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近有个新闻,说是
一位妈妈带儿子去游泳,管理员阿姨坚决不让男孩在女更衣室换衣服
。这位妈妈觉得委屈,表示小孩只有3-4周岁,管理员阿姨还是不同意,结果妈妈被骂哭了。
这让我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去游泳的经历。
长在丧偶式育儿家庭中,别说女更衣室了,女澡堂我都跟着我妈去过
,看着雾气缭绕中一排排大白肉,当时真给我吓坏了,导致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女性的身体很恶心。
一些家长,嘴上说着小孩啥也不懂,其实心里是很清楚的,否则为什么总是见到妈妈领着小男孩去女更衣室,
却很少见到爸爸领着小女孩去男更衣室呢?
再说,我们小男孩就没有隐私吗?
小男孩的身体就可以让阿姨们随便看吗?
2
网友的评论几乎一边倒的为管理员叫好,有人说,三四岁的孩子也已经知道自己与异性不同,
这样做不仅不尊重成人,也不尊重孩子的感受。
这种不把小孩当人看,并不是什么古已有之的概念,实际上,
在中世纪晚期之前,儿童都被视为体型较小的大人
,没有特定年龄的衣服,也不需要区别对待。
据亨利四世的御医艾罗阿尔的日记,
小路易十三年仅4岁便开始接受性教育
,而到五六岁时,人们已经不再拿他的性器官开玩笑。
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在希腊文化中短暂存在过的儿童概念才又一次为人所知
,这时的绘画中,终于出现了丘比特和圣子这样白白胖胖几乎没有性征的儿童形象。在此之前,欧洲绘画中的小孩,也不过是成年的霍比特人罢了。
到了18世纪,现代童年的概念才正式出现
。然而,就像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一样,
只有有钱人家的孩子才有童年
。当穷人的孩子还在工厂做苦力赚钱养家的时候,名门贵胄却被保护的如同温室里的花朵,需要经过学校和社会教育才能成为大人。
第一次,儿童与成人之间有了门槛。也正是在这个时候,
儿童第一次被人为的从成人的世界里划分了出去。
3
经历过两次工业革命和世界大战之后,今天的儿童观念发展的过于充分,
以至于几乎将儿童从人类这个物种中剔除了出去。
今天的孩子,与其说是人类,不是说是他妈的一个包
。他无性别,无权利,无思想,可以被随意对待,他犯下的任何错误,都会被解释成自然现象。他不用为自己负责,也不被允许为自己负责。
这样一个包,被他妈拎进了女更衣室,其他女顾客很尴尬,包自己也很尴尬,
可是包能怎么办?包也很绝望啊。
法国社会学家菲力浦·阿利埃斯在《儿童的世纪》中写到:“我们现代约定俗成的道德观念中,有一条规则最具强制性,也遵守得最好,
这就是要求成年人在孩子面前避谈有关性的话题。
”
在更衣室这个私密而隐蔽的敏感空间中,
一个跟着妈妈走进女更衣室的男孩,恰好扮演了这个房间里的大象
。当他还是象宝宝的时候,所有人都会视而不见,但随着小象越长越大,只要出现一声尖叫,大象就应该回到他该去的地方。
4
有人为妈妈说话,难道以后家长一个人就不能带异性孩子去游泳了吗?
其实这并不是个问题。
你的任何自由不能建立在侵犯他人权利的基础上,这恰是契约社会最基本的共识。
在原新闻中,该母亲前往的更衣室明令禁止异性儿童进入,
如果无法接受,选择另一家游泳池而非要求法外开恩,才是消费者唯一的选择。
就算我再爱吃黄金脆皮鸡,但大多数消费者爱吃吮指原味鸡,那么当黄金脆皮鸡因销路惨淡而下市时,我不能以“
KFC侵犯了我吃黄金脆皮鸡的权利
”为由,跟店员大打出手,强迫对方为我烹制黄金脆皮鸡。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对错,
也不是说吃吮指原味鸡就比吃黄金脆皮鸡高贵、道德、三观正
,而是喜欢吃吮指原味鸡的人多,为KFC带来的利润大,当两种口味发生冲突时,舍小利而逐大利才是最明显不过的经济学法则。
5
有人曾说,
世界上本没有无性别更衣室,要求的人多了,也便有了无性别更衣室
。
如果不在乎异性小孩的顾客占比较大,游泳池管理员当然乐于少管闲事
;但当在意的人多了,各种解决办法也纷涌而至。
杭州游泳馆女更衣室入口贴着“异性儿童不得入内” 的标识,上海虹口游泳学校把房间的一角改成儿童更衣室,
就是这种呼应社会观念变化而产生的革新
。下一次再有妈妈领着儿子被管理员拦在女更衣室门口时,
也许不是对方不近人情,而是你落后于时代了
。
没被父母拎进过异性更衣室的孩子,或者还有?
参考书目:
《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 [法] 菲力浦·阿利埃斯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3
《童年的消逝》[美] 尼尔波·兹曼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上面是一篇非正常评论,其特点是以最胡逼的方式传授你一些做人的道理,从而达到笑着活下去的目的。看过的人都说:“太长不看。”
下面是一个捐款二维码,您投入的每五毛钱,都将用于各种非正常研究和我们的艺术创作。如果您特别需要我们的治疗,请在后台给我们留言,详细描述您的病情与需求。幸运病友可获得被我们扎针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