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先进制造观察
高端装备强国的时代在加速到来,依托高端装备和军民融合建立一个强健的工业和国防体系是当务之急,本团队致力于为一二级市场投资者提供深度而有效的高端装备的研究,提供咨询服务。重点了解在于中国高端装备产业链的深入变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向雷锋学习  ·  雷锋精神在闪光丨监控里的感人善举,37秒救援 ... ·  11 小时前  
向雷锋学习  ·  雷锋精神在闪光丨监控里的感人善举,37秒救援 ... ·  11 小时前  
军武次位面  ·  瞬间清思维敏捷!美式黑咖啡,选它就对了! ·  3 天前  
解放军报  ·  飒!话务女兵遇上重型狙击枪!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先进制造观察

三季报透视,看好2020年光伏与激光行业【天风机械周报19W46】

先进制造观察  · 公众号  · 军事  · 2019-11-11 11:58

正文

天风机械团队
报告摘要

核心组合: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先导智能、杰瑞股份、春风动力、中环股份、晶盛机电、弘亚数控

重点组合: 锐科激光 埃斯顿、北方华创(电子覆盖)、长川科技、美亚光电、日机密封、拓斯达、徐工机械、克来机电、华测检测、汇川技术(电新覆盖)、杰克股份、诺力股份、威海广泰、亿嘉和、中海油服(石化覆盖)。关注: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快克股份。

本周专题:从三季报数据,看好2020年光伏与激光行业

机构持仓的装备领域头部效应明显。工程机械和油服的龙头机构持仓比例较高,未来半年建议重点配置工程机械与油服。科技成长股方面,2020年全年看好光伏、激光、新能源三大板块。

(1)光伏装备几大龙头16年~19Q3保持高速增长、但盈利压力较大。从现金流和ROE看,小公司的表现并不弱于龙头,主要原因:新的工艺环节引入自动化装备或实现装备国产化,由此带来格局变化,技术领先的公司有技术优势。我们认为在未来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背景下,行业将面临重大爆发力。重点推荐:晶盛机电,大硅片的突破带来新一轮设备更新换代;关注: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HIT电池设备国产化有望在2020年形成小批量订单和完成中试线产品测试。

(2)制造业投资景气度下行影响了激光行业,两大激光设备龙头均出现了收入下滑。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环节的锐科激光和柏楚电子仍然保持了增长,体现出来核心零部件环节国产替代进口的效果。未来下游需求将随价格下行而释放。因此,我们乐观判断未来一旦制造业景气度上行,激光行业的爆发力十足。重点推荐:锐科激光、大族激光(电子团队覆盖);关注:柏楚电子、帝尔激光。

(3)锂电行业重点推荐:先导智能、百利科技等,详细分析请参阅报告《国内外锂电设备季报表现复盘:行业低谷,布局全球化扩张的龙头企业!》

重点行业跟踪:

工程机械: 10 月挖机销量合计(含出口) 17,027 台、 YoY +11.5% 1-10 月累计 196,222 台、 YoY +14.4% ,再创历史新高、 自主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 9月叉车行业销量接近5.1万台,同比持平、扭转了连续五个月的下滑趋势,未来有望改善。按照08~18年四季度销量“翘尾”的特点, 预测 11 月挖机销量(含出口)将超过 1.8 万台, YoY +13.4% 。塔吊行业,庞源指数显示需求旺盛、景气度仍在持续;高空作业平台领域,我们认为该领域适用于资本扩张模式,未来融资租赁的方式将加速行业投资落地,国产装备公司均将获益。 重点推荐: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建设机械、中联重科、艾迪精密。

油服: 经过一年多的复苏,行业内企业利润开始恢复增长,杰瑞股份三季报业绩再次超市场预期。“七年计划”逐步落地,装备行业订单先行,行业景气度至少将保持至 2021 年。 此次油服周期主要的驱动力来自西南等地页岩气的开发,长期来看是国家对于能源安全的诉求不断加强。重点推荐: 杰瑞股份、中海油服,杰瑞 的订单饱满,且存货充裕,随着同行的产能饱和、有进一步提高市占率的空间。

