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还有些话,干脆就是给雷公太极的,拿走不谢:
所有人都看热闹不嫌事大,看撕逼不嫌劈叉。《新青年》这边撕得一手好逼,如何不围观?
于是,引战话题制造成功,“新旧之学”的争论迅速升温。
《新青年》一下子火了,圈粉无数!
而且,后续的故事,和今天发生的一模一样。
这场“双簧戏”是一副王炸,炸出了一堆搞“旧学”的人和《新青年》约架。
就像今天崆峒派、武当派、少林派、陈家沟……各大高手纷纷向徐晓冬下战书一样。
其中也不是没有高手,比如一个叫林纾字琴南的人。
林纾其实并不能完全算旧派人物,他翻译了不少外国小说,比如《巴黎茶花女遗事》,是文坛泰斗。
林纾之所以应战,估计是因为刘半农捎带着骂了他。
然而林纾并没有真的跑去打架,而是在上海的一家报纸上发了两篇小说《荆生》和《妖梦》。
《荆生》意淫一个大汉把陈独秀、胡适、钱玄同揍了一顿。
揍还不能解气,《妖梦》又意淫一个阿修罗王,吃了蔡元培,拉出一坨山一样高的便便。
这两篇文章翻译成今天的话,就是“来陈家沟打不死你”!
然后林纾还给蔡元培写了一封《致蔡鹤卿太史书》,痛心疾首,说孔孟不能反,古文不可废。当时的蔡元培是北大校长。
然而,《新青年》只怕林纾不撕逼。
林纾的撕逼,反而使《新青年》获得了新一轮的圈粉。大家更要买来看看这本杂志写的都是什么。是什么原因,使我们这位文坛前辈泰斗都要出手开撕。
关键是,林纾当时已经67岁了,撕不动了。
结局是:鲁迅等人把这位林老爷子一顿吊打。
拳怕少壮,撕逼也一样。越老越厉害,那是太极拳。
所以,假如哪天金庸老先生发文骂我,我就火了。
事实上,我是通过有人撕逼咪蒙,才知道的咪蒙,才去关注了她的公号。
这件事越闹越大,连教育部都差点卷进去。因为一些保守的人认为,容留陈独秀、钱玄同、胡适这样的人在纯洁的人民教师队伍中,简直就是教育部的严重失职。
所以我预测,如果徐晓冬继续跳着脚叫骂传统武术,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人真的和他约架,但一定会有人给国家体育总局或中国武术协会之类的机构写信。
今天微博微信,粉丝的转赞评是不是积极,也是火不火的重要标志。
其实,今天微信的评论区,就相当于过去报刊的《读者来信》专栏。刊登读者的来信,相当于我给诸位的评论加入精选,也叫“上墙”。
但一般办报纸的,对这个专栏很不在意,顶多是放几个挑错别字的来信出来,做做姿态。
但《新青年》可不是,它后面的读者来信,每期都要到20多页!
按现在说法,评论区比正文好看!
甚至胡适刚看到《新青年》的时候,都吓了一跳:读者互动这么充分!可见这刊物多火!
他在日记里写道:“大可为此报能引起国人之思想兴趣之证也”。
大伙一看,嚯!这么热闹,不看《新青年》说明你out了。
有些读者来信,还被编辑部整理一下,当做正文发出来。这就像咪蒙天天在她公号里征集材料。
其实,刚回国的胡适被忽悠了。
开始的时候里面有多少真的读者来信,多少《新青年》的小号或穿马甲,大概只有陈独秀他们知道。
因为70多年后,有个叫俞敏洪的学会了这一招。他办英语辅导班,支个摊子,却没人报名,他就在报名表的前半部分,自己编了许多名字添上。
来的人一看,这么多人报名了呀,我也报一个吧。
你可以叫弄虚作假,但做媒体的叫合理引导。
今天是五四。《新青年》创立102年,五四运动98周年。
我们小时候的历史课本上,五四精神是这样的:
一是启蒙与救亡的自觉广泛的统一,二是知识分子与劳动群众的统一,三是刻苦耐劳的精神与进取创新的精神的统一,四是独立自主的精神与无私奉献精神的统一……blablab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