个刚好是腾讯最大的优势,因为谁也没有他家的app安装基数大。
这意味着腾讯拥有最广泛的人群识别能力,比谁家都多。
其二,用户的“全景数据”能力。
简单讲,就是你能最大限度地准确描绘、刻画一个用户的能力。这是实现前面所讲的,数据在营销执行前和执行中发挥价值的关键,同时也是一个核心障碍,因为绝大部分的广告机构都既无全网用户识别,也无丰富的用户属性描述数据。
目前看来,整个行业没有任何一家能找出比腾讯的数据结构完整的企业或机构了。
百度当然在搜索上无敌,但却缺少用户的社会属性数据
(尽管现在正猛力补强,但与腾讯仍有很大距离)
,也没有用户交易数据;阿里在电商上的数据当然无人能出其右,不过社交这块一直是无论怎么发力都使不上力的短板。
反观腾讯,社交及内容的强势地位为腾讯准确获取用户的社会属性、兴趣属性创造了极高的自由度,而电商数据则经由京东补强
(尤其是“京腾计划”之后)
,再加上微信支付数据的补充,已然具有了撼动阿里的硬实力,此外,垂直领域
(吃喝玩乐行、资闲文教金)
的数据和搜索数据
(搜狗提供)
则进一步强化了腾讯的用户刻画能力。
尽管在某些局部数据领域拥仍有敌手,但对于一个消费者的全方位刻画能力,目前只有腾讯具有最丰富的数据结构和最广泛的数据获取。
在我自己所使用过的广点通、智汇推这样的腾讯产品后台来看,腾讯的数据能力根本就只是撩开了裙摆的一角,大量数据的有效价值肯定还没有完全发挥。一旦进一步加强数据对广告产品的赋能
(“赋能”——这也是如今的大佬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腾讯广告的效果立即能产生脱胎换骨的变化,如同他们现在在金融广告领域所做的数据革新实验所展现的那样。
所以,在数据端腾讯确实有强大的实力,以及实力背后继续增长的实力。光这一点就足够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