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近年来,不少名胜古迹的检票口,总能听到背诵古诗文的琅琅之声。
一小时内完整背诵《诗词若干首——唐宋明朝诗人咏四川》里的83首诗词,终身免票参观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以普通话背诵《蜀道难》全文,可获得剑门关景区或翠云廊景区免费门票一张……岳阳楼有《岳阳楼记》、滕王阁有《滕王阁序》、琅琊山有《醉翁亭记》,每逢节假日,总有一些人,能将自己腹中的诗书,换为实打实的“黄金”。
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你背了几首古诗、几篇古文?你的知识储备,又换来多少张门票?
你或许未曾亲到古蜀道,但已经从李白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中知道了蜀道难;你也可能未曾亲到滕王阁,但已经被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感动许多年。你无数次想象着岳阳楼上“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洞庭浩瀚;你也无数次向往过“峰回路转,有亭翼然”的琅琊风光……
游客在剑门关景区游玩拍照 图据剑阁文旅微信公众号
文学与古迹,从来就是一种相生相伴的关系。
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通过背诵古诗词免门票的活动,这种伴生关系更加凸显。在众多的山水中,那些被前人吟咏过的地方,自然在文旅竞争中获得了脱颖而出的优势。古人自得其乐的“横看成岭侧成峰”,成为后世游人趋之若鹜的打卡地。
经过时间检验的古诗词,往往也是最好的讲解词。
为什么这片风景能激发这样的思绪?为什么这片风景比别处更值得流连?当我们沉下心来,细细品味古人留下的文字时,会发现所有的答案都能在笔端一一给出。当今天的人们再次面对古人赞叹过的风景,我们也同样可以回到那些古老的文字里,去找寻眼前风光吸引一代又一代人们追寻探访的原因所在。
文化积累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文景观的魅力。
它们既是历史信息的保存者,更是文化精神的堡垒。走进这些古老的文字,走进这些超人气的名胜古迹,其实也是在与一种古已有之的人文精神加深牵连。
当我们沿着这些文学作品往深处展望,融合一体的不仅仅是文与旅,更是文学与风景。
风景名胜的奇崛与幽微,诱发出文人内心最深处的感动与神思。
是“滕王高阁临江渚”的居高临下,让王勃看到了寻常视角无法看到的“襟三江而带五湖”的壮观气象,也是“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的辽阔景观,让杜甫生发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慨叹。有时候,文章或许早已存在于文人们的阅历中,但眼前的风光却无疑起着一个诱发的作用,它让原先个人的、幽微的、模糊不清的感受,突然之间具体起来、气贯如虹。
当一篇经典作品写成,光耀千古的文字又成为名胜古迹最好的“金字招牌”。
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等江南名楼,在漫长的历史中经历过许多次的毁坏与重建,但只要王勃的《滕王阁序》、崔颢的《黄鹤楼》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还在,它们的文化吸引力就会生生不息地传向后世,它们就依然能让不同时代的人们感到同样的辽阔与深邃。这也是这类名胜古迹持续不断吸引后者来的原因所在。
当“老祖宗严选”在互联网上渐成潮流时,这些曾激发他们无限灵感的地方,这些被他们用优美文字书写的地方,“火”只是时间问题。
前人的积淀、前人的眼光,让我们的旅行不再是简单地看看。更多的文化意味,也在启发着更为丰富的文旅可能性。
对于景区而言,通过创造性表达激发自身的文化可能性,才能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真正找准自己的位置。
在各类新景区、新玩法不断涌现的当下,古人留下的诗词、文章,可以成为免门票的依据,更应当成为切实可感的游览体验。将文化财富挖掘出来,植入游览的过程之中,游客在惊叹这个景区“有文化”的同时,也更能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成都女博士二十多分钟背诵83首古诗词,获杜甫草堂终身免票 图据上游新闻
对于游客而言,这些“强相关”的古诗文,也在提示大家在拍照打卡之外,去拥抱一种更具文化内涵的深度游。
旅行的意义在于游目骋怀、放松精神,增长见识、提升阅历。站在前人生发咏叹的位置,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角度,孔子为什么在奔流的江水边想到“逝者如斯夫”,苏东坡如何在赤壁之下想到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当我们在古人的故地重游,尝试去理解他们的思考与情感,其实也在拓展着自己看世界的眼光与层次。
人文精神在于书本之内,也在于山水之间、天地之间,走过的路上除了看,更在于与读过的书、经历过的生活形成一种省思与提升的联系。从背一首古诗、一篇古文开始,向我们打开的,不仅是一座座景区的大门,更是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
你有背诗免门票的经历吗?打算背哪首攒知识?评论区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