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人民日报评论
人民日报评论部微信公共账号。秉承党报评论的厚土,我们向新媒体平台伸出小小一枝,期待与您一起见证复杂而深刻的转型中国。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求是网  ·  新春走基层 | “我们守国,也是守家” ·  4 天前  
求是网  ·  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从胖东来走红、黑河试车热谈起 ·  4 天前  
求是网  ·  温暖回家路 团圆过大年 ·  5 天前  
大白话时事  ·  健康过春节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人民日报评论

【睡前聊一会儿】电视真人秀,秀比真重要?

人民日报评论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8-04 21:59

正文



睡前聊一会,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昨夜国事为重,无声胜有声。今天啊,我们就来聊点家事,聊聊你们喜欢的电视真人秀。

 

现如今,打开电视,扑面而来的真人秀可谓一道亮丽风景。评论君也曾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奔跑吧!兄弟》中寻找过激情,在《非诚勿扰》中看过热闹,在《爸爸去哪儿》里重温亲情,在《最强大脑》里掀起头脑风暴,还有《花儿与少年》《中国新歌声》……一时间,中国的电视真人秀,如走马观灯般轮番登场。


 

虽然也有不少指责的声音,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真人秀为人们的休闲娱乐,带来了不少新的内容,让朋友聚会有共同话题,让我们在沙发上与家人享受轻松时光,可以为温馨的细节感动,可以为机智的反应点赞,可以为精彩的表现鼓掌……无论是明星爱豆的真情流露,还是平头百姓的舞台演绎,打破了“你在台上挥汗如雨,我在台下无动于衷”的传统收看模式,拉近了荧屏人物与电视观众的距离,产生了强烈的亲近感、代入感和共鸣感,可说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娱乐方式

 

不过,一些真人秀节目的制作,也偏离了方向。一种是“套路”观众。这样的场景,不对,这样的剧本,你一定很熟悉:一上来先领任务卡,分成几组“对决”,开始领先者后来被超越,最后解决皆大欢喜……这样的故事,不对,这样的桥段,你也一定很熟悉:为了追求梦想,住地下室,得了病也没钱治,终于一展歌喉一鸣惊人。即便真人秀节目是人造景观,但内容上粗制滥造、偷工减料,观众也会“控制不住自己”,自觉换台

 

另一个,则是“粉丝”经济。有的节目内容不行,阵容来凑。不管是当红的小鲜肉,还是过气的老戏骨,甚至是跨界明星选手,似乎有了迷弟迷妹们的鼎力相助,收视率就有了保证,制作起来就可以随心所欲。其实,一些自带流量的节目最终呈现出的效果,与其说是真人秀,不如说是明星剧。剪辑出来的东西很单薄,只为迎合粉丝们心中或伟岸或温情的光辉形象。长此以往,明星片酬水涨船高,剧情脚本越来越离奇,真人秀也就只有“秀”而没有“真”了

 

说到底,真人秀节目要有长久的生命力,还是得靠有诚意的内容、有质量的创新。模仿或者抄袭的套路,即便换个新名字,换拨新面孔,怕也难以持久——就像之前红遍大街小巷的土掉渣烧饼,如今安在?而明星自带的流量也非可持续之道,观众总会审美疲劳,打打闹闹、唱唱跳跳也难免让人厌倦,怎样不断推陈出新,是真人秀的挑战所在,换个角度看也未尝不是真人秀的乐趣所在。

 

最重要的,总是留到最后说。有句话讲得好:走得太远,容易忘记当初为什么出发。说到底,真人秀节目的初衷是为了给人们带来纯粹的快乐。真人秀节目显然无法承担复兴传统文化、擘画文明图景之重,但也应该屏蔽庸俗乃至低俗的打趣、摒弃物质乃至拜金的价值。如果能让观众们在“有意思”的感观印象之外,多一层“有意义”的感悟,那么久违的笑声和泪水也就不会转瞬即逝

 

这正是:相见恨晚人人观,多少笑泪难自掩;如若只把钱来赚,包袱再多也枉然

 

大家晚安。



推荐文章
求是网  ·  推动形成山清水秀的文艺生态
4 天前
人民日报评论  ·  从胖东来走红、黑河试车热谈起
4 天前
求是网  ·  温暖回家路 团圆过大年
5 天前
大白话时事  ·  健康过春节
5 天前
宝马客  ·  宝马车主过年回家装逼指南
8 年前
王威  ·  中国古诗因何而衰落?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