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肥胖、
糖尿病、
高血压
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却大幅上升,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近日,
广东居民膳食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大数据出炉,来看看,你都中枪了吗?
根据省卫生计生委、省疾控中心联合通报的结果,总体来说,通过加强营养与慢病的宣传教育和综合防控,十年来广东省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居民蔬菜水果摄入有所增加,油和盐的摄入量下降,闲暇时锻炼人数增加,营养缺乏性疾病如营养不良率、贫血率明显下降,营养相关的慢性病防控效果有所改善。
通过与第四次调查对比分析发现:
◆ 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有增无减,如体力活动下降,静坐时间增加,吸烟和被动吸烟率居高不下,饮酒率明显上升;
◆ 膳食模式发生明显变化,膳食结构不合理,脂肪供能比明显超过推荐水平,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水平偏低;
◆ 营养与行为生活方式相关的慢性病(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增长迅速,城乡差别明显缩小,防控效果不理想。
谷薯类
2012年谷薯类的摄入量为257.4克/标准人日,在推荐范围(250-400克)内。与2002年比较,谷薯类摄入量下降了78.9g。
蔬菜、水果类
2012年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分别为283.1克/标准人日和64.3克/标准人日。蔬菜摄入量低于推荐值(300-500克)的下限;水果摄入量不到推荐(200-350克)下限的三分之一。与2002年比较,蔬菜摄入量增加了4.6克,水果摄入量则增加了6.6克。
动物性食物
2012年动物性食物摄入量为244.2克/标准人日,超出了推荐(120-200g)上限;其中猪肉105.9克/标准人日,超出了推荐(40-75g)上限。与2002年比较,动物性食物摄入量增加33.9克。
奶类、大豆
2012年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量为40.1克/标准人日,不到推荐量(300克)的七分之一;大豆及坚果类的摄入量14.4克/标准人日,未达到推荐量下限。与2002年相比,奶类及其制品摄入量增加了23.3克,大豆及坚果类摄入量上升了2.0克。
油、盐
2012年油摄入量为29.9克,接近推荐(25-30克)上限;盐摄入量为7.6克,超出推荐值(<6克)。与2002年相比,油和盐摄入量分别下降了4.6克和1.9克。
身体活动情况
▼出行方式
出行以乘机动车、步行、骑自行车为主的分别占49.1%、39.8%、11.1%。与2002年相比,以步行和骑自行车为主的比例明显下降,而乘机动车为主的比例明显上升。
▼闲暇时间锻炼
闲暇时间经常锻炼、偶尔锻炼、不锻炼的比例分别为7.7%、32.0%、60.3%。与2002年相比,经常锻炼和偶尔锻炼的比例均有上升,不锻炼比例明显下降。
▼静坐活动、家务劳动和睡眠时间
静坐活动时间为3.3h,家务时间为0.9h。与2002年相比,静坐活动时间增加了0.7h,城乡均有所增加;家务时间减少1.1h,城乡均有所减少。
吸烟情况
吸烟率为24.4%,被动吸烟率为36.7%,农村均高于城市。与2002年相比,吸烟率无论城乡均呈上升趋势;被动吸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城市下降,农村上升。
饮酒情况
饮酒率为33.9%,与2002年相比,饮酒率上升了1倍多。饮酒者中危险饮酒率为3.1%。
在外就餐情况
与2002年相比,在外就餐的比例从27.2%上升到48.0%,其中农村增幅高于城市。
营养不良性疾病
18岁以上居民和6-17岁儿童青少年的营养不良率分别为9.5%和7.9%,与2002年比较,有大幅下降;6岁以上居民贫血患病率为9.7%,与2002年比较,也有明显的下降。
慢性病
18岁以上居民超重率为26.2%,肥胖率为8.9%,中心肥胖率为43.8%,高血压患病率为21.4%,糖尿病患病率为10.1%,血脂异常总患病率为39.7%。与2002年比较,慢病性的患病率大幅上升,城乡均有明显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