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朋友的简历长这样
大家还记得近日霸屏朋友圈的上海某名校幼升小“神童”简历吗?幼儿园毕业的孩子,也要开始“投简历”了。
“一岁时能熟练表达。旅途中还会主动和美国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
“极具语言天赋,逻辑清晰,英文熟练听说会话。曾自学法语。”
“喜欢在科研室,探索小行星轨迹。”
“18个月熟背《弟子规》。”
......
讲真,小秘觉得这已经不是神童可以形容的了,简直就是
爱因斯坦转世
。
回想我刚毕业时那份简历,真是自愧不如。当时,我简历上最大的头衔是:2008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特别大奖。
后来鹰叔告诉我,如果不是面试的时候看我长得人模人样(就是想赞美我长得可爱嘛
),不然真恨不得把我简历扔进垃圾桶呢。
但是,现在要我写也写不出幼儿园小朋友们牛逼轰轰的简历。毕竟小秘18岁零n个月都还不会背《弟子规》,不会潜水,更加不会法语问好......只会写写文章......
话说回来,这家名校
共8000人报考,最终将录取60人,难度比高考上一本还大!
最近初选名单出来了,看完其余入选的小朋友的简历,小秘表示真的彻底输了!
1号小朋
友
:
最喜欢的游戏是编程
1号小朋友托班的时候就学会了时间管理,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平时喜欢的游戏是:编程,会用Swift语言编写代码。
2号小朋友:
2岁自己刷牙洗澡
别的孩子3岁还要妈妈抱,这个孩子2岁已经会自己刷牙洗澡了,识字量2000以上,博士妈妈常常被她问倒,24点、数独已经非常娴熟。
3号小朋友:
总IQ141
1岁半能辨认几十国国旗,12场全国数学竞赛都获奖,围棋5级,华罗庚杯70分入围,学钢琴纯属随便玩玩不以考级为目的。
看完这些小朋友的简历,只想默默献上膝盖......
其他入选的小朋友经历也都不简单
个个小朋友的简历都让我觉得智商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4号小朋友:
短短半天时间内已可以独自在滑雪中级赛道驰骋。2岁时,通过自学国际象棋基本规则、研究棋谱,已经可以和家人一较高下。
5号小朋友:
喜欢幼儿园,喜欢幼儿园里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哪怕生病也想去。最近开始学唱沪剧《鸡毛飞上天》和京剧《白毛女》。
6号小朋友:
每天完成30-40分钟自主中文阅读,30分钟的自主读题数学练习,睡前30分钟英语自主阅读。目前英文自主阅读量约800-1000字/天,中文阅读量约6000~8000字/天,经常阅读完,再通过绘画方式表达出来。
而网友们是这样说的
对于这些简历,网友们纷纷表示受到了惊吓:
我司同事们也纷纷发表了意见:
@hr花花:这份简历让我条件反射,流下了不学无术的泪水。同时,计划本月
再次背景调查我司同事简历的真实性。
@鹰叔:不就是人数多点的海选么,
戏要不要这么多了?
(果然是毒舌鹰叔......)
@程序猿小智:我想认识一下那位编程是游戏的小朋友,拜他为师。
而小秘此刻只能瑟瑟发抖写下:我们不一样......我们不一样.......
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
之所以会出现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简历,是
因为写这些简历的父母,太害怕孩子平庸。
这些简历我们大多数人可能觉得好笑,但我有个亲戚却看哭了,因为想起了自己家孩子,她家没钱移民,觉得这样对孩子发展不好,孩子长大后会怨恨他。
某网友留言
这阵子看了国内大热的印度神作《起跑线》,
影片中的教育分层,引起了中国父母强烈共鸣。
为了把独生女儿皮雅,送入最好的小学,这对爸妈用尽了手段:
全家塞进早培班。
卖掉房子,搬入学区房。
凌晨带着铺盖,学校门口排队等名额。
父母焦虑的东西,其实八个字可以形容: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这个世界,太习惯以成败论英雄。
甚至把父母和儿子捆绑在一起。
网上总流行贩卖焦虑,一股金钱至上的铜臭味,财富即成功的错误价值观,它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我们尚不知道。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当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变成了一句经典万能的广告语时,信息时代造成的孩子攀比已经实现。
而所谓起跑线,
其实就是父母所拥有的资本,当然,不仅仅包括金钱,也包括付出的精力和时间。
“学区房又抢不到了”
“这个学区房好破,但地界好,买不买?”
“又错过了这家初中的面试”
“又让减负了,天天早放学不留作业,不行,得让孩子补补数学了”
......
许多父母在单位就比孩子。孩子表现好是父母教育的结果和骄傲;如果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父母会觉得在人前抬不起头。
就像大家小时候总听说:别人家的孩子会飞天遁地,拿了大奖,一年级开始就是班长。
我们,都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但是我觉得,世界和我们需要容纳更多可能性,
做一件事情
,不是
因为大家觉得那样很厉害,而是我觉得有意义我才去做。
好像麦兜,一只粉红色的小猪,长得不帅,而且还呆头呆脑。但在麦太的引导和鼓励下逐渐成长,最终有所作为,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
麦太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对于孩子的梦想她却一直努力的保护着,让他认识到世界的美丽。
人生太短暂了,为什么不去做自己想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