半导体设备: 中环宜兴大硅片项目投产,计划投资30亿美元,有望带动硅片国产化进程加速。继续推荐中环股份和产业链上游晶盛机电。9月以来,国内长鑫存储项目投产,粤芯12寸晶圆项目投产,今年启动的晶圆厂,最快将于2020年上半年加装设备。预计将开启半导体设备投资将进入新一轮增长。SEMI预计,2020年开始的全球新晶圆厂建设投资总额将达到500亿美金,比2019年增加150亿美金。继续推荐北方华创、晶盛机电(硅片设备加速放量)、长川科技(探针台和数字测试机新产品开始出货)等。

风险提示: 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国内制造业投资情绪;与内需相关的制造业投资景气度不佳;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导致基建投资大幅下滑;重点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报告正文

1. 本周专题:从三季报看科技成长股的机会

三季报已全部发布,从机构持仓情况来看,装备领域的头部效应明显,不考虑科创版的前十大公司最低17.5%,前二十四名则接近10%。从子版块角度看,周期品中工程机械和油服的龙头机构持仓比例较高,以新能源与智能制造为代表的硬科技三大类企业最受机构青睐、但较中报仍有所下降,这也基本符合我们以往对各大板块的判断,五大板块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工程机械、油服、光伏、激光、新能源车与锂电池。其中确定性较高、未来半年建议重点配置工程机械与油服,2020年全年看好光伏、激光、新能源三大板块。

1.1. 光伏装备:中规中矩,期待2020新技术应用普遍落地

光伏装备几大龙头公司的收入2016~2018保持了高速增长、并且延续至19Q3。但盈利能力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来自于毛利率下降,收款情况略差与18Q3,但总体保持高速增长。

从现金流和ROE数据来看,小公司的表现并不比头部公司差,分析主要原因包括新的工艺环节引入自动化装备或实现装备国产化,由此带来格局变化,技术领先的公司有技术优势。我们认为在未来新技术推广应用的背景下,行业将面临重大爆发力。

1.1.1. 12寸大硅片降本增效

今年8月中环股份发布M12、M10、M9等“夸父”系列大硅片新产品,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12寸硅片,其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降低全产业链的成本、提高效率。据Solarwit计算,大硅片在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成本分别1.5分/1分/0.4分,这对于增加光伏发电应用、走向平价上网新时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M12大硅片在整个产业链环节上从3个方面降低成本:

(1)硅片厂现有设备的产能提高,人力、折旧、三项费用等成本降低。

(2)在同等面积下,M12的片数要少于M6,与个数相关的成本会被压缩,主要为接线盒、灌封胶、汇流箱、直流电缆等多个环节。

(3)在组件环节,大硅片面积增加的比例要超过安装过程中一些耗材增加的比例,主要体现在玻璃、背板、EVA、汇流条、支架等成本的节约上。

重点推荐:晶盛机电。中环大尺寸硅片突破,有望带来新一轮设备更新换代,同时由于拉晶过程采用了半导体工艺,在行业中具备此工艺积累的设备厂商明显减少,有利于公司提高市场占有率。

1.1.2. HIT电池处于爆发前夜

HIT相比于PERC的优势包括:转换效率高、降本空间大、工艺简单、适用于薄片化、无光致衰减等。未来如果应用到多结叠层电池领域中,有望突破30%的转换效率瓶颈。

HIT未来的降本方向包括:

(1)降低导电银浆成本:价格有望从现有价格降低到5000元/公斤以内;

(2)降低ITO靶材成本:国产每个靶材的成本有望从1500元/个可降低到400元/个;

(3)降低制绒添加剂成本:未来成本有望降低80%以上;

(4)降低设备成本:现有海外设备投资单约10亿元/GW,设备国产化后有望大幅降低。

HIT电池的一大优势在于工艺步骤相对简单,总共分为四个步骤:制绒清洗、非晶硅薄膜沉积、TCO制备、印刷电极制备。且与目前设备不兼容,未来HIT的投资会带动新一轮的设备需求。

目前已经量产或计划量产HIT电池的企业有近20家,但其中大多尚处于中试阶段。总计全球规划产能已超10GW,截至2018年底,实际产能约2~3GW。

关注:捷佳伟创、迈为股份、帝尔激光。HIT电池设备国产化已经初具实力,2020年有望形成小批量订单和完成中试线产品测试。

1.2. 激光装备:行业收入与盈利能力均承压,核心部件国产

在制造业整体投资景气度下行背景下,激光行业的景气度也受影响,尤其是最大的两家激光设备公司大族激光和华工科技均出现了收入下滑,而利润的下滑速度更快。

但另一方面,核心零部件环节的锐科激光和柏楚电子仍然保持了增长,体现出来核心零部件环节国产替代进口的效果。尽管激光器产品的价格多年来降低明显,但价格的下降也意味着下游装备企业和终端用户的成本在降低,相应的需求将随价格下行而释放。因此,我们乐观判断未来一旦制造业景气度上行,激光行业的爆发力十足。效果明显

