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肥乡区分局生态环境指挥中心看到,监控大屏上的大气综合指挥调度平台上清晰地显示着各方面环境监测监控的数据,通过数据监测,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辖区内企业运行和排放等情况。
“前不久,我们通过监控平台发现辖区内一家企业连续2日用电量高于平均用电量70%,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核查,通过调阅生产台账,核算生产量,发现该企业未落实管控措施。”邯郸市生态环境局肥乡区分局党组成员、执法大队长吴瑞锋说。
据了解,肥乡区共有大小企业300多家,环境执法人员仅有二十名,强化管控期间靠“人海战术”根本忙不过来,现在通过对企业用电量的核查,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同时提升执法效率。
除了通过用电量核查,采用无人机航拍执法也是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的好方法。
“执法人员进入畜禽养殖区或对废旧厂房开展巡查时,由于养殖业特性等因素,给检查和取证带来极大不便,我们采取无人机航拍进行检查,既清晰查清了企业排污口设置、废水排放、水体流向等现场情况,还解决了人工巡查过程中因环境、时间限制而产生的效率低下、问题发现不全、溯源能力较弱等难题,提高了巡查效率。”吴瑞锋介绍,在日常环境执法工作中,无人机航拍时效性强、灵活机动、覆盖区域广等,可以说为执法人员插上了“翅膀”,装上了“千里眼”,而且能根据航拍留存的影像资料,整理出详细的问题清单,采取针对性措施,限期整改,切实提高了环境保护成效。
据介绍,2024年全年,肥乡区分局通过多渠道“非现场执法”共核查企业600余家次,立案调查11起,在规定时间内均已完成整改。
近年来,肥乡区分局持续深化数智赋能,不断完善“非现场执法”监管执法机制,充分依托现代化监管载体,实现数据收集、智能预警、先期研判等功能,全面实行“先研判、再执法”工作模式,推动“非现场执法”广泛应用、精准发力,有效提升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