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两段小视频在微信中流传,并引起大量网友关注和转发。
第一段视频中,一男子不断将塑料袋放入一台机器中,经过机器的多道工序,生产出一粒粒状似大米的白色固体。视频配有文字称,这就是假大米的制作过程。
第二段视频中,一女子将两碗米饭进行对比。该女子表示,其中一碗单价较低的米饭是真大米,而另一碗单价较高的米饭,捏起来手感更粘,吃完饭后会有米粒黏在碗底。她由此得出结论,这种大米是塑料做的,自己“竟然中奖了”。
两段视频放在一起,似乎“塑料大米”流入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
今年2月中旬,网上也曾流传过一段类似视频。那段长约2分钟的视频虽然清晰度不高,拍摄手法拙劣,但内容与网传的第一段视频基本相同,都是“生产假大米”的过程。当时,上海辟谣平台已证实该网传视频是谣言。此次在网上流传的视频,虽然清晰度更高、手法显得更加专业,但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再次调查求证,这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谣言。
证明“塑料大米”是谣言的证据有以下三点:
第一,网传视频根本不是在制造“塑料大米”,而是塑料行业中一个最基本的塑料造粒过程。视频中所用的设备在塑料行业很常见,应该就是一台塑料造粒机。工厂把回收来的塑料放入塑料造粒机,生产出再生塑料颗粒。这些颗粒是再次制作塑料制品的半成品原料。而之所以要做成颗粒状,是为了便于进行储存、运输。
塑料造粒机械图
第二,在对“塑料大米”事件的调查过程中,塑料行业人士告诉记者,这类再生塑料颗粒的均价为每千克10元以上,而普通大米每千克不超过5元。塑料颗粒生产成本比大米高多了,怎么会把塑料去替代假大米呢?
塑料颗粒(左)和普通大米还是很有区别的。
市场上,塑料的价格超过10元/千克,而大米最好的都不过8元/千克。(视频来源:央视新闻)
第三,经常烧饭做菜的人都知道,淘米时大米是沉在水底的。这是因为,大米的密度是1.67克/立方厘米,大于水1克/立方厘米的密度。网传视频中,所谓“塑料大米”的原料——塑料袋一般是用聚乙烯做的,这类塑料密度都小于1克/立方厘米。也就是说,如果大米是塑料做的,它将浮在水面上,很容易就被鉴别出来。
关于“塑料大米”的谣言,美国辟谣网站“谣言粉碎机”去年就曾发表文章称,如果大米是用塑料袋做的,要吃不出来是很难的。这家美国辟谣网站还发现,“塑料大米”的谣言最早可以追溯到2011年,但一直到现在,在所有传谣的国家,没有证实发生过一例消费者分不清真实大米和塑料的情况。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微博“@中国食品药品监管”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中国食事药闻”也发布辟谣文章称,“塑料大米”是一个传了很久的谣言。
“XX视频是塑料做的”已成为造谣者的一个套路。记者比较了近期塑料紫菜、塑料粉丝、塑料大米等相关谣言视频。这些视频中,视频拍摄者都仅露出一只或两只手,用点燃、手捏等非专业手法对食品进行所谓的“检测”,结果都指向该类食品由塑料制成,继而以“黑心商人”、“老百姓该怎么办”等语句进行谴责。套路近乎相同、用语极其类似,不免让人心生怀疑:这些视频是否出自一群有组织的造谣团伙,以达成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对于塑料大米,机智网友的评论↓
△ “所以啊,转发朋友圈的时候也要走走心,过过脑子。塑料原料辣么贵,造假的舍得用吗?”
△ “我家以前就是造这种塑料颗粒。我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都觉得惊呆了。塑料大米你吃不出来?”
△ “已经转给我妈妈看了,有个女的说什么塑料米的视频,这是服了,这种垃圾营销博噱头,欺骗老人家。”
△ “朋友圈看到‘假大米’的‘全程’制作视频后,就上微博找‘辟谣’链接。果不其然!在此送给那些以讹传讹者两个字‘呵呵’。很多时候只要冷静思考后再剖析一下就不难发现其中逻辑上的诸多牵强附会。”
编辑:宋慧
本文由祖北辰协助校对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