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到毛利发了一条微博,说现在买房买车买爱马仕都不是难事,但是女生想谈个恋爱真的好难,身边的单身男士都不好意思拿出来介绍。
今天这篇我绝不想替一个性别骂另一个性别,就是纯粹做一下业务讨论,毕竟两个性别总是合作互惠的嘛。
大概理解她的感觉,毛利30出头,自报家门是上海郊区人,爱写中年生活。
稍微想象一下她的朋友圈子,论经济地位,估计男女差不多,或者男士们总体更胜一筹。
但女士们应该是热衷聊热吉玛和超声刀的群体,男士可能都已经是发福的中年男人。
于是女生相貌还拿得出手的比例,比同龄男士要高很多。
因为一定岁数之后,女生本来就比男生老得慢。
老得快的女生,都是被疲惫的生活给拖累的,尤其是家庭和小孩耗去大量精力的。
那些过成单身贵族,还有已婚中被婚姻家庭滋养的小姐姐,其实都老得比男人慢。
经常有个疑惑,你看着一个美丽优秀的女生心想,这样的人怎么会没人追呢?
她还就是没人追。
真的是因为条件太好,把人吓跑了吗?
应该也不全是。
毕竟每一条LEVEL上都站着许多人,而她有时候也会抱怨“我的圈子里没有男人”、“男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一条隐蔽的原因——
她说她也想谈恋爱,但是她或许自己都没发现,她很难真正地欣赏异性。
你真的觉得男人很可爱吗?
生活中的异性走到她面前,第一反应就是挑出对方身上不好的部分来,已经变成了一种本能。
因为我就有点这样,虽然很难讲清楚为什么。
有没有发现,
异性缘好的人,都是那种发自内心觉得异性很可爱的人,有事没事很想跟男生说话的人。
而不是,我先鉴别你一下,看你是不是渣,或者油不油腻,我再决定要不要好好聊天。
我的健身教练就跟我说,头两次见面觉得我很难聊天,回应都是“嗯”,“有点”,“好的”。
他认为我不想跟他说话,但是他出于职业要求,必须了解我的饮食状况之类的,所以硬着头皮跟我尬聊。
后来多去了几次,我们熟稔起来,他说我一开始真的很怕你,因为你这人好像没有破绽,周身都是防火墙,开展聊天也很难。
关键是我听完,反而觉得很奇怪,因为我并不觉得自己在拒绝交流,我想知道他的专业意见,明明他问什么我都回答了啊。
可能就是因为,对大部分异性,没有强烈的好奇心,没有特别主动想去互动的欲望。
有天一个读者给我留言说:
我一直都很享受爱别人,无所谓别人是不是爱回来,偶尔爱回来,就挺开心的,是不是很傻?
我说不傻,我很羡慕你。
比起那种能够被人持续地被别人爱的人,我反而羡慕能够持续地爱他人的人,豁出去不计回报的人,那是巨大生命力和能量的显示。
这种人,怎么可能厌世呢?怎么可能无聊呢?
TA很容易从别人身上看到闪光点,永远不知疲倦,那才是真正拥有自由的人。
而有些人仅仅弄好自己的生活,让自己开心,就已经耗尽全力了。
看看伊能静每年给秦昊写的情书,多么能从一点一滴的小事中感受到“爱”。
要知道她带着老公孩子上真人秀,很多人都评论说,你老公不爱你云云。
爱是肯定爱的,不爱也不会结婚。
但秦昊那种特别被动的态度,不苟言笑,冰山一样,很难指望他提供情绪价值。
感觉需要一个很敏感,有浪漫天赋,甚至很能给生活加戏的人,才能带得动。
以前蔡康永写过一本书,《那些男孩教我的事》,里面记录了很多个他从小到大认识的男生。
那里面的男生都是
“拿牛仔裤当内裤穿的男孩”、“教我在游泳池装死的男生”,“跟植物说话的男生”……
貌似最后一位是康永哥的爱人。
你如果不是一个对生活态度轻松的人,读起来会觉得很神经,这都是些什么人啊。
奇奇怪怪,不正经。但他就是觉得每个人都很特别。
有时候我在想,为什么反而是同性恋者,更容易恋爱,更看得到对方身上的美好。
后来我发现,相对异性恋者,他们比较不看重那些社会属性,就是很会还原人的本真。
去看到对方身上那些,藏在社会身份和收入水平之下的自然属性,美丽、干净、有想象力、幽默感。
不会上来就想到,这人养家能力几何,35岁会不会被裁员,跟他在一起孩子会不会有学区房……
他们之间,没有这种世俗压力。
而我们想到这些几乎是本能,也没有办法,目前这个环境就是这么累人。
中国人民年龄焦虑感很强,总觉得年级大了就不会有爱情。
怕被同龄人落下的焦虑感也强,所以很难享受生活的自然而然。
自我剖析差不多了,让我们来讲讲给国男的建议。
国男有两大特别吃亏的点,一是不会包装打扮自己,二是嘴不甜。
用创业圈的话说,就是产品很好,但是PR不行。
这两条,在世界范围内比都非常落后,配不上我们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远的就不去说了,哪怕走在日韩的街道上,或者我们自己同胞港台的区域,你都会轻易感觉到,他们那些男生对外在形象的意识很强,会打扮自己,和异性说话也比较温柔。
有次看到一个微博博主说她去法国玩,包了一辆车,司机每天来接她,第一句话就是:
你好,我的公主,今天要去照亮巴黎的哪个角落?
她说每次听完这句话,就觉得整个人从头酥到脚,进而一整天都心情很好。
回到国内,别说计程车司机了,就是亲生老公也不会跟你说这个。
我就记起来,我有一次去新西兰玩,大巴车上突然想上厕所了。
我跑去跟那个司机讲,然后他就一边开车一边安慰我,说我知道了,但下一个地方还要半小时,我尽量开快一点,你还可以吗……
后来回国之后,同样的事情发生了,我在高速上跟大巴车司机讲下一个服务区请停一下,我要去洗手间。
胖胖的司机一脸“你知不知道给我添了多少麻烦”的表情,不断抱怨,你上车前怎么不去完再上车呢。
两相对比,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