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十点读书
深夜十点,陪你读书,美好的生活方式。好书/故事/美文/电台/美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你们去荒野》:如果“脱落”是我们的命运 ·  6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摹神记》:乔托与帕多瓦壁画艺术 ·  6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新京雅集——真实的三国历史,大多都在《三国志》 ·  5 天前  
单向街书店  ·  做够了别人的世界中的NPC,我决定和自己玩游戏 ·  4 天前  
凤凰网读书  ·  “到与他人的关系中感受日光的温度吧”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十点读书

过年回家,别人问你工资多少,聪明人这样回答

十点读书  · 公众号  · 读书  · 2025-01-23 18:30

正文



“都说大城市工资高,你一个月赚多少钱啊?”


“毕业好几年了,什么时候买房呀?”


“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生孩子?”


这样的连环问,相信每个人都不陌生,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频繁出现。


很多亲戚朋友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不断旁敲侧击窥探隐私。


我们虽然心里很不情愿,可表面上还要保持客气礼貌。


也因此,过年变成了“渡劫”。


正如作家林清玄所写:


过年的记忆,对一般人来说当然都是好的,可是当一个人无法过一个好年的时候,过年往往会比平常带来更深的寂寞与悲愁。


我们之所以讨厌这样的问题,一方面觉得自己没有被尊重,另一方面是不知道如何回答。


聪明的人在面对冲突时,不会根据下意识做出“战斗、逃跑、僵住”的应激反应,而是积极回应,把聊天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里。


别人问你工资多少时,聪明的人都不慌不忙,游刃有余。




有网友说:“过年不回家,是我颁给自己的年终奖。”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受不了家人的眼光和评价。


小时候,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美食、放鞭炮,快乐而松弛。


长大后,过年似乎变得越来越没意思了。


一家人坐在一起,要么各自低头刷手机,要么嗑瓜子尬聊,还动不动就把天聊死了。



在《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一书中,北漂女孩小艺回家聚餐时,被家人接连“审问”。


舅舅问起她的薪水,她如实相告,没想到舅舅却说:“除去住宿、吃饭、出行、社交,基本所剩无几啊。”


“要我说啊,这大学就不该读,花了那么多钱不说,还白白浪费了十年光阴,到头来还不是找不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


小艺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跟舅舅解释起自己的工作内容。


可喝了酒的舅舅根本不听,还举身边的例子,说有的年轻人早早跟着师傅学修车,大把大把赚钱。


小艺一气之下,扔了筷子就走。


像小艺的舅舅这样“笑人贫恨人富”的人,在我们身边其实很常见。


他们未必是恶意的,可习惯了自以为是,在别人的雷点反复蹦跶,被嫌弃而不自知。



为什么总有人喜欢打听别人的隐私呢?


心理学认为,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背后,都藏着内在动机。


有的人是真的好奇,也有的人是为了炫耀,还有的人通过让别人陷入困窘,来满足自己的优越感和控制欲。


也因此,有的年轻人宁愿被说是不孝子,也不想回家过年。


我们害怕过年,怕的不是花钱,也不是付出,而是害怕被家人不理解。




小说家古龙在《欢乐英雄》中写道:


每个人都有秘密。每个人都有权保留自己的秘密、这是他的自由。


回家过年,原本是一件开心的事,可总有些人、有些事让我们很不舒服。


面对那些难堪的问题,聪明的人都学会了巧妙接话。


具体该怎么回应呢?


第一,减少信息量,“打哈哈”应付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一上来就问你隐私的人,不是真正关心你的生活,只是随口寒暄一下。


因此,我们不用过于认真,模糊应付过去就行。



比如当别人问你一个月赚多少钱时,不一定给对方一个确切的数字,而是可以说:


一般般,就是普通打工人,一年到头也没多少。


过去的都过去了,不提了吧!


能有工作就不错了,不好不坏,混口饭吃。


大多数的人听到这里,就会知趣地不再问了。


但也有些人没有边界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这时候,就要看跟对方的关系怎么样,再决定接下来的话术。


如果对方是关系亲近的长辈,或比较要好的朋友,你就继续“打哈哈”装傻,比如:“买几件衣服还行,买房买车指望不上。”


这样回答的核心,就是把信息量降到最低,答非所问。


你会发现大家聊了半个小时,实际什么信息都没聊出来。


可如果你跟对方只是泛泛之交,那不妨直接拒绝:


我们好像还没熟到可以聊这些私人问题。


我现在要是编一段谎话告诉你,你也觉得没意思,还是别打听了吧。


就算对方不高兴,你也不用有负担。毕竟,人家都好意思为难你,你又何必再顾及面子呢?


