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朝闻道者
聚焦长沙教育,小初高升学研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有限?无限?宇宙是什么形状的? ·  18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改善高端量子设备的秘诀,竟然是放两颗葡萄 ·  昨天  
环球物理  ·  【地球物理】回望地球物理勘探一百年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闻着臭的东西,为啥吃着香?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物理学中真有“魔法”,它代表一类量子资源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朝闻道者

理想的父母需要扮演好“生、养、教”的三重角色。

朝闻道者  · 公众号  ·  · 2024-12-29 10:55

正文

点击关注 ↓↓

大家好,我是 坚持说老实话,始终保持希望的 肖老师
▲ 点击上方关注 再点击右上角的“ ··· ”,选择 设为星标 文章每天 自动推送
今天是第 1227 天不断更分享

关于教育也好,关于功利也罢,家庭,从来都是孩子发展的最大屏障。孩子大概率是家长的翻版,什么样的家庭教出什么样的孩子,而孩子要超脱原生家庭,更进一阶的话,确实挺难的。

多少人,终其一生,在弥补童年的一些伤痛。多少人,终其一生,可能走不出父母给的框架。

学校应试学习不是唯一选择,但是努力,或者说生活态度,确实家长可以给孩子们最大的影响。

我们明明可以不必去卷应试,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优势,自己对幸福生活的理解,不传达给孩子,这是可能影响他们未来一生的,而非要转去应试层面卷刷题?

教育病了,确实没错,但是,家长,家庭本身的价值观,可能不比教育体制的病情轻松吧?

家长如何能影响孩子不被落后的体制所影响,可能是一个更大的考题。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家娃,八九岁了,截止目前没有报过什么学科相关的课程,武术,画画,射击,球类都有过,除了1-2项可以一直坚持,似乎并没有那么热爱。

我理解的热爱是课余自己会不会有去练习的冲动。当然,到了4-5-6或者初中,更多的家长才开始紧张或卷娃。

但,我自己做了这么多年的教育,不管是外培还是教育观察,或者是和各类教育人士交流,包括泛读古今中外的教育著作,做数以万计的中考大数据分析,要问我,我一定是不卷外培的,绝对不是因为费用的事情。

并且,我肯定比绝大多数校内外家长老师能找到更优质的培训师资。

单纯的是认为值不值,其次,作为自由职业,其实,我们是有更多时间可以调整给孩子的。

什么样的课外培训老师,可以像父母一样不厌其烦地花时间在某一个孩子身上?

扪心自问,我们不管是自己做培训还是做别的教育观察,太了解这个实际情况。

虽然也免不了有时候情绪不佳,脾气不好,但整体来说,我们可以陪伴孩子的是大家各自努力,我要求孩子做的,最起码,本身我都是可以完成的。

虽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实是己所欲也最好勿施于人,即便这个对方是自家孩子。

只不过,他确实还不到14岁,太多东西没有自己的认知能力,包括法律也不认为他是刑事行为能力人,所以,有些东西,需要我们的影响,并不是我们强制施于他,强迫他要求他,更多的是言传身教,做给他看。并且不唯结果。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