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单读
《单读》出版物(前《单向街》杂志书)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周刊  ·  抢年货的人挤爆胖东来,有代购团日赚6位数 ·  18 小时前  
三联生活周刊  ·  古典音乐“装腔指南”:来自200年前的精神按 ... ·  昨天  
三联生活周刊  ·  一场被甲流毁掉的旅行 ·  昨天  
新周刊  ·  和红斑狼疮共存的女人们 ·  2 天前  
三联生活周刊  ·  了解世界史的孩子,视野会有多广阔?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单读

中国式教育是如何毁掉想学文学的年轻人的

单读  · 公众号  · 杂志  · 2017-03-10 08:34

正文


我们打开一本本厚厚的“必读”经典文学时,仿佛被提线牵动,那线上写满了“正确”、“标答”这样的字眼。阅读也变得索然无味,甚至令人生厌……人大文学院副教授王敦正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许多有志于文学之人,在应试教育下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在理论大爆发后,如何阅读才能得窥其中无限乐趣?王敦在新书《打开文学的方式》中提出了他的解决方案——回归文学本身。



一个故事原型:

中国式教育是如何毁掉想学文学的年轻人的

王敦


我见过太多的文学爱好者青年,资质超群,各科成绩优秀,在高中阶段已经热衷文学,顶住家庭、社会巨大压力,矢志不渝地填报了名校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并被录取。他们觉得已经熬过了黑色的高三和高考,从此逃出应试教育的魔爪,终于进入自由天地了。自信自己很有主见、头脑,未来掌握在自己手里,相信一份付出、一份收获。


但在本科刚开始的时候,就被应试教育的毒素所暗暗地伤害,还以为是在吃蜜糖。耶稣在受难前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 23:34 )这种情况很正常,我们都是如此,青春年少的时候更是。他们本来狂爱诗歌、小说,但教育的毒素驱使他们以为似乎抓住本质,就有了文学的正确答案。而哲学、理论的本质性,似乎更高,直接可以搞定文学的本质。


于是他们基本不读作品了,去啃理论书本,保研、考研、直博,考博。


然后,当 4 年、5 年,甚至 7 年过去以后,当他们终于明白过来,理论也是一种主观写作,文学的魅力不在于正确答案时,已经太晚,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而所谓中国的理论研究,在这样的体制之下,徒有“创新”的焦虑。则在生产论文的过程中认清了,现状就是由千千万万个像自己这样具有差不多症状的人所铸就成,而终归成为反讽了吧。


这时,精疲力尽的他们,“累觉不爱”地犯了一个新的错误,就是连文学也不爱、也抛弃了。


中国教育的毒素,就这样发挥了其“毁人不倦”的全过程



每一个年轻的新人都是骄傲、自恋、鄙视失败的,不相信我所说的这些话,会在自己身上重演。


他们因为觉得自己对文学很虔诚,所以就对我这样的丧气话,以表示厌恶的方式,来表达这份虔诚,却不曾领会,那个说出丧气话的唾面自干的我,正是因为一直到了一大把年纪还仍然保持对文学的虔诚,才能够说出这貌似丧气其实是最治愈的话。


说这话的人,是希望你好,不是希望你坏。


再接着说那些骄傲而可爱的年轻人。年轻人就是应该骄傲的。只是他们生错了地方。中国教育的毒素,已经被编入了 DNA ,自毁程序已经启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相信也好不相信也好,几年后再看吧。


如同易卜生剧本《群鬼》里的梅毒,在一代代地遗传。


疗救之一,就是自身免疫。——这靠的是需要具备一些天生的怀疑、反讽的气质和思维。而没有这种天生免疫的人,会对怀疑和反讽的气质和思维,嗤之以鼻。也许要等到许多年后才会明白。


又看到豆瓣上一位“豆友”说的话:


虽然我们总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国人的思维中真正想要的似乎就是鱼,他们不想知道手段、技术和过程,就直接想要结果;因而市面上的很多文章也就略过论证,直接塞给人一个答案,这又反过来予以强化,以至于许多人阅读就像是在找答案,找不到就嚷“不知道作者想说什么”。


是这样的,也正如另一位豆友对上一句话的评论:


分析判断的过程虽然是艰难的(对有一些人或有一些事来说,也是痛苦的),但这是人们必须追求的目标,也是精神上成熟与独立的标志。在人文社科领域,尤其需要独立的判断能力。


再看看庄子是咋说的。“轮扁斫轮”的故事,出自《庄子》: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庄子在两千多年前,透彻和大白话到如此的地步,无需我置喙了。这里只用现代汉语,重复一下庄子借轮扁之口所说的最后一段:


轮扁说:“我是从我做的行当里面看出来的。削木头作轮孔,轮孔要是太松,则轮轴插进去就滑脱,不坚固;轮孔要是太紧,则轮轴插不进去。只有不松又不紧,手头的动作和心里头的感觉完全对上号儿,才能把活儿干好。这里面有道数,但我也说不清楚,无法把这事儿跟我儿子讲明白,我儿子也无法直接从我这儿得到。所以我都已经七十岁一大把年纪了,还是自己一个人做车轮。也就是说,古代的人和他们所不能言传的那些东西,也都一起死去了。那么,您读的书,也不过就是古人留下的糟粕罢了!




理论不断地降生 ,而终将死去。“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可传者非常道,不可传者又早已湮灭。前人之述终究是前人自己的体悟,我们如何才能在文学殿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新生?


《打开文学的方式》作为王敦的“文普”(人文普及)实践之一, 于 2014 年在豆瓣阅读平台上架,以专栏形式定期发布。今年,经多次增补修订的纸本终于面世。在此书中,作者呼吁人们进行文学原典阅读,从文学中发现文学本身,而非借助填充式教育的枯燥理论生搬硬套。他提供的是一种“细读”技巧,希望读者能培养独立的思维,保持探索的乐趣,而非给出答案后草草收场。文学爱好者们或可藉此重探文学的世界。


作者: 王敦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7-1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本书的豆瓣读书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