从盈利能力看,存在压力,但总体稳定。现金流个体企业呈现压力,但总体良好。

2020年制造业投资若触底反弹,激光行业有望率先发力。重点推荐:锐科激光、大族激光(电子团队覆盖);关注:柏楚电子、帝尔激光。

2. 重点行业跟踪

2.1. 工程机械:10月挖机销量1.7万超预期,11月预计销量超1.8万台

10 月挖掘机销量合计(含出口) 17,027 台、 YoY +11.5% 1-10 月累计 196,222 台、 YoY +14.4% ,再创历史新高。

(1) 分市场销售情况: 10 月内销 14,869 台、 YoY+10.2% ,出口 2,158 台, YoY+21.0% 1~10 月内销合计 174,679 台, YoY+12.1% ,出口 21,543 台, YoY+37.8%

按照 08~18 年四季度销量“翘尾”的特点,平均 11 月份环比增长 7.9% 、全年占比 7.8% 测算,我们预测 11 月挖掘机销量(含出口)将超过 1.8 万台,同比 +13.4% 、环比 5.7% 、全年占比 7.8%

(2) 分产品结构:10月国内大/中/小挖销量分别2,208台/3,237台/9,424台,当月占比分别为14.8%、21.8%、63.4%,同比分别+15.1%、-4%、+14.9%。1~10月大/中/小挖累计销量分别是25,081台/44,445台/105,033台,当月占比分别14.4%、25.5%、60.2%(2018全年为14.9%、25.7%、59.3%),同比分别+6.5%、+7.4%、+15.6%。

(3) 集中度数据(含进口、出口): 10 月行业 CR4=59.5% CR8=81.5% ,国产 CR4=55.8% 1~10 CR4=59.2% CR8=80.1% 、国产 CR4=53.8% 2018 全年分别为 55.5% 78.3% 48.2% ); 10 月国产、日系、欧美和韩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 62.9% 11.1% 15.7% 10.3% 2018 全年分别为 56.2% 17.1% 15.2% 11.5% )。

(4) 小松 9 月中国区开机时间同比 -3.6% ,前值 -3.1% 。分析主要原因:小松的新机市场市占率持续下滑,而新机开机时间优于大机龄二手机;小松产品结构中大挖占比更高,而小挖的开机数据更强劲,环保对矿山开工有一定抑制。

从上述数据中可以看出几个趋势: 1 )小挖占主流的结构不变,市政与新农村建设占比仍然很高; 2 )中挖增速有所下滑,结合土地购置面积负增长,意味着房地产新开工面积或有所放缓; 3 )大挖增速略低,但 5-6 月销量增速出现一定反弹,意味着矿山采掘开工或有边际改善; 4 )集中度提升放缓、但国产替代进口的趋势更加明显,徐工、雷沃重工和山河智能三个国产品牌提升明显,日系韩系市占率的下降趋势仍在延续。

国产替代进口加速的原因:1)国产技术进步、渠道建设完善,从小挖至中大挖逐步替代进口;2)零部件的国产化、甚至大量自制,主机厂规模效应凸显,由此带来成本持续下降;3)外资品牌对需求的错判,可能导致产能储备和库存调节方面落后于国产;5)深耕多年,国产四强的“品牌力”提升;6)中美贸易摩擦和中兴通讯被处罚后,国内客户更加重视供应链安全、国产品牌的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尤其矿山采掘的国产化将加速。

塔吊行业,根据庞源指数,塔吊租赁订单仍处于景气度较高状态,在装配式建筑普及率提升的背景下,未来大吨位塔吊的需求仍有望保持景气度。

高空作业平台领域,我们认为未来国内行业快速增长会持续,在采购金额方面的增速将持续超过台套数增速,即单价更高的臂车的采购比例将大幅提升。主要动力来自于金融行业的渗透。首先融资租赁模式已经很成熟,加上AWP的租赁商“干租”属性,适合于快速融资扩大规模,因此上海宏信和众能联合等公司在过去几年内实现了快速扩张。按照目前保有量对标美国,有数倍空间,因此未来金融行业的推动将会更加明显。

