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察到目前的反馈也
同时出现类似1997年
很多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问题,巨大的资本流出(无论是被动还是主动的收缩)股债汇三杀的局面。
。
。
---付鹏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无论是对于经济大萧条大衰退的这个预期,还是全球进入的产业链的阻断,在这种环境下,
全球范围投资组合的资产端开始出现大幅度收缩
,
宏观层面
是主动的收缩投资,而
微观层面
上也有被动的情况(风险管理条件下的被迫调整);
多个国家已经开始出现大规模资产抛售潮,
大规模的这个回流如果是主动的收缩投资规模,目前现金持有比例应该是大幅度的增加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此时不是增持债券?一方面前面债券市场的结构问题,我在前面日记里已经解释过,这种情况下债券投资变成了一个风险性资产而不是避险性资产;如果是被动的收缩投资规模,那么面临的更多是在风险管理条件下的规模减计;
收缩这些在它国的投资组合,一边抛售减持持有的股票债券等本币计价的金融资产,本币债券的抛售加速推动实体经济的雪上加霜和恶化,又倒过来进一步的推动股票市场的抛售潮
,这些国家也进而的出现了类似股债双杀的情况;
而另一边是
这些国家同时面对着加速的资本流出局面,即便是出现了巨大的利差关系,但是仍然无法阻止资金的流出,汇率层面出现的是本币贬值和利差扩大同时存在的局面,而不再是传统中利差吸引资本流入的情况,资本的加速流出加大了对于美元的需求
,此时和美国之间的流动性互换协议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美元货币互换额度是常规的流动性管理工具,如果出现大量外资撤离,国际收支不平衡,影响汇率波动,可以直接从对方国家获得资金支持,确保国际收支平衡和外汇市场稳定运行。
对于美国和美国的小伙伴(和美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国家)我们看到美联储联合全球五大央行(加拿大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欧洲央行和瑞士央行)宣布采取协调行动,将
开始动用流动性互换Central bank liquidity swap也就是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短期美元流动性
支持,
这是对于和美国之间有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就可以通过美联储这侧来协同完成对于短期美元流动性的支持,但是
对于那些和美国之间没有达成好货币互换协议框架的国家,就面临着巨大的麻烦
;
而对于类似韩国这样的国家,现在就面临着
巨大的美元需求的压力,前期资本流入越多的,海外美元负债比例越重的国家,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