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顾子明明公
顾子明 政事堂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单向街书店  ·  【单向历】2 月 5 日,宜语言冲浪 ·  昨天  
凤凰网读书  ·  抢先一步吸饱春天 ·  昨天  
龙岩图书馆  ·  我们的节日·春节 | ... ·  3 天前  
十点读书  ·  69.9/2件!自带bra的保暖背心,含天然 ...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顾子明明公

央行放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

顾子明明公  · 公众号  ·  · 2019-01-07 20:47

正文


今天,是上周五晚间,央行降准“放水”的第一个交易日,在上午新基建和下午旧基建的轮番带动下,各大指数轮番上涨。


但是,朋友圈那些金融和地产从业者们,爆炒了一个周末的“降准利好”并没有出现,在金融和地产板块的压力之下,上证50却最终以跌0.01%收盘......


我大A股终于在昔年降准后,没有再一次启动金融和地产,不按套路出牌了。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误会了“放水”,中国经济的放水,从来都不是国务院“四万亿”式投资搞出来的,也不是央行降准和各种“粉”搞出来的。中国最近十年真正的放出来的水,是政策性银行的定向放水,在商业银行、影子银行们的加杠杆汹涌而来。


以广为诟病的货币化棚改为代表,四万亿的基础货币M0被国开行放了出去,这些基础货币在拆迁者手中流入房地产市场,然后在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的拼命放贷的循环之下,形成了数十万亿的广义货币M2,在整个住房市场循环膨胀。


这就像一块猪肉,在一群人之中相互传递和分割,所有经手人的手里,都留下了丰厚的油水,因此也诞生了昨天文章中所谓的庞大的“iPhone使用群体”。


嗯,这也是昨天的文章,苹果股价的暴跌只是开始。就像降准拉不起金融和房地产股票一样,这些用iPhone手机的金融和地产暴发户们也不会因为降准而时来运转。


这是因为虽然中国房价的问题,来源于放水。但是怎么放水,放向哪里,不能盯着央行,而应该盯着银监会和国开行。


因为目前中国的金融环境之下,政策性银行(国开行、农发行)干了央行的事情(定向放水),而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干了政策性银行的事情(定向加杠杆)。


譬如央行降准放的那点水,都没有货币化棚改的零头多,同样,即使央行再降准100BP,没有商业银行将贷款放给开发商也是白搭。


所以,这也是我经常跟朋友们调侃房价和金融走向时说的,“易行长雅量非常,然床头捉刀人郭树清,乃真英雄也”。


毕竟,给阿基米德一个杠杆,他能翘起一个地球,也可能输了三个地球。


所以,央行放多少水并不重要,各大商业银行把这些水加杠杆之后,选择定向放向哪里,才是重要的。



目前,在“房住不炒”和“坚决遏制房价上涨”的红线之下,各大银行在银监会的调控之下,肯定不会将降准带来的资金,大规模投入到房地产的信贷之下。


但是,按照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秘诀,又决定了我们必然会继续沿着政府投资导向的路继续走下去,才能实现跨越式的发展。所以,未来商业银行干政策性银行的事儿,主导资金的投向,只会多不会少。


而除了房地产以外,能够容纳银行庞大信贷的领域并不多,再考虑到庞大的就业问题,因此基建成为了未来唯一可行的选择。


这也是昨天文章结尾时说的,新基建会有一波炒作。嗯,毕竟我们明天一早有个相关的会。而同样, 我们明天也会有另一个大活动,间接的对 就业以及对 传统基建领域和老工业基地的保底。


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为了保持经济结构的稳定,在必须保持GDP增速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国家只能从房地产领域,将过去放的水,慢慢向基建领域转移,而不可能一蹴而就。


因此这个过程中,在前期,与房地产相似度高的传统基建和工业将是重点,作为房地产的“接盘侠”,负责经济的托底和解决就业。而在不远的将来,新兴基建和工业将平滑的从传统基建中接过重任,逐步成为新的中国经济发动机。


正是随着未来旧基建和新基建的梯次上马,才会慢慢让附着于基建上的土地和房产升值,抹平过去十年积累的房地产泡沫,让经济实现软着陆并能够再次起飞。


所以呢,此次央行宣布放水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金融和地产并没有起色,反而新旧基建成为了主角,不过是资本市场也在紧跟国家的战略方向罢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