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iMP3
专注随身数码 致力客观包容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冷兔  ·  好朋狗就要一起睡! ·  12 小时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虫子看到巨猫的景象 -20250206132740 ·  2 天前  
英式没品笑话百科  ·  过年回家,把以前用过的四台笔记本按时间顺序摞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iMP3

这也许是消费市场最高端的骨传导耳机,AFTERSHOKZ新品TREKZ AIR上手评测

iMP3  · 公众号  ·  · 2017-09-25 16:22

正文

无论是对于大众消费者,还是对于专业的音频玩家,骨传导技术一直以来都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因为我们绝大多数人早期对于骨传导的认知都是来自于现代化作战部队所使用的军工类骨传导耳机,以及有听力障碍的人士所使用的医用骨传导助听器,前者可望而不可及,后者作为医疗器械健康人士基本不会去触碰。而纵观民用消费级市场,近些年随着技术的进步,也在不断发展壮大。这其中比较突出的品牌非AFTERSHOKZ莫属了,它是骨传导耳机技术的后起之秀,也是民用级骨传导耳机市场的翘楚。



从发声原理上来分,耳机可以分为动圈式、动铁式、静电式、等磁式之类。但对于人耳来说,听到声音的途径目前就只有空气传导和骨骼传导这两种。不管你是动圈式动铁式还是静电式耳机,所发出的声波都是经由空气传递到人耳鼓膜,声波使得鼓膜发生振动从而传到内耳。而骨传导则是通过骨振动直接将声音传到内耳,绕过了人耳的鼓膜。



生活中的骨传导例子非常多,比如我们吞咽口水、嗑瓜子、吃东西、哼小曲儿等动作的声音就是通过骨头传递到我们的内耳之中。



与空气传导声音相比,骨传导的优势在于双耳完全开放,可以一边听音乐一边听周围的环境声音。这在走路、跑步、骑行时非常重要。试想一下,戴着一款入耳式耳机走在马路上听歌,此时的车流声、行人说话声甚至是喇叭声,基本上都被音乐声给淹没了,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类交通事故每年都是屡见不鲜,听着音乐出街的你或多或少也体会到过。完全开放的设计就好比听的是一台随身蓝牙音箱,但它又不像蓝牙音箱那样会影响到周围的人,可谓是一举两得。


第二点优势在于佩戴舒适,骨传导耳机没有任何进入耳道的东西,也没有任何覆盖住耳朵的东西。以往聊佩戴舒适性,通常都是耳罩式好于压耳式,挂耳式好于入耳式,浅入耳式好于深入耳式,平头式好于所有入耳式。可以看出,只要是进入耳道的耳机,其舒适性都不如在耳道外的耳机。骨传导耳机完全避开了耳朵,避开了耳道和鼓膜,因此佩戴舒适性是这些之中表现最好的。


第三点优势则是保护听力,也可以说成是不损伤外耳和鼓膜。这个不难理解,骨传导绕过了耳道和鼓膜,由骨头直接将振动传递到内耳。不经过鼓膜自然就不会损伤鼓膜了。



最后一个优势纯属我的个人见解,那就是外形拉风能吸引不少的回头率。早先每当我看到别人佩戴骨传导耳机时往往都会多看几眼,现在我佩戴骨传导耳机时不少的路人都会放慢脚步多看几眼,在地铁上更是如此,在机场也是同样的情形。我相信这绝非个例,应该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毕竟大伙对这种不进入耳朵的耳机还很少见。



开篇说过骨传导耳机早期属于军工设备和医疗器械,并没有进入大众消费者市场。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发展不够“成熟”。你可能心里已经发笑了:“军工级和医疗级的设备怎么可能发展不成熟”?这还要从专业市场和民用市场的需求谈起。对于军用和医用,骨传导耳机主要是提供清晰的语音回放能力。这对于耳机频率响应的要求很低,只需要达到500Hz – 4000Hz甚至是1000 Hz – 3000Hz的响应范围即可满足。而大众消费市场除了偶尔连接手机语音通话以外,更多则是用在聆听音乐上,这就需要满足人耳对于音乐频率的感知范围,即20Hz – 20000Hz。