一个不懂得尊重你的人,关系注定越走越远。



第二,学会提问,把难题抛回去


聊天就像打乒乓球,双方有来有回才能进行下去。


过年遇到打听工资的人,我们可以把问题重新抛回去,而不是独自内耗。


你可以直接说:“你问这么清楚干什么,是不是要给我涨工资呀?”


或者你也可以装穷,故意感慨生活不易:


我肯定比不过你,你先说你赚多少呀?你不说我也不说。


今年手头紧,年后打算买房,到时能借点钱吗?


这种反问句,可以让对方意识到侵犯了你的隐私,从而知难而退。


既然对方无理在先,那你就以彼之矛,攻彼之盾。


甚至,你可以先发制人,提前预判对方可能问的问题。


比如亲友聚会或同学聚会时,尽量一见面就声明,今天大家只谈感情,不聊收入、不比娃。


当你事先亮出自己的底线时,就相当于设定了游戏规则。谁破坏了氛围,谁就会显得失礼。


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反问一定要干脆利落,不要有讨好感,更不要支支吾吾。


保护好自己的边界,让自己舒服,比取悦别人更重要。



第三,反客为主,戳对方的痛点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语言,有时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但也有时是刀子,不经意间刺伤别人。


博主@静静分享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过年回家,姑姑问她存了多少钱,她立马回怼:


姑父怎么没跟你一起来?表姐结婚一年多了,怎么还没生孩子?你们家怎么还没换大房子?


一听这些话,姑姑顿时沉默了,空气中弥漫着尴尬的气氛。


很多人之所以热衷于窥探别人的隐私,是因为痛不在自己身上,所以很难设身处地考虑别人的感受。


但当别人不惯着他们,把回旋镖扔回来时,他们就会感同身受。


因此,如果有人在过年时让你难堪,你也可以立马找一个跟他有关的缺点,把关注点重新拉回到对方身上。


不过因为这招杀伤力太强,需要慎用。


遇到实在不想聊的话题,不用假装客气,巧妙岔开话题就行。



作家张小娴说:


我们所怀念的年味,并不光光是饭菜的美味、花的香味、朋友的相聚、情爱的滋味、家的温暖与故乡的水土,而是所有这些加起来。

年味,就是团聚的味道。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也是阖家团圆的时刻。


我们跟家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过着不一样的生活。因此,有共同话题是幸运,没有也属于正常情况。


一年到头,大家各奔东西,忙碌着各自的生活,难得聚一次,要是一言不合就争吵,那就失去了相聚的意义。


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触及别人的底线,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愿我们在春节的每一次相聚中,都能真正关心彼此,分享快乐、增进感情。





作者 | 林希言,公众号:希言说成长。

主播 | 亚楠,电台主播。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十点君说




十点读书「2025听书日历」全新上市啦~

我们从上千本好书中,精选365本经典之书,录成音频,专门读给你听。

每天20-30分钟,听完一部名著精华,在书中走遍万水千山,探索生命的旅程,也让大脑更加睿智通透~


365本经典好书+365本温暖金句+365幅治愈插画,每天一页,遇见更好的自己。

十点读书联合人民日报出版社共同出品,品质有保障!

原价138元,十点全年超低价仅需79元现在下单,再享受拍1发8特权,赠精美红色礼袋,过年送礼自用都超合适

每个日历能绑定3个账号,可以全家一起听,既是暖心陪伴,也是涨知识的宝典~

点击下方图片,即可购买
「 2025十点读书·听书日历」▼

▼点击下方卡片 发现更多美文

推荐文章
新京报书评周刊  ·  《你们去荒野》:如果“脱落”是我们的命运
6 天前
新京报书评周刊  ·  《摹神记》:乔托与帕多瓦壁画艺术
6 天前
互联网分析沙龙  ·  北京互联网的泡沫什么时候破裂?
8 年前
食尚知味  ·  终于播了,胆 真 大!!!
8 年前
禅茶一味  ·  最诱人处最危险!(句句精辟)
7 年前
阅尽天下沧桑  ·  全线告急!刚刚,韩国再传噩耗!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