重点推荐: 三一重工、浙江鼎力、恒立液压、建设机械、中联重科、艾迪精密、徐工机械。

2.2. 油服:能源自主可控刻不容缓、油服行业持续高景气

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下,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是重要发展方向: 2000年以来,我国油气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8年国内原油产量1.89亿吨,进口量4.62亿吨,进口依存度71%;天然气产量1603亿立方米,进口量1257亿立方米,进口依存度44%。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加剧的背景下,大力提升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力度,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降低进口依存度迫在眉睫,而非常规油气作为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有望成为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重点发展方向。

中国页岩气可采储量为世界第一, 页岩气田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和塔里木盆地。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设备投资的下降,国内页岩气开采进入经济区间,投资热情开始显著上升。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页岩气发展规划(2016-2020 )》,力争在2020 年实现页岩气产量300 亿立方米,在2030 年实现页岩气产量800-1000 亿立方米。 《规划》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努力推进涪陵、长宁、威远、昭通和富顺-永川5个页岩气重点建产区的产能建设,对宜汉-巫溪、荆门、川南、川东南、美姑-五指山和延安六个评价突破区加强开发评价和井组试验,适时启动规模开发,力争取得新突破。

基于对中国能源安全和“七年计划”的持续落地,主流油服企业的收入、利润、现金流等数据将持续改善。基于行业景气度的不同阶段,我们认为本阶段应当重点配置装备领域、尤其是有技术优势和符合技术迭代的公司,其次为油田服务企业,再次为工程承包企业。另外,参考工程机械行业的情况,2020年几家大型油服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修复后有望出现利润高弹性。

重点推荐: 杰瑞股份,中海油服(石化团队覆盖)。 关注: 石化机械,储备标的石化油服、海油工程和中油工程。

3. 上周行情回顾


4. 重点行业新闻

4.1. 工程机械

(1 )前沿技术 国内首批 山河智能洞内互换式双模盾构机隆重下线(来源: 第一工程机械网)

2019年11月8日上午,山河智能二十周年庆典之日迎来了特大喜讯,我国首批洞内互换式双模盾构机,在其旗下合资企业中铁山河成功下线。

该洞内互换式双模盾构机,代表了当前盾构行业最前沿的技术水准。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教授总结其最鲜明的功能特点:“它实现了两种掘进模式的快速切换,既能挖软土地层,又能开挖超硬岩地层,功能强大,软硬通吃。”

此前,中铁山河自主研制生产的盾构机,产品涵盖了土压平衡盾构、泥水盾构、硬岩盾构、硬岩掘进机、顶管机等系列大型高端产品,广泛应用于磁悬浮、城市轻轨、地铁、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建造及各种高难度基础施工。其中2号盾构机,在长沙地铁建设中,创下了单日掘进27米的长沙最高记录。今天成功下线的这两台洞内互换式双模盾构机,在深圳地铁施工中的应用,将为该产品的进一步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

(2 )再拿下300 台! “深圳蓝”牵手徐工重卡再现新能源大订单(来源: 中国工程机械商贸网)

今年6月、9月,徐工重卡在深圳市场分别实现100台、50台的新能源纯电动环保渣土车成交,公司持续紧抓机遇,10月份再次拿下300台新能源大订单,这批车近期将批量发往深圳,助力深圳的城市建设,为“深圳蓝”保驾护航。

2019年6月15日交付的100台纯电动智能环保渣土车是国内首批真正意义上的超大扭矩的工程型创新产品,投入深圳市场以来表现优异,口碑效应明显,为双方长期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徐工重卡借助深圳更换新能源渣土车的契机深耕深圳,百台级大单不断。

4.2. 锂电设备

(1 )易事特集团与苏州安靠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来源: 高工锂电)

11 1 日,易事特集团与苏州安靠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共同推进储能、光储充一体化、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智能微网等市场的开拓。

双方在交流中提到,智慧城市和智慧能源的市场体量非常大,储能为解决新能源消纳和解决部分地区限电等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光储充一体化微网系统的建立,也将是未来电力物联网的重要组成,新能源已不仅仅在城市,在农村市场前景也非常可观,美丽乡村建设也将是双方良好的合作机会。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