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回顾了2024年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包括叶光富的长时间在轨飞行、嫦娥六号的月背采样返回、李子柒的回归、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火爆以及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的热爱等。文章还提到了科技、体育、艺术等领域的成就和挑战,强调了个人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最后,文章鼓励人们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坚持自我,不畏困难。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年度事件回顾
文章回顾了2024年的重大事件,如叶光富的长时间在轨飞行、嫦娥六号的成功任务、李子柒的回归和文化交流等。
关键观点2: 文化影响力
中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增强,通过国产游戏、电影、文学作品等得到体现。
关键观点3: 科技创新与成就
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就,如人工智能的发展和应用,航天科技的突破等。
关键观点4: 个人奋斗与坚韧精神
文章强调了个人奋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自我,拨云见日。
关键观点5: 关注普通人生活故事
文章关注普通人的生活故事,强调每个普通人都有自己天命,都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正文
2024年,远去与归来,坚守与蓬勃。
他们走得很远:叶光富在轨飞行375天,“天命人”把新中式带往五湖四海;他们也在回归:嫦娥六号首次带回月背采样,李子柒停更三年惊艳归来。年初,《热辣滚烫》34亿元票房控诉命运:你只负责洗牌,出牌的是我自己;年末,正在热映的《雄狮少年2》讲述着相似的议题:生于野草,活成雄狮。
振奋人心的时代热浪下,依然有着个体焦灼的水花。不愿被大浪裹挟的人们,正在让自我的面庞变得清晰。
如何在人生海海中破浪向前,是你我共同要交的答卷。
所幸有这些人这些事,让蓬勃的生命力有了具象的表达,给出了2024年的参考答案。
步履不停,便是得救之法。
这是今年爆火全球的国产游戏大作《黑神话
:
悟空
》中的经典台词。
九九八十一难如何?只要我们不断走在路上,不管远去还是归来,都得把自己的人生“玩”明白。
2024年,“新中式”全面开花,国潮真的“走远了”。
今夏,《黑神话:悟空》上线火速登顶Steam热销游戏榜,一只“猴子”在海外互动,掀起中式审美新高潮;11月,李子柒宣布全面回归,一向热爱“互嘴”的海外评论区展现出各国粉丝的空前团结;四川三星堆和金沙的古蜀珍宝跨越山海,在秘鲁与印加文明互鉴互赏,在18000公里外的地心对面引发观展热潮;12月,春节申遗成功。截至目前,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一条开放的“路”链接全球,让China Travel成为今年全球新热潮。
过境免签时间延长至
240小时,外国“特种兵”们开启“中国游”,四川成为外国游客最青睐的旅游地之一,上午在成都的茶馆喝茶,下午到乐山看大佛。街头随处可见的外国人把“熊猫”挂在身上,又把中华文化带回他们各自的祖国。
敢问路在何方?有的路在脚下,有的路在天上。
今年,我国航天科技继续一飞冲天。嫦娥六号顺利完成月壤采样任务,实现世界首次月背采样返回;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返航,航天员叶光富在轨飞行总时长达到375天,成为目前我国在轨飞行时间最长的航天员。
若能乘风归去,但看琼楼玉宇。我们的“追星”梦从未停歇,
2024年,也有一些星辰永远停止了脚步
:我国核科技的奠基人周光召先生溘然长逝,科技强国功勋卓著,他也没入了星辰大海;叶嘉莹先生回归了她的诗词王国,将丰厚的文化遗产留给世间;周勋初、马识途、张存浩、李政道……无论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他们的名字闪耀星空,他们的背影永在人间。
故去的叶嘉莹留给世间最后的思考,是从词中汲取的“弱德之美”:面对强大,主动收束,表现得幽隐深微,但又有所持守。
走不出诗的张狂,就活出词的持守。
2024年,刀郎和李子柒成为生活方式的代名词,他们用真诚征服审美。不在逆境中放弃自我,而是持守初心,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来自生存的本能,也来自精神的历练。刀郎北京演唱会82万人点击的“想看”指数,超过98%的歌手。李子柒目前在Youtube上惊人的2000万粉丝量,已经比CNN和BBC还要多。
弱德不是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是在承受中坚持,是生生不已的感发。
巴黎奥运会上,郑钦文挥拍夺冠,2008年李娜创造最好成绩之后,这块翘首以盼的金牌没有让国人等待太久;邓雅文书写历史,在她“冲”出天际拿下金牌之前,甚至很少有人听过自由式小轮车这个项目。“要么进医院,要么上奖台”是每一个运动员的内心依归,
奥运赛场的坚守,蓄力而发,谋定而后动,用坚韧打败强大。
2024年,人工智能“爆改”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班味”和“松弛感”同时成为流行语,“情绪价值”和“搞抽象”摇身一变,当起了流量密码。全年总票房排名前三的都是喜剧电影,能够释放情绪的综艺最受观众喜爱。
李子柒、郑钦文万里挑一,但不是人人都有英雄归来的幸运。当外部环境在营造紧张焦灼,用解构来化解矛盾,时代巨流之下,总有普通人拨开迷雾,用最坚韧的力量,头顶苍穹努力生活,他们平凡普通,而又顶天立地。
走出法庭的杨妞花用尽力气呐喊,“这是最后一战!”被拐26年,她奔波多年终于把人贩子余华英送上了断头台;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抗癌妈妈”邓静等来了靶向药进入国家医保,她感谢了很多人,也谢谢自己,还好没放弃;影片《出走的决心》官宣定档那一刻,原型人物苏敏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
“我们这样普通人的故事,也能被搬上大银幕吗?”
能,当然能。
《里斯本丸沉没》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拯救,828具无名的遗骸拥有了具体的姓名。《雄狮少年2》年末归来,当最后一幕“野草”们顽强地遍布钢筋水泥之上,观众跟随片尾曲一起高唱:无名的人啊,我敬你一杯酒,敬你的沉默和每一声怒吼。
电影
《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时代的群像源自个体的力量,纵观年初到年尾,长久的震撼总是来自具体的“人”的共鸣。
2024年,当各个领域都在问“会不会被AI取代”,我们却愈发记住了更多人的名字。你我凡人之躯,哪怕庸常之中,依旧微芒不朽,是野草,也能活出天命。
用一句话总结你的2024,你想说什么?评
论区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