经过持续的技术攻关,直到第三代骨传导耳机问世,AFTERSHOKZ才将频率响应做到了100Hz – 20000Hz范围,基本满足了听音乐的需求。接着便是市场的高度认可,尤其在运动领域,AFTERSHOKZ可以说是跑友圈的大明星,得到了不少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本篇要评测的这款TREKZ AIR是AFTERSHOKZ旗下的第五代骨传导耳机新品,同时也是AFTERSHOKZ旗下售价最高的骨传导耳机产品。它的频率响应范围已经做到了20Hz – 20000Hz。并且集成了AFTERSHOKZ的许多专利技术,比如针对音质表现开发的骨传导音质优化专利技术PremiumPitch+、降漏音专利技术LeakSlayer等等。




全新的TREKZ AIR外包装有一层塑封膜,标志着全新未拆封的状态,撕开后就不能还原了。这台评测机是国际销售版本,因此整个包装盒上没有任何的中文信息。




耳机做了三点固定,在盒子里十分牢固。掀盖的部分有个易拉条,方便打开透明罩取出耳机。包装的细节设计还是比较用心的。




配件单独放在一个一次性纸盒里,撕开就不能还原了。作为一款千元的骨传导耳机,TREKZ AIR的配件数量中规中矩。一根USB充电连接线、一个耳机便携拉链袋、一对隔音棉塞以及两本注意事项说明书就是全部的“家当”了。



多国语言印刷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耳机简单的使用说明书。



这个便携袋内衬类似于布,外层是硅胶材质,手感非常柔软,图片是装了TREKZ AIR耳机后的样子。



让我感到疑惑的两个隔音棉,难道是在家中听音乐用的?塞住耳道以求得更好的音质效果?于是试了试塞住耳道然后放歌,果然音质和音量都有提升,这个后面具体再聊。



与前几代产品相比,全新的TREKZ AIR外观更加简洁时尚,很有设计美感。与上一代TREKZ AS600相比显著的变化有两处:一是电池和蓝牙模块的体积变小了,使得整机的体积较AS600相比缩小了40%;二是整机的重量更轻,只有30 g,也比上一代的重量降低了16.7%。



TREKZ AIR的骨架采用了一体式钛合金材料,两端一直贯穿到了耳挂部分,可承受大角度的自然曲度弯折而不变形。骨架的表面覆以橡胶包裹,有亲肤的质感,同时还有着良好的斥水性表现。



AFTERSHOKZ的骨传导耳机曾经入驻过苹果官方AppleStore直营店,由此可以想象其做工水平一定是处于行业的领先位置,否则以苹果苛刻的条件,将很难进驻。现如今的AFTERSHOKZ,做工自然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依然是行业的领先水平。



这是骨传导的振动腔体,两边设计基本一样,表面与皮肤直接接触,十分贴合,使用的这几天没有任何的不适。运动的时候我也出过汗,疑似有少量汗液从孔中渗入,似乎也没什么影响。



由于电源开关和音量加按键共用一个键位,因此关于蓝牙配对的操作在这里有个温馨提示。



TREKZ AIR的销售型号是AS650,上一代产品是AS600。AS600的内置电池为200mAh,而AS650的内置电池为183mAh。电量耗尽的情况下充满TREKZ AIR需要2个小时,续航方面能够坚持6个小时左右(通话或者听音乐),而待机时间可以达到480小时。关于待机我做了个简单的测试,连接手机的情况下12小时后电量条没有任何变化。



耳机上一共有三颗按键,这里安置了两颗,其中音量加与电源开关共用一个按键,长按是开机和关机,短按是音量增加。佩戴时按键在右耳后方,操作起来还算顺手。音量加按键的表面有凸起,加上只有两颗按键,因此盲操作不成问题。在播放停止的状态下短按音量加或者减,耳机会传来电量高低的提示,挺人性化的一个设计。



充电口是Micro USB标准,与市面上的绝大多数Android手机通用,充电还是很方便的。只是这个充电口的防尘盖打开几次后弯折处有明显的痕迹,不知道耐用性如何,这个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去慢慢验证了。



TREKZ AIR的佩戴方式有些类似于传统的后挂耳式耳机,只不过共振腔并不与外耳接触。这种称为人体工学下沉式的设计在佩戴时表现非常稳定,能够承受一些中等力度的跳跃运动。而像骑车、跑步这些则完全不在话下。



通话方面TREKZ AIR采用了双麦降噪的设计,实际使用中语音通话质量还是蛮清晰的,刮风的天气里、开着油烟机一边炒菜一边通话的情况下,使用都没有问题,更极端的条件就没有